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62篇
农学   5篇
  24篇
综合类   268篇
农作物   2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中亚热带杉阔混交林直径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亚热带杉阔混交林固定样地的调查数据,用偏度、峰度和变动系数为指标研究了杉阔混交林直径株数分布特征,运用Normal分布、Lognormal分布、Weibull分布、Gamma分布、Logistic分布、负指数分布等6种概率密度函数对杉阔混交林林分的直径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利用χ2检验法来检验6种概率分布的拟合效果。结果表明:杉阔混交林林分平均胸径为14.2 cm,在5.2~40 cm之间变动,径阶分布范围不大;林分直径分布曲线为左偏态,中小径阶林木株数居多数;林分直径主要分布在6~28 cm径阶,株数累积百分比高达90%以上;6种分布函数中,以Logisti c分布函数模拟杉阔混交林直径分布的效果最好,可用于杉阔混交林的直径分布和生长预测,为杉阔混交林的科学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2.
千年桐生态林近自然经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近自然经营对千年桐林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规律,在近自然经营和常规经营的千年桐生态林中分别选取3块样地,于每块样地中取土样测定其土壤脲酶、蔗糖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及多酚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近自然经营的千年桐林5种土壤酶的活性均高于常规经营的千年桐林,其中脲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显著增强。千年桐近自然经营可提高林地土壤质量,有效解决人工林经营产生的土壤问题,可在近自然林业经营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3.
以稀土、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不同锥栗品种苗木进行施肥试验,以探讨苗期施肥管理对不同品种苗木生长的影响。方差分析表明,苗期施用不同水平稀土、尿素、过磷酸钙及氯化钾对苗木生长影响未达显水平,但施肥后苗木生长与对照间存在明显差异。大毛榛苗高生长比对照平均增加35%、小毛榛苗高生长比对照平均增加40%、异小毛榛苗高生长比对照平均增加50%,说明苗期施用稀土、尿素、过磷酸钙及氯化钾等肥料对锥栗苗木生长存在一定的影响,根据正交试验设计直观分析得到3种锥栗品种苗期适宜的施肥水平,供锥栗苗木培育参考。  相似文献   
104.
长苞铁杉林林隙内外更新层主要树种生态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林隙内及其所对应非林隙更新层主要乔木树种的生态位进行了测定,计测指标包括生态位宽度及生态位重叠.计测结果表明:长苞铁杉林隙内更新层主要树种生态位宽度大小顺序为长苞铁杉、细叶青冈、青冈、猴头杜鹃、米槠、深山含笑、山矾、香桂、木荷和甜槠;非林隙生态位宽度位序为猴头杜鹃、米槠、细叶青冈、木荷、深山含笑、青冈、香桂、甜槠、山矾和长苞铁杉.长苞铁杉群落林隙内外更新层主要物种生态位重叠基本符合以下规律:林隙内更新层主要物种生态位重叠值较非林隙大;更新层长苞铁杉在林隙内与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物种有较小的生态位重叠值,而与生态位宽度较小的物种有较大的生态位重叠值,非林隙则相反.  相似文献   
105.
中国天然林保护与可持续经营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天然林是森林资源的主体,在我国森林资源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林产品生产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实现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天然林在改善群落结构、抵抗病虫害、提高林分生产力、促进养分循环与维持地力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均明显优于人工林。因此,天然林保护与可持续经营不仅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但是,目前我国在天然林保护与可持续经营中尚未有效解决天然林保护的尺度、可持续经营的标准与技术规范以及如何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等问题。本文通过阐述我国天然林保护的概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天然林保护与森林可持续经营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今后天然林可持续经营研究提出了几点展望,旨在为我国天然林保护与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6.
中亚热带栲树次生林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建大田县栲树次生林进行植物区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在3200m^2的样方中有雏管束植物59种,隶属于33科46属,单种属比例高,优势科为壳斗科、茶科、樟科等;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热带亚热带性质;区系的地理成分以泛热带、热带亚洲分布的属为主,分别占区系属数的25.58%和18.6%,与福建植物区系、万木林天然林的地理成分相比,具有东亚和北美洲闯断分布类型所占比例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7.
福建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空间分布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根据福建省1997年森林清查资料及Costanza等的评价方法,对福建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估算.结果表明:福建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约为15984.82×106$·a-1,约占全国森林生态系统总价值的13.62%,其中营养循环的贡献最大(约占45.40%),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别占总价值的74.86%、19.38%、5.76%,反映出其极强的生态功能;在福建省各树种中,马尾松林的生态服务价值最高(占42.11%);福建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分布为南平市>三明市>龙岩市>宁德地区>漳州市>福州市>泉州市>莆田市>厦门市,北部略高于南部,西部内陆地区大于东部沿海地区.  相似文献   
108.
闽北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海拔梯度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在福建北部常绿阔叶林内随海拔梯度变化设置面积为1600m2的样地共6个,并应用不同的物种多样性测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低高海拔的物种多样性较中海拔低,物种随海拔梯度变化呈现"中间高度膨胀"现象;物种变化速率较大值总是出现在受外界干扰及生境较严峻的低高海拔 同时提出了2个新的指标βz、βh,测度结果表明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9.
侧柏种源的地理变异趋势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木种源地理变异趋势研究是种源合理区划和种子调拔办限划定的基础工作。“Krige”技术是内插稀疏观测资料的随机方法。本文应用该方法探讨侧柏种源的地理变异趋势规律。  相似文献   
110.
武夷山米槠林优势种群的竞争格局及动态模拟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用重要值百分数求取种间竞争系数 ,以优势种群在纯林中的优势度为其容纳量 ,采用Lotka- Volterra竞争方程探讨武夷山米槠林的 4种优势种群 (米槠、杨梅叶蚊母树、罗浮栲、黄瑞木 )的竞争格局 .结果表明 :平衡状态时 ,米槠、杨梅叶蚊母树、罗浮栲和黄瑞木相对优势度分别为 5 7.1 0 %、 5 .69%、 33.5 4 %、 3.67% ,即米槠和罗浮栲占据主林冠层 .同时模拟不同尺度的人为干扰 ,结果表明不同尺度的干扰对群落稳定性的影响都不显著 ,结果可为米槠林的保护和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