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5篇
农学   41篇
基础科学   19篇
  33篇
综合类   133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研究了北疆棉区推广棉种新陆早 10号与新陆早 12号在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冠层结构特征和光合特性的差异 ,得出高密度植棉理论密度 2 2 5 0 0 0株 /hm2 是较为适宜的种植密度。研究结果显示 ,群体密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形成理想群体冠层和获得高产。 2品种相比 ,新陆早 10号较新陆早 12号对高密度反应敏感 ,高密种植可获得较高产量。因此在高密条件下选择新陆早 10号 ,中高密条件下选择新陆早 12号栽培种植较为适宜。叶面积指数升高 ,叶片平均倾斜角度减小 ,群体散射辐射透过系数和群体直射辐射透过系数降低 ,对光能的截获率增加 ,由此得出了不同品种对种植密度的反应表现及理想群体冠层结构的合理指标 ,为增加棉花产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2.
为研究冠层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在棉花重要生育时期估算棉花产量的可行性,使用GreenSeeker分别对不同灌水施肥条件下棉花光谱反射率NDVI值进行测定优化,建立NDVI值与产量关系数学模型,并对模型精度进行验证。结果显示:不同水氮组合随着生育期的推移棉花冠层NDVI值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都呈"低-高-低"的变化规律;选取在棉花出苗后80、105和140d冠层NDVI值分别与产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冠层NDVI值与产量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R2=0.376 0,0.093 4,0.363 9。利用独立的试验数据对相关性最高的水氮组合棉花出苗后80d的产量模型进行模型验证,其相关系数R2=0.712 6,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561.04kg/hm2。因此,棉花出苗后80d的冠层NDVI值可以估测棉花产量。  相似文献   
83.
本研究在添加凝乳酶的同时,添加谷氨酰胺转氨酶(TG)(1.0U/g蛋白),测定不同脂肪含量Cheddar干酪的得率和组分回收率,并监测成熟90d中干酪理化、功能指标的变化以及蛋白水解情况,分析TG对不同脂肪含量Cheddar干酪品质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添加TG的全脂干酪的得率、蛋白和脂肪回收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别不大,添加TG的减脂干酪的得率、蛋白和脂肪回收率比对照组分别增加2.1%、1.9%和13G,(P〈0.05),添加TG的低脂干酪的得率、蛋白和脂肪回收率比对照组分别增加2.2%、7%和12%(P〈0,05)、干酪成熟前期(1~15d),添加TG酶的减脂、低脂干酪的硬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全脂干酪变化不明显?随着成熟期的延长,TG酶对酪蛋白的交联作用抑制了蛋白的水解,导致干酪硬度增大。  相似文献   
84.
石河子市近57年积温变化趋势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石河子市57年的地面气温资料,分析了近57年石河子市≥0℃、日均温≥10℃积温变化趋势,并探讨了积温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近57年来,石河子市≥0℃日均温初日提前不明显,终日延迟10d,持续日数延长约13d,≥0℃积温增加538.1℃;≥10℃初日提前10d,终日推后21d,持续日数延长30d,≥10℃积温增加626.4℃;后20年平均值与前20年相比,≥0℃、≥10℃持续日数分别延长8d、15d,≥0℃、≥10℃积温分别平均增加376.6℃、427.27℃。总体而言,石河子市近57年≥0℃和≥10℃积温变化均为增加趋势,且近20年二者增加的趋势较前20年更为明显。该研究可为当地掌握热量资源变化特征及调整农业布局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基于彭曼公式,膜下滴灌棉田不同灌溉量对棉花生长的影响.[方法]基于彭曼公式,设计一定梯度的灌溉处理,结合气象数据和土壤墒情,进行小区试验,分析干物质积累、水分消耗的变化规律,研究干物质积累、产量与耗水量的关系.[结果]棉花各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趋势符合“S”型变化规律;基于彭曼公式推荐灌溉量下的土壤储水量基本上处于棉花各个生育期需水的适宜状态,在未对棉花生长造成胁迫的前提下,对土壤水分利用充分,起到了节水的作用;棉田日蒸散量在整个生育时期呈现“低-高-低”的趋势;从干物质日积累和日耗水量拟合结果来看,其2=0.857 8,说明两者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建立了籽棉产量与灌溉置的回归模型:Y=-0.010 8 x2+ 7.9069 X-1 029.9 R2=0.926 2).[结论]以彭曼公式为理论指导膜下滴灌棉花的灌溉量,基本符合棉花各个生育时期的需水规律.  相似文献   
86.
