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0篇
林业   34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20篇
  49篇
综合类   152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50篇
植物保护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7月18日,河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河北省奶业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自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条例》首次将生鲜牛奶收购和乳制品加工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条例》突出了以下3个方面:一是明确畜牧兽医部门的执法主体地位。二是加大对生鲜奶牛收购的监管力度。三是加强对乳制品加工企业的监管力度。《条例》的颁布实施,在河北省奶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对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规范奶业生产经营活动,保障生鲜牛奶和乳制品质量安全,维护奶业生产经营者、消费者合法权益,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2.
基于中国国家车辆事故深度调查体系数据库中上海市松江区站点55例包含电动汽车碰撞事故进行特征分析,分析内容包括事故场景、运动响应、电动汽车损伤位置、车速与变形关系、电池损伤相关情况等。参考传统汽车交通事故危险场景对电动汽车事故进行分类,对汽车整体进行区域划分,细化电动汽车变形范围。引入频率网格矩阵分析电动汽车主要变形特性。根据变形及运动响应,分析电动汽车变形侵入乘员舱危及乘员安全。为电动汽车安全性设计及规范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
葛藤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陇林 《甘肃林业》2001,(3):33-33
葛藤又名葛条,为蝶形花科落叶木质藤本,在我国除新疆、青海、西藏以外全国均有分布,在甘肃主要分布在天水、陇南等地。葛藤不仅分布广,而且各部分均有用途,经济价值高。一、食用:葛藤根(葛根)富含淀粉,鲜葛根含淀粉20%~35%。葛根应在秋末冬初进行挖掘,根龄以3年为最佳,葛根经过水磨而澄取的淀粉称为葛粉(葛粉是一种优质淀粉,具有粘重,透明度高等特点),葛粉一般含淀粉75%~85%,水分10%~20%,粗纤维0.3%~0.4%,灰分1.0%~1.2%,蛋白质0.1%~0.2%。葛粉是一种很好的保健食品,用葛粉加白糖做成稀粥粘甜可口。除外…  相似文献   
84.
连日来,我国部分地区突降暴雪,畜牧业生产受到较大影响。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15日,河北、河南、山西、山东和黑龙江等省受灾养殖场(户)66814个(户),倒塌损毁畜禽圈舍727.6万平方米,死亡大牲畜10769头,生猪26.2万头,羊8.7万只,禽1391.2万只,  相似文献   
85.
连日来,我国部分地区突降暴雪,畜牧业生产受到较大影响。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15日,河北、河南、山西、山东和黑龙江等省受灾养殖场(户)66814个(户),倒塌损毁畜禽圈舍727.6万平方米,死亡大牲畜10769头,生猪26.2万头,羊8.7万只,禽1391.2万只,  相似文献   
86.
激光衍射法测定中国典型土壤颗粒分布的模型建立与验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快速测定中国典型土壤粒径分布的方法,提高土壤颗粒粒径分布测定的准确性。【方法】采用激光衍射法和传统吸管法(简称吸管法)对比研究中国15个省20种不同类型土壤的颗粒分布。【结果】激光法和吸管法测定的砂粒、粉粒和黏粒含量均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其中,激光法测定的黏粒和砂粒含量比吸管法测定的值平均低73.4 g•kg-1和59.6 g•kg-1,而粉粒含量平均较吸管法高131.2 g•kg-1。通过建立土壤粒径的累积分布曲线函数,建立了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转换模型。激光法测出的土壤颗粒粒径累积分布曲线函数为:y=1 000x/(b+x)(x代表粒径大小,y代表小于该粒径的颗粒所占的质量)。吸管法测得的相应粒径累积曲线函数为y=1 000x/(1.32b-1.01+x)。根据该函数得到的土壤颗粒粒径质量百分含量查质地分类三角图,即可判断土壤的质地类型。【结论】激光粒度仪检测结果通过转换模型修正,可以较好地反映土壤机械组成及土壤质地情况,可以快速准确地用于土壤颗粒组成的测定。  相似文献   
87.
