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2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分别采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定量分析了灌溉前、后黄河三角洲田块尺度下不同深度土层含盐量的空间变异性并分析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除灌溉前0~10cm土层土壤含盐量呈强变异性外,其余各土层含盐量均表现为中等变异强度;灌溉前土壤盐分主要积聚在0~ 10 cm和40~60cm土层,灌溉后主要积聚在40~60 cm土层;灌溉使得0~10 cm和10 ~ 20 cm土层土壤含盐量降低,脱盐效果较好;除灌溉后0~10 cm土层的土壤盐分含量呈现弱空间相关性之外,其它土层均呈现强空间相关性;灌溉后与灌溉前相比,除40~60cm层土壤含盐量外,其余各土层土壤含盐量明显降低、土壤含盐量的等值线密集程度减弱、空间分布趋势明显变平缓;灌溉前各土层土壤含盐量高值区均分布在试验区中部偏北,而低值区则分布在试验区西北角,灌溉后除0~ 10cm土层土壤含盐量高值中心分布在试验区中北部外,其余各土层均分布在试验田块的中南部或中部,而低值中心的空间分布规律相似,主要分布在试验田的北部。  相似文献   
52.
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对双季稻田土壤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利用江西省稻田土壤质量演变定位监测试验为平台,系统分析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土壤质量状况,明确提升红壤性双季稻田土壤质量的优化施肥措施。 【方法】长期定位试验设置 8 个处理,分别为不施肥处理 (CK),施磷钾肥处理 (PK),施氮磷肥处理 (NP),施氮钾肥处理 (NK),施氮磷钾肥处理 (NPK),施 70% 化肥 + 30% 有机肥处理 (70F + 30M),施 50% 化肥 + 50% 有机肥处理 (50F + 50M),施 30% 化肥 + 70% 有机肥处理 (30F + 70M),于 2012 年晚稻收获后测定 2 个土壤物理性质指标 (容重和总孔隙度)、7 个基础化学性质指标 (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 pH 值) 及 3 个生物学性质指标 (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分析长期不同施肥对各土壤性质的影响,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对各处理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分,最后将综合得分进行聚类分析,以评价长期不同施肥措施对红壤性双季稻田土壤质量的影响。 【结果】经 28 年连续不同施肥处理后,各土壤性质在处理间均产生显著差异,但各土壤性质在处理间的变化趋势并不完全一致。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较化肥处理土壤容重降低 12.7%~20.6%,土壤孔隙度增加 2.3%~17.4%,有机质增加 22.5%~41.8%,全氮和碱解氮分别提高 9.8%~20.9% 和 11.1%~30.3%,全磷和有效磷分别提高 11.1%~71.7% 和 1.31~1.75 倍,pH 值提高 0.19~0.48 个单位;主成分分析方法将原 12 个土壤性质指标降维、提取出 2 个主成分,反映了原信息量的 87.4%,有机质、容重、真菌、全氮、有效磷、放线菌、总孔隙度、细菌、全磷和碱解氮在第一主成分上有较高载荷值,pH 值和速效钾在第二主成分上有较高载荷;各施肥处理下土壤质量综合水平高低排序为:30%F + 70M > 50F + 50M > 70F + 30M > NPK > NP > NK > PK > CK;聚类分析方法将长期不同施肥制度下稻田土壤质量划分为一级 (30F + 70M),二级 (50F + 50M、70F + 30M),三级 (NPK、NP),四级 (NK、PK、CK) 4 个等级。 【结论】与单施化肥相比,有机无机配施可有效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改善土壤物理性质,缓解土壤酸化,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是提高红壤性双季稻田土壤质量的有效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53.
超高产抗倒伏粳稻新品种A稻6号育成SelectionofaSuperhighyieldandLodging-resistantCultivarRice-A6阿克苏垦区是一个光照充足,温差大的荒漠干旱盐碱地区。为了促进垦区水稻持续稳步发展,笔者制定了相...  相似文献   
54.
对河南辉县共海省级湿地公园野生植物、野生动物等生物多样性资源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该地区有野生维管束植物1684种,其中蕨类植物87种、裸子植物12种、被子植物1585种.脊椎动物有226种,其中鸟类172种、兽类11种、两栖类6种、爬行类19种、鱼类18种.属国家1级重点保护动物有2种,国家2级重点保护动物有20种,属...  相似文献   
55.
栽培技术对稻米品质有一定的影响。本文从土地准备、品种选择、播种、水层管理、合理施肥、病虫草害防治、及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南疆第一师稻区水稻栽培技术要点,以为该地区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6.
57.
2002年,河南省卢氏县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农户多把核桃作为首选树种,核桃栽培面积迅速增加。但是现在应该进入盛果期的核桃树,却由于管理粗放导致树势衰弱,树形紊乱,病虫害严重,许多园片每666.7m2产量不到50kg。根据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的生产实际,2012年笔者在对低产核桃园加强肥水管理的基础上,进行了树体的改造修剪,控制树高,压缩树冠,减少大枝数量,打开层间距,改善内膛通风  相似文献   
58.
论述了景宁县食用百合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推进食用百合产业发展的4条建议.  相似文献   
59.
新稻14号由新疆兵团农一师农科所定向选育而成。2006年2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1选育过程2000年,农一师农科所从辽宁北方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引进108品系,种植后,选出优良单株15株,第2年种植株系,选出优良株系1个,产量高,品质优,代号为00108-  相似文献   
60.
近年来,河南省卢氏县结合生产实践经验,在全县范围内大力发展山杏这一干旱山区生态经济林树种。截至目前,全县共完成山杏直播、植苗造林8万多亩,成活率、保存率均达到90%以上。首先,抓观念转变,充分认识发展山杏在退耕还林工程中的优势。野山杏在卢氏县全县均有分布,以往由于缺乏必要的水土保持工程和管理措施,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大多数处于靠天收获的状态,并不为人们所重视。以往该县的荒山造林主要是侧柏、刺槐等一些用材林树种,2004年国家将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