根据新疆兵团新型团场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分析了新疆兵团团场信息化的现状与问题,提出兵团与新型团场信息化发展与建设的建议;探索了新疆兵团新型团场信息化建设模式,在兵团新型团场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积极开展现农业信息的网络化和数字化建设,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村现代化,为实现兵团团场跨越式发展提供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支撑.  相似文献   
87.
根据碱裂解法提取质粒DNA的原理,利用碱裂解法快速筛选到重组子,该方法快迅、准确,可应用于基因克隆中的重组菌落快迅检测。  相似文献   
88.
为明确新疆干旱区滴灌春小麦不同灌水量对小麦根系时空分布、水分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以‘新春19号’为材料,利用田间定位试验研究4个灌水量处理(W0:0 m3/hm2、W1:1 500 m3/hm2、W2:4 500m3/hm2、Wck:对照3 750m3/hm2)于拔节期、抽穗期、开花期及成熟期对小麦根系根长密度、根体积、根质量等在0~100cm土层的垂直分布、动态变化及对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开花期土壤含水量最低,小麦耗水量最大;0~20cm是各处理根量值(根质量、根体积、根长密度)的最大层,也是根系活动最为旺盛的区域;土壤水分适宜(Wck)时,表层根量增加;水分过多会导致根系生长受抑(W2),促使根系活力下降,根系衰亡提前,影响水分的吸收,最终导致水分利用率最低且产量下降;水分亏缺(W1)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深层根量的增加,有助于干旱条件下小麦根系利用深层土壤的水分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但却造成较低的产量;土壤水分严重缺乏(W0),根系吸水困难,对表层土壤根系数量的增加不利,也会导致减产。可见,在水资源相对充沛条件下滴灌小麦采用Wck处理更有利于实现节水和高产的统一。  相似文献   
89.
基于高光谱数据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快速、有效、非接触、非破坏性地提取土壤有机质含量信息.探索新疆绿洲农区如何应用高光谱遥感技术分析、模拟、评价、预测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高光谱分辨率遥感技术在农田土壤遥感诊断、作物科学种植、水肥分区管理、田间农情监测中的应用,为新疆实施精准农业提供科学理论参考.[方法]利用高光谱遥感技术提取土壤有机质含量信息的研究,采用美国ASD Field Spec Pro VNIR 2500型光谱辐射仪获取田间土壤不同有机质含量信息的高光谱反射率;通过光谱分析技术,运用各种土壤反射率数学变换形式,找出最具代表性的敏感波段,揭示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其光谱成因机理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基于NDI预测土壤有机质含量的估算模型中以一元三次函数模型(YSOM=-4E+ 07XNDI3+ 2E+ 06XNDI2-21 338XNDI+ 110.44,R2=0.713 2)为最优,指数函数模型次之.[结论]基于归一化光谱指数NDI可以较好的估算土壤有机质含量,利用统计方法建立的经验模型,简单实用,将对特定区域、特定土壤的预测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0.
基于土壤硝态氮的滴灌春小麦氮素施肥模型建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滴灌技术条件下,建立基于土壤硝态氮的漓灌春小麦氮素施肥模型.[方法]在各生育时期测定不同深度土壤硝态氮含量,由产量与供氮量的关系,确定各生育时期不同深度土壤供氮能力的临界值,进而建立滴灌春小麦基肥和追肥模型.[结果]采用播前0~20 cm土壤硝态氮含量作为滴灌春小麦基肥推荐指标比较合适,滴灌春小麦达到最高产量的供氮量为324.15 kg/hm2,并建立了基于0~20 cm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基肥推荐指标.[结论]同时在不同生育时期的追肥,可以采用0~ 20 cm或20~40 cm土壤硝态氮含量作为诊断指标,并以0~20 cm土壤硝态氮为氮素营养诊断指标,建立各生育期相应的追肥模型,并得出滴灌春小麦不同生育时期不同土壤硝态氮含量测定值所对应的氮肥追肥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