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5篇
农学   18篇
  72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34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野生马棘植株低矮,叶片窄小,生物产量低,且可食性较差,但与玉米、苜蓿和高粱等主要饲料作物相比,马棘的饲料应用具有广适性、耐逆性和低种植成本的技术优势.本研究旨在利用诱变方法提高马棘的产量、营养和可食性,采用300Gy的60Co-γ射线诱变马棘干种子,筛选获得了高产、高蛋白质、低纤维含量的突变体MJ-HPLF1.MJ-HPLF1叶片的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比野生型平均高30%以上;粗纤维含量明显降低,比野生型平均低20%以上;鲜草和干草产量都为野生型的2倍以上.  相似文献   
102.
以野生型马棘为对照,对比研究了紫叶、黄叶和高黄酮三个突变体的主要营养品质。结果表明:高黄酮突变体叶片的蛋白质含量为26.54%,比野生型高24.31%,粗纤维含量比野生型低18.92%,铁、铜、锰、锌含量分别比野生型高72.34%、7.02%、21.01%和38.75%,氨基酸总量(TAA)、必需氨基酸(EAA)分别比野生型高27.85%和27.68%;紫叶和黄叶突变体蛋白质含量低于野生型,含钙量分别比野生型提高15.22%和25.46%。研究结果表明,高黄酮突变体具有很高的饲用价值,紫叶和黄叶突变体也同样具有一定的饲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3.
利用微核、精子畸变和Ames试验检测了转Bt基因水稻稻米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olychromatic erythrocytes,PCE)微核率(micronucleus frequency,MN%)和小鼠精子畸形发生率(sperm malformation rate)及组氨酸营养缺陷型鼠伤寒沙门氏菌株回变菌落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Bt水稻稻米对小鼠体细胞和性细胞均无诱变活性,且无剂量效应;该受试物对TA97a、TA98、TA100和TA102菌株无论在有无代谢活化系统存在的条件下,各剂量组回变菌落数均处于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04.
新型不育系全龙A的选育与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选用 30 0 Gy6 0 Co- γ射线辐照保持系龙特甫 B(龙 B)干种子 ,诱发产生各类叶色突变 ,从中选择苗期白化、后期转绿的突变株为亲本 ,与龙特甫 A(龙 A)杂交、回交 ,育成了 1个带白化标记的新不育系全龙 A。全龙 A及其保持系全龙 B苗期第 1~ 3叶表现周缘白化 ,白化部分约占整张叶片的 1/ 3~ 1/ 2 ,第 4叶开始白化面积逐渐减少直至完全转变为绿色。全龙 A农艺性状和异花授粉特征与龙特甫 A相仿 ,表现大穗大粒、包颈轻、柱头外露率高、开花习性好。与多系 1号等恢复系配组测定表明 ,全龙 A具有与龙特甫 A相仿的配合力。在此基础上 ,还讨论了该类叶色标记在杂交水稻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5.
应用近等基因系研究Bt基因对水稻性状表现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密阳46(MY46)为轮回亲本,采取连续回交,结合GUS标记基因辅助选择技术,育成了Bt基因近等基因系抗螟虫密阳46(RIMY46).经考察,RIMY46及其所配杂种Ⅱ32A/RIMY46的GUS反应和PCR检测均为阳性,且高抗螟虫.在早期营养生长阶段,RIMY46苗高比MY46低,分蘖数比MY46少,表明纯合态Bt基因对纯系植株的前期生长进程有一定延缓作用,这种影响随着植株长大而减小,最终除导致抽穗延迟和整精米率降低外,对其余8个农艺性状和9个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则均不显著.比较Bt近等基因系所配杂种Ⅱ32A/RIMY46和Ⅱ32A/MY46有关性状的表现差异,结果则发现杂合态Bt基因对杂种F1性状表达均无明显的负作用.  相似文献   
106.
对转cry1Ab基因抗虫水稻矮秆突变体的品质性状与原亲本秀水11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在最高粘度、热浆粘度和冷胶粘度等RVA谱特征值上两者有显著差异,而在外观品质、碾磨品质、表观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淀粉粘滞特性的崩解值、消减值等淀粉食用品质方面基本相同,在蛋白、脂肪、灰分、矿物质和氨基酸等关键营养成分上也不存在显著差异,在蒸煮后的矮杆突变体米粒中也未检测到Cry1Ab杀虫蛋白。  相似文献   
107.
富含γ-氨基丁酸降压功能稻米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γ-氨基丁酸(GABA)是一种神经抑制性递质的游离氨基酸,主要在稻米的胚部表达,具有平和血压和镇定神经等多种生理功能。本文综述了GABA在稻米中的分布与富集、富含GABA巨大胚水稻的诱变育种及其遗传表达特性、以及富含GABA功能稻米产品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8.
加工型功能早籼稻新品种“浙辐201”的选育与特性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浙辐201是新品系201干种子经60Coγ射线辐射培育而成的高抗性淀粉含量的早籼稻新品种,具有直链淀粉含量高、胶稠度软和抗性淀粉含量高的特点,适合加工专用和功能食品开发,适宜在浙江、江西、安徽、湖南等省作早中熟早籼稻栽培。  相似文献   
109.
对中籼材料 3 0 2 7的幼穗先经 1 5Gy的6 0 Coγ射线辐照处理 ,而后接种于N6 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诱导 ,MS培养基上分化诱发产生了一系列的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株 ,从中筛选出早熟恢复系突变体R3 0 2 7。与原亲本 3 0 2 7相比 ,突变体R3 0 2 7的多个农艺性状和配合力均明显改良。与细胞质雄性不育系Ⅱ 3 2A配组 ,成功选育单产最高达 1 0 477kg hm2 的杂交稻新组合Ⅱ优 3 0 2 7。  相似文献   
110.
对转Bt基因抗虫水稻(Oryza sativa subsp.japonica)与原亲本的淀粉食用品质和稻米关键性营养成分进行了检测与比较,发现这两种水稻在表观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淀粉粘滞特性等淀粉食用品质方面基本相同;在粗蛋白、粗脂肪、总灰分、氨基酸和矿物质等关键性营养成分上差异不显著.表明在水稻遗传转化操作过程中T-DNA(Transferred DNA)并未改变原亲本的品质性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