镉在小麦各部位的富集和转运及籽粒镉含量的预测模型   总被引:5,自引:8,他引:5  
以全国小麦产区的14种土壤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小麦在对照、Cd处理(0.6 mg·kg-1 p H7.5,1.2 mg·kg-1 p H7.5)条件下,Cd在小麦各部位的含量及其富集和转运。结果表明:对于两组Cd处理而言,Cd在小麦中的分布趋势均为根茎籽粒,而且各部位的Cd含量相互间均显著性相关(Cd处理的籽粒与根除外)。14种土壤种植下,小麦根、茎、籽粒的Cd含量范围分别为:0.11~2.18、0.04~0.75、0.004~0.08 mg·kg-1(对照);3.14~12.04、0.18~0.94、0.09~0.43 mg·kg-1(Cd处理)。14种土壤中根-土的Cd富集系数范围为0.59~13.69(对照)、2.98~14.86(Cd处理);茎-根、籽粒-根的转运系数范围为:0.22~1.60、0.02~0.14(对照);0.04~0.13、0.01~0.06(Cd处理)。小麦籽粒Cd含量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及预测方程显示,无论土壤是否受Cd污染,籽粒Cd含量与土壤p H均呈极显著性负相关,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828(对照)、-0.841(Cd处理),p H是影响籽粒吸收Cd的首要土壤因素,有机碳(OC)含量则为第二因素,籽粒Cd含量预测方程拟合效果良好(对照R2=0.84;Cd处理R2=0.93)。  相似文献   
88.
设施栽培黄秋葵食用嫩荚的品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黄秋葵品种"纤手"为材料,研究了设施提早栽培中开花后不同时期嫩荚营养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嫩荚中可溶性蛋白、粘性物质和各种矿物元素的含量均较高,且可溶性蛋白和粘性物质的含量随荚果的增长急剧下降.黄秋葵食用嫩荚的采收以花后5天左右、荚长8~9 cm为宜.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索不同轮作方式和不同气候下,长期施钾对土壤钾素固定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内模拟法和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研究了中国3种典型农田土壤,即灰漠土、潮土和紫色土在长期施钾条件下对外源钾固定能力的变化,并分析了影响土壤钾素固定的主要因素。【结果】在外源钾加入浓度0.4~4.0 g•L-1的范围内,长期施钾与不施钾相比,水云母含量较低的紫色土对外源钾的固定量和固定率显著降低,分别降低了91~559 mg•kg-1和14%~23%;水云母含量较丰富的潮土固钾量和固钾率略有降低,分别降低了35~274 mg•kg-1和6%~8%;而水云母含量丰富的灰漠土固钾能力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长期施钾对3种土壤SOC、CEC和<0.002 mm粘粒含量均无显著影响,而缓效钾和K+饱和度分别增加了11.3~349.9 mg•kg-1和11%~65%。【结论】长期施钾主要是通过影响土壤含钾矿物组成的变化,即水云母向云母-蒙脱石混层层间矿物的转化,而影响土壤钾素的固定,长期施钾延缓或阻止了这种转化,使土壤对外源钾的固定能力降低;土壤缓效钾含量和K+饱和度增加,也使土壤固钾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90.
低产水稻土改良与管理研究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我国耕地后备资源极端缺乏,改良低产田是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途径。低产水稻土作为低产田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肥力特征及其改良技术研究比较零散,缺乏系统科学的调控管理策略。本文从低产水稻土类型、新的改良研究方法角度,探索可能的技术突破。基于农业部统计数据,因环境条件不良或土壤自身存在障碍因素,全国约有7.67×106hm2低产水稻土。按其主导成因,低产水稻土可分为冷潜型、粘结型、沉板型、毒质型四类。土壤质量评价是低产水稻土研究的重要方面,其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土壤质量动力学法、土壤质量综合评分法、多变量指标克立格法、土壤相对质量评价法,现已发展了基于GIS的区域尺度水稻土质量评价方法,以及基于土壤生物学性状的质量评价方法。低产水稻土改良研究更多关注新技术和新方法,稳定性同位素探针技术、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和固相交叉极化魔角自旋13C核磁共振(CPMS13C-NMR)波谱技术的应用,将土壤有机碳的微团聚体分布、腐殖质的转化及其与土壤矿物结合机制深入到微观水平;同时高通量测序、土壤宏基因组学、宏转录组学等方法将相关研究推向分子水平。低产水稻土改良与管理的技术主要涉及到冷潜型、粘结型、沉板型、毒质型四大类低产水稻土的改良技术,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推荐施肥方法是水稻土养分管理方法的重要发展方向。1)在低产水稻土质量评价方面,未来要结合不同低产类型的障碍因素开展个性化的土壤质量评价,如白土的质地和耕层厚度,加强引入土壤生物学指标进行土壤质量评价研究。2)在低产水稻土改良方面,要研究稻田障碍层次的形成机理与调控途径;研究其他低产类型如新垦水稻土、盐渍化水稻土、石灰化水稻土和污染水稻土的改良技术;研究长期改良措施对不同粒级团聚体腐殖质结构、酶类、微生物多样性和功能基因的影响。3)在低产水稻土管理方面,着重研究秸秆还田技术、推荐施肥技术、抗逆品种技术、群体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