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篇
  6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技术检测香蕉束顶病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快速而准确的检测香蕉束顶病毒的方法,采用本所制备的香蕉束顶病毒多克隆抗体IgG和台湾的香蕉顶病毒单克隆抗体2H6,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技术双抗体夹心法测定了漳州市天宝的香蕉束顶病病株。试验结果表明,多抗和单抗相结合的DAS-ELISA法能检测到病组织汁液的最大稀释度为1:640,而单独使用单抗的最大稀度为1:10。  相似文献   
42.
选取不同品种(系)橄榄成熟果进行转录组测序,结果获得296 314条序列,应用MISA软件进行SSR位点分析,获得86084个SSR位点,分布在70686条序列中,SSR在所检测序列中出现频率为23.86%,其中54735条序列含有两个及以上的SSR位点,占比达68.4%;橄榄转录组中SSR序列以复合型核苷酸、单核苷酸、二核苷酸重复类型为主,三者占SSR总数的88.88%;单核苷酸、二核苷酸重复类型中优势基元分别为A/T、AG/CT/TC/GA。以6个不同橄榄品系(种)为研究对象,对随机挑选的99对SSR引物进行有效性与多态性筛选,最终开发了53个有效性SSR分子标记,12个多态性SSR分子标记。利用开发的12个多态性EST-SSR标记对59份橄榄种质进行多态性评价与群体结构分析,结果共检测到48个多态性位点,香农多样性指数平均0.876,多态信息含量平均0.426。利用混群模型分组、UPGMA聚类和PCA对59份橄榄种质进行群体结构分析,混群模型分析结果与UPGMA聚类结果、主成分分析结果有类群上的交叉,但类群数有所不同,混群模型将其划分为3个类群;UPGMA聚类分析在遗传相似系数为...  相似文献   
43.
以‘米良1号’猕猴桃果实为试验材料,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其香气成分进行初步测定,并比较室温贮藏、4 ℃低温贮藏和脱落酸处理对果实香气成分变化的影响。结果发现:‘米良1号’猕猴桃果实共检出香气成分38种,以醛类与醇类为主,含量较高的香气成分分别为己烯醛(39.25%~61.15%)、己醛(12.63%~18.15%)及正己醇(4.22%~11.60%)。与对照组相比,室温贮藏后,香气成分中烃类、酯类和醇类相对含量增加,而醛类相对含量减少;4 ℃低温贮藏后,烃类和酯类相对含量增加,醛类和醇类相对含量减少;脱落酸处理后,烃类、醛类与酯类的相对含量均增加,而醇类相对含量减少。试验结果为猕猴桃果实贮藏保鲜和软化机制研究提供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44.
为了解西番莲属植物的抗寒性,筛选抗寒能力较强的种类,对经过低温霜冻后的百香果等6种西番莲属植物进行抗寒性调查。结果表明 :西番莲属6种植物抗寒性的强弱顺序为 :蓝冠西番莲、西番莲>百香果> 红花西番莲>哥伦比亚热情果>大果西番莲;百香果5个品种(系 )抗寒性的强弱顺序为:黑美人 >台农1号> 黄金杂交种1号>满天星 >芭乐味黄金果,为百香果抗寒品种选育和栽培推广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5.
不同药剂对温州蜜柑的贮藏防腐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桔是我国第二大水果,其种植面积和年产量分别居世界第1位和第3位。我国柑桔分布广、产量高,但品种较为单一,成熟期集中,必须通过贮藏来延长市场供应期,因此柑桔贮藏期病害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减少柑桔贮藏期烂果造成的损失,生产上长期应用多菌灵、托布津等进行柑桔防腐保鲜,由于青、绿霉菌的抗药性,多菌灵、托布津这类药剂的防效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46.
1995-1998年调查了福建香石竹主要种植地的病毒病,经症状观察,生物学鉴定,电镜观察和间接ELISA法检测,明确了香石竹斑驳病毒是福建省田间流行的主要病毒种类,带毒率为30.8%-72.4%,脱毒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热处理,茎尖培养脱毒效果均不够理想,而茎尖培养加药物处理,在培养基中加病毒必克2ml.L^-1,5ml.L^-1,10ml.L^-1,CawMV脱除率分别达35.7%,46.7%,  相似文献   
47.
大果优质南酸枣新株系‘南酸枣3号’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酸枣3号’是从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南酸枣实生株中选育出的新株系。果实广椭圆形,未成熟时果皮绿色,成熟后果皮金黄色,果大且外观好,果肉白色,粘糊状。丰产,10年生树株产130kg。平均单果重18.5g,果实纵横径3.3cm×3.0cm,可食率64.9%。果实主要营养成分含量为可溶性固形物7.9%、总糖6.8%、可滴定酸4.3%、维生素C74.0mg·(100g)-1、总果胶3.3%、水溶性果胶2.5%。  相似文献   
48.
应用新型植物源生物杀虫剂GF-120,在脐橙和温州蜜柑上进行了防治橘小实蝇的使用浓度和施药方式试验。结果表明,GF-120600倍液和450倍液防治橘小实蝇的效果显著,与50%倍硫磷乳油1500倍液无显著差异,且未见有药害现象,是防治橘小实蝇的理想药剂;点喷法与挂瓶法的防治效果相当。本着简便易行和节约成本的原则,在田间推荐使用GF-120600倍液进行隔株点喷,点喷部位在树冠中下层叶片背面。  相似文献   
49.
福建省级柑桔无病母本园感染衰退病毒的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0.
番木瓜环斑病毒(PRV)在遍及热带和亚热带果树——番木瓜(carica papa-ya L.)上引起一种最严重的番木瓜病害。本研究的目的是寻找和诱发一个或若干个可能用于交互保护防治 PRV 的弱毒株。材料与方法田间采集:获得 PRV 弱毒株的第一个企图是在夏威夷岛一个严重感染的番木瓜园从症状最轻的番木瓜树上选择自然发生的分离株。收集的116个分离株在温室中被机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