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1篇
农学   20篇
  12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9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81.
烟青虫气味结合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已经报道的棉铃虫普通气味结合蛋白I(GOBP1)和性信息素结合蛋白(PBP)基因的cDNA序列,设计了2对引物,以烟青虫Helicoverpa assulta触角cDNA为模板,分别进行PCR扩增,获得2条特异性条带,约400 bp。将以上两条片段分别连接到T-easy载体上,获得重组子T-GOBP1-Hass和T-PBP-Hass。序列测定和结构分析表明,Hass-GOBP1开放阅读框全长441bp,编码147个氨基酸残基,预测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17.2 kD和4.71。Hass-PBP开放阅读框全长405 bp,编码135个氨基酸残基,预测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15.1 kD和5.2。Hass-GOBP1和Hass-PBP具有昆虫气味结合蛋白的典型特征,即氨基酸序列中具有6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呈酸性。这2个基因已在GenBank中登记,序列号分别是AY864774和AY864775。  相似文献   
182.
研究了我国各棉区20个地理种群棉铃虫滞育诱导的光温反应。结果显示,位于华南棉区的种群不具有滞育特性;长江流域中下游南部地区的种群具有较短的滞育诱导光周期;而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北部、黄河流域棉区、北部特早熟棉区和西北内棉区的种群夺光温诱导的滞育反应则极为敏感。表明我国棉铃虫在生态适应性上存在明显的分化。依据研究结果,作者将我国棉铃虫分为热带、亚热带和温带3个生态型并划分了各生态型的生态区域。  相似文献   
18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把国家安全贯穿到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着力构建大安全格局新时代。植物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植物病虫害防控、外来入侵生物管理、生物技术产品风险评价和生物资源保护利用等。维护植物生物安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国家农业生物安全科学中心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国家级植物生物安全研究平台,是国际一流、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农林生物安全预防和控制科学技术研究基地。中心主要围绕国内外重大植物疫情、高危农业病虫害、转基因植物安全性评价与监测、引进境外生防资源安全性评估,开展农业病虫害的灾变规律、防控理论、安全评估与防控技术的基础性科学研究,为国家提供植物生物安全预警预防、检测监测、科学管控所需的科技支撑和技术保障。2021年4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生物安全法》正式出台实施,表明我国生物安全进入依法治理的新阶段。在国家生物安全法实施一周年之际,国家农业生物安全科学中心联合《植物保护》杂志策划推出的“植物生物安全”专栏,旨在通过报道植物生物安全研究的相关进展,促进我国植物生物安全研究的快速发展,加强植物生物安全防范意识。专栏得到了王振营研究员、陆永跃教授、林克剑研究员、刘万学研究员、吕全研究员、江幸福研究员、何玉仙研究员、张桂芬研究员、李方方研究员和王瑞副研究员等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专栏共收录了11篇综述性和研究性论文,涵盖了农林草入侵生物的发生现状和防控对策,农业重大病虫害的监测预警和发生趋势,以及转基因作物的风险管理等内容。希望通过本专栏的推出,能引起国内学者对植物生物安全研究工作的高度重视,提升科研工作者对植物生物安全研究的兴趣,携手推进植物生物安全学科的发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更强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84.
玉米是全球播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事关世界粮食安全。鳞翅目和鞘翅目害虫是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多数国家采取以喷施化学农药为主的防控策略,但存在较高的使用成本和环境风险等问题。作为新一代的害虫防控技术,转基因抗虫玉米于1996年开始在美国商业化种植,并迅速推广到巴西等主要玉米生产国家,成为防控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和欧洲玉米螟Ostrinia nubilalis等重大害虫的核心技术。该文综述了全球转基因抗虫玉米商业化的历史和防控害虫的作用,分析了美国对欧洲玉米螟和草地贪夜蛾等靶标害虫抗性治理的成功经验以及巴西等南美国家草地贪夜蛾对多种转基因抗虫玉米产生抗性的成因与教训。基于中国转基因抗虫玉米转化事件的研发现状、玉米生产模式、玉米害虫的区域发生特点和迁飞生物学等特性,提出在南方和西南山地丘陵玉米区种植包含Vip3A的多基因叠加抗虫玉米从源头防控草地贪夜蛾,在黄淮海夏玉米区种植包含Cry2A的多基因叠加抗虫玉米从源头防控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在北方春玉米区种植包含Cry1A的多基因叠加抗虫玉米从源头防控亚洲玉米螟Ostr...  相似文献   
185.
棉铃虫迁飞与滞育的研究——棉铃虫滞育的解除与羽化形式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以河南省新乡棉铃虫种群为材料研究了棉铃虫滞育的解除与羽化形式。对滞育诱导强度、光周期和温度三个因素的研究表明,温度是影响棉铃虫解除滞育的主要因素。滞育蛹在高温下可以解除滞育,但时间较长。发育起点温度为16.52℃,有效积温为358.53日度。低温对滞育蛹有活化作用,低温可解除棉铃虫滞育而明显降低在高温下的蛹历期。经低温完全活化的个体,其蛹期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7.64℃,有效积温为135.56日度。种群内个体间滞育的解除异质性较强,这种异质性和滞育蛹种群的活化程度决定成虫的羽化形式。文中还讨论了棉铃虫滞育解除方式的生态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6.
棉铃虫Bt毒素受体蛋白—氨肽酶N与抗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我国转基因棉花种植面积的日益增加,主要目标害虫—棉铃虫的抗性问题越来越被大家所关注。氨肽酶N(aminopeptidase N,APN)是一类昆虫中肠内Bt毒素的受体蛋白,其结构、结合位点的改变或基因突变可能是昆虫对Bt毒素产生抗性的重要原因。本文通过分析Bt毒素的作用方式,从生化、生理、分子生物学等方面探讨了棉铃虫Bt毒素受体蛋白APN与抗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对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系统部署,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目标任务、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带动作用,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支撑农业强国的内涵式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