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利用刺探电位图谱(Electronic penetration graph, EPG)技术研究了石蒜绵粉蚧(Phenacoccus solani)在胧月(Graptopetalum paraguayense)和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上的取食行为。结果表明,石蒜绵粉蚧在这2种植物上取食时,可产生A波、B波、C波、pd波、E波、E1e波以及G波等基本波型,其中,E1e波为主要的持续性取食波形;取食番茄时,E波偶发且该波内未出现典型的被动取食波(E2波)。石蒜绵粉蚧在2种植物上的取食行为差异显著,相较于后者,石蒜绵粉蚧在胧月上取食时,位点转换频率更低、穿透叶表速度更快、获取叶肉营养更多、持续性取食时间更长,且期间未出现E波而长时间发生E1e波,E1e波内出现典型的E1波和E2波(但电动势水平为零)的亚波型。本研究结果说明了石蒜绵粉蚧在2种植物上取食时产生的EPG波形与韧皮部取食型昆虫类似,但其主要取食波形为E1e波,表明石蒜绵粉蚧在多肉植物胧月上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为害风险。  相似文献   
12.
农杆菌介导的CFL(Cucumber-FLO-LFY)基因遗传转化大岩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和优化了农杆菌(A 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的大岩桐(Sinningia speciosa)遗传转化方法,司时将CFL(Cucumber-FLO-LFY)基因转入大岩桐中,期望获得提早开花的转基因植株.采用双酶切法将CFL基因连接到质粒载体pCAMBIA13011上,得到具有CaMV35S组成型启动子的植物表达载体pCA-CFL.以大岩桐无菌苗叶片为材料,进行潮霉素(hygromycin,Hyg)浓度梯度培养,确认20mg/L hyg为筛选压.采用超声波处理、农杆菌液浸泡等多种方法进行大岩桐转基因,GUS检测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10 s的方法转化效率最高.转化后的叶片进行诱导培养并经过2轮Hyg筛选后,获得一批Hyg抗性再生植株.进一步用PCR、斑点杂交检测发现,CFL基因已整合到大岩桐基因组中.将转基因大岩桐移栽到盆中并在长日照的环境下生长直至开花.经分析表明,超过71%的转基因大岩桐比野生型提早26~32 d开花,且大部分的转基因植株不形成侧枝而是直接在顶端成花.研究结果提示,CFL基因和LEAFY(LFY)基因在功能上是同源的.  相似文献   
13.
大米和米制品Bt63转基因检测PCR方法的灵敏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普通PCR法和荧光定量PCR法对Bt63转基因大米的检测灵敏度进行对比研究。根据大米内源蔗糖磷酸合成酶基因SPS和结构特异性基因Btc的基因序列,选用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进行研究,经验证试验表明具有专一性,能用于品系鉴定。在灵敏度试验中,阳性转基因大米按照不同质量百分比进行梯度稀释,提取DNA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普通PCR检测的灵敏度在0.1%左右,而荧光定量PCR检测的灵敏度为0.01%,是普通PCR检测的10倍以上。应用两种方法对实际样品进行检测,都得到了较明显的内源SPS基因的扩增,而Btc基因都是阴性。荧光定量PCR方法避免了电泳检测的步骤,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简便性,因此日常检测中,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Bt63转基因大米及其产品是一种快速、灵敏和准确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不同口岸截获外来有害生物的空间、时间特性及危险等级的分析,揭示了外来有害生物在不同口岸截获和发生的规律,总结出了口岸经常截获的外来有害生物名录,提出了针对性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5.
LAMP技术由于其检测灵敏度高、检测特异性强、操作简单、快速高效等优点,已在转基因检测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简要综述该技术的原理、发展过程及其在转基因领域中应用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肖琼  吴志毅  周卫川 《植物保护》2011,37(2):182-184
蠕虫尹氏蜗牛[Eobania vermiculata (Müller, 1774)]是一种危险性有害生物。本文就其分类地位、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生物学、传播途径和检疫措施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有机硅喷雾助剂(OSA)对草甘膦在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上的沉 积与生物活性的影响。当采用较大喷雾雾滴,施药液量高于632.5 L/hm2时,添加OSA(0.35 g/L) 后,草甘膦药液在空心莲子草上的沉积量显著下降。最大稳定持留量(MRG)由未添加OSA的0.61~0.63 μ L/cm2下降到0.50~0.54 μ L/cm2。分别以33.7和67.4 μ g/株剂量的草甘膦点叶处理空心莲子草,发现添加OSA的处理对再生植株茎叶生长的抑制率分别比对照提高了8.89%和14.83%。草甘膦(有效成分199.3 g/hm2)施药后1 h进行人工模拟降雨处理,添加OSA后药剂对空心莲子草的生物活性比无OSA对照处理提高了20.5%。研究结果表明,添加有机硅喷雾助剂促进了草甘膦在空心莲子草中的向下传导性能,提高了草甘膦水剂在空心莲子草叶片的耐雨水冲刷性能,但会降低草甘膦药液在空心莲子草上的最大稳定持留量。  相似文献   
18.
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植检实验室从日本邮寄进境的鸡爪槭盆栽中检出一种短体线虫,该群体多为幼虫、雌虫,雄虫未见;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将其鉴定为朱顶红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hippeastri。该线虫在国内尚未见分布报道,属于中国禁止进境的检疫性有害生物(短体线虫非中国种),是中国首次截获该线虫。  相似文献   
19.
20.
鉴于高锰胁迫下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对草甘膦的耐药性增强,在水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锰条件下草甘膦处理后该草体内莽草酸的积累和主要抗氧化酶系统的响应。次高浓度锰(0.31 mmol/L)条件下培养120 d后空心莲子草体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常规浓度锰处理(0.009 1 mmol/L,对照);高浓度锰(2.45 mmol/L)条件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CAT活性下降。草甘膦(按草甘膦酸68 g/hm2)茎叶处理后6 d内,常规锰浓度培养的空心莲子草体内莽草酸含量比用草甘膦刚处理时增加了31.9%~226.0%,且显著高于同一时间次高锰和高锰的处理;不同锰浓度下培养的空心莲子草体内过氧化物酶(POD)和CAT、SOD活性均为先升高后再逐渐下降,但次高锰处理的该3种酶活性均高于对照,高锰处理的SOD和POD活性高于对照,而CAT活性与对照相当。上述结果表明,在较高锰浓度下空心莲子草能启动抗氧化酶系统而能有效地清除自由基;在草甘膦处理后初期,高锰条件下空心莲子草体内莽草酸途径受抑制程度较轻,抗氧化酶活性较高,这可能是空心莲子草耐高锰和高锰条件下该草耐草甘膦的部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