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6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西瓜二段嫁接是日本的齐滕行正氏最近发明的又一种新方法,它既综合了西瓜子叶嫁接和心长嫁接的优点,又弥补了二者的缺点,是目前世界上既能防止西瓜连作病害,又能提高西瓜品质和产量的最理想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二段嫁接西瓜生育良好,活力充沛,特别富有伸长性;2、果实增大快,外观优美。果皮光滑,凹不明显,条纹好  相似文献   
22.
<正> 前言杉木是我国湿润亚热带的乡土树种,也是我省主要的用材树种。福建杉木栽培区分属于东部中亚热带(杉木中带)和南亚热带(杉木南带)二个地带范围(其分界线基本上与戴云山脉走向一致)。在一个地带内又根据大地貌不同,而形成气候、土壤差别和杉木生长的不  相似文献   
23.
目前日本栽培的樱花种类很多,但作为切枝栽培的,主要有:彼岸樱、启翁樱、江户彼岸樱、寒樱、乡间樱、山樱、染井吉野等等。樱花的栽培根据切枝上市的时期不同,一般可分为10—11月切枝型(即2—3月定植、11月收获)和2—3月切枝型(即2—3月定植、翌年2—3月中下旬收获)。樱花属喜光、喜肥、好气树种。故应栽植于日照  相似文献   
24.
松毛虫消长序列在状态间的转移具有齐次的马尔可夫链性。在松毛虫消长状态序列中,其指标采用危害面积与全部松林面积之比值,并把它分为若干有限等级。这样序列中的每一结果只出现有限个或可数个两两互斥事件 E_1,E_2,…E_j 状态,同时系统由状态 E_j(~k)经过一  相似文献   
25.
26.
伊藤牡丹又称伊藤杂种、牡丹芍药组间杂种、芍药牡丹、草本牡丹、伊藤杂种牡丹、伊藤芍药、伊藤杂种芍药、牡丹芍药等,是继中原牡丹、西北紫斑牡丹、日本牡丹等后又一类颇具特色和发展前景的牡丹品种群,是牡丹与芍药的远缘杂交种。  相似文献   
27.
B_9是一种植物生长抑制剂,它可以抑制盆栽果树的新梢生长,从而促使结果。适用于苹果、桃、杏、李、梅、樱桃、葡萄、山樱桃等。应用方法为:5月初,对新梢的基部进行修剪,保留2~3片叶。当嫩叶伸长到1—2厘米时,用小型喷雾器,在新梢顶端充分喷散200倍的B_9溶液。大约5天后,新梢就停止生长。而其后7~10天又重新开始伸长。所以一周后应喷散两次。但在刚喷完的一昼夜内,应防雨,也不浇水。这样,如果连续喷散3~4次后,就会使枝条不伸长,节间缩短,甚至容易形成顶花芽,翌年可大量结果。  相似文献   
28.
为了解决西瓜连作病害的问题,日本继在50年代应用西瓜子叶嫁接技术之后,又发明了两种新的嫁接技术(心长嫁接和二段嫁接)。1986~1987年,我在日本研修期间,通过与日方科技人员合作,对此法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的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很值得我国借鉴与推广应用。现先介绍“心长嫁接”法:  相似文献   
29.
该文研究了分离自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地区酸马奶酒样中一株粪肠球菌(H1-1-2)的最佳培养条件和菌株的抑菌特性,从菌株的培养液中粗提了抑菌物质,并对抑菌物质的理化特性进行了初步鉴定。研究结果表明,粪肠球菌H1-1-2最适生长温度37℃,发酵4 h后pH值开始下降,7 h后菌株进入对数生长期,抑菌物质的产生是在发酵8 h以后,12 h达到高峰;发酵液经超滤、凝胶柱分离、薄层层析、紫外吸收图谱的测定,抑菌活性物质是分子量大于50 ku的蛋白类物质;粗提物在pH 1.0~10.0范围内均有抑菌活性,在pH 4.0时可耐受60℃加热30 min,耐受一些表面活性剂,但对蛋白酶、过氧化氢酶敏感。  相似文献   
30.
近几年,我国的花卉产业继1982~1986年高潮时期之后,普遍呈现出一种走下坡路或徘徊不前的趋势。笔者认为,导致这种花卉产业滑坡或徘徊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一、人们对发展花卉生产认识不足,重视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