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14篇
综合类   17篇
畜牧兽医   13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外源脱落酸对铝胁迫下栝楼叶绿素荧光及生理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不同栝楼品种的耐铝性差异,确定最佳缓解浓度,选取耐铝性有差异的保定栝楼和浦阳栝楼为试验材料,设置6组不同浓度的Al~(3+)和脱落酸,研究Al~(3+)和脱落酸的互作对2个栝楼品种植株的根长、叶绿素荧光特性、根系活力、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剂的含量。结果表明:(1)保定栝楼和浦阳栝楼在铝胁迫和外源脱落酸的作用下,各指标体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但是变化程度和敏感性显露出了一定的区别,保定栝楼具有更强的耐铝能力。(2)铝胁迫使得2个品种栝楼的根长、根系活力、叶绿素荧光参数中的F_v/F_m、F_m和ETR、抗氧化酶SOD、POD、CAT以及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GSH)循环系统中AsA、GSH含量都有所抑制,而F_0、MDA和DAsA上升。(3)外源脱落酸加入后,2个品种的抗氧化酶以及AsA、GSH均显现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MDA持续降低,F_0和DAsA呈现出由降而升的趋势,其中5mg/L的外源脱落酸使栝楼的根长、根系活力、F_v/F_m、F_m、ETR、SOD、POD、CAT以及AsA、GSH上升到峰值,MDA下降,F_0和DAsA降到谷值。(4)经过隶属函数和耐铝系数的分析,2个品种都能得出相同的结果,铝胁迫下各浓度外源脱落酸对2个品种的缓解程度为5 mg/L7.5 mg/L2.5 mg/L0mg/L10mg/L。保定栝楼的耐铝能力强于浦阳栝楼,低浓度的外源脱落酸可以缓解铝胁迫,5 mg/L浓度的外源脱落酸缓解铝胁迫效果最佳,在生产实际中要选择耐铝性较强的栝楼进行栽培,并辅以适当浓度的外源脱落酸。  相似文献   
22.
镉胁迫对菊芋生理变化及镉富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用耐镉性较好的徐州菊芋和耐镉性较弱的潍坊菊芋进行对比试验,设置土培CK(Cd~(2+) 0 mmol/L,即对照组)、T1(Cd~(2+) 0.1 mmol/L)、T2(Cd~(2+) 0.5 mmol/L)和T3(Cd~(2+) 1.0 mmol/L)4个处理组,探讨菊芋镉胁迫下各项生理指标和根际土壤指标以及富集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不同镉浓度胁迫21天后,2个菊芋品种的根长、株高、叶长、叶宽均受到相应程度的抑制,抗氧化酶活性随镉浓度的增加而减弱;但丙二醛(MDA)含量变化有所不同,潍坊菊芋的MDA含量伴着镉胁迫加深而增加,徐州菊芋只在T3镉浓度下才出现明显的上升变化,并在21天时达到峰值,为对照组的3.52倍。根际土壤pH大致呈现出持续下降趋势,镉处理20天时潍坊菊芋和徐州菊芋根际土壤pH均在T3处理下达到最低,降幅分别为3.85%和3.41%;有机质含量却表现出不断增加的状态,T3镉处理至第20天时,潍坊菊芋最大增幅为38.60%,徐州菊芋为36.01%;随着施加镉浓度的变大,抑制了菊芋对土壤碱解氮的吸收,总体上潍坊菊芋受抑制程度大于徐州菊芋。2个菊芋品种对镉的富集效果也不同,徐州菊芋各器官镉富集量均高于潍坊菊芋;在转运镉方面,潍坊菊芋根部的镉均等地转移到了叶、茎上,徐州菊芋则将大部分从根部转移到茎上。综上所述,菊芋在镉胁迫下体现出一定的抗性,具有较强镉富集能力,徐州菊芋镉富集能力更为明显。因此,将能源植物菊芋应用于镉污染土壤兼具经济和生态意义。  相似文献   
23.
为了同时分析稻米中多种有机磷农药,我们比较了几种不同的提取方法.选定的农药最后用气-液色谱法测定,使用了4种固定相在3种不同的柱子上,11种农药得到了完全分离和检定.在粉碎过的糙米样品中添加农药的方式来评价净化的效果和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小麦和干豆样品也是这样.平均回收率范围从糙米中乙拌磷的74.7%到马拉硫磷的97.4%.其他作物从乙拌磷的68.1%到马拉硫磷的108.3%.本文介绍的方法适用于糙米、小麦、荞麦和干豆粒中这11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分析.  相似文献   
24.
以耐Cu性较强的烟草品种W38(Nicotiana tabacum cv.W38)和耐Cu性较弱的本氏烟(Nicotiana benthamiana)为试验材料,设置水培处理组即CK(Cu2+0 mg L–1,SA 0μmol L–1,即对照组)、T1(Cu2+4 mg L–1,SA 0μmol L–1)、T2(Cu2+4 mg L–1,SA 100μmol L–1)、T3(Cu2+4 mg L–1,SA 300μmol L–1)、T4(Cu2+4 mg L–1,SA 500μmol L–1),探讨SA对烟草生长特性及根、茎、叶不同器官中元素吸收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4 mg L–1 Cu胁迫15 d后,2个品种的烟草生长均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不同器官中Cu含量均显著升高,K、Ca、Mg、Fe、Zn、B、Mn的吸收受到抑制,而在营养液中添加适宜浓度的SA能够有效缓解Cu胁迫对2个品种烟草根长、株高、鲜重的抑制作用,并降低烟草体内Cu含量。与T1处理组相比,本氏烟的根、茎、叶中Cu含量最大分别下降25.05%、39.78%和22.91%,W38的根、茎、叶中的Cu含量最大分别下降23.27%、37.30%和28.88%,并促进了营养元素K、Ca、Mg、Fe、Mn的吸收,但是对Zn、B元素的吸收影响并不明显。由此可知,高浓度的Cu胁迫会抑制烟草的生长及营养元素的吸收和运输,施加适宜浓度的外源水杨酸有利于营养元素的吸收和促进烟草的生长发育,在本试验浓度范围内施加300μmol L–1的水杨酸可显著缓解Cu胁迫对烟草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5.
植物铝毒害及抗铝毒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铝毒是酸性土壤中作物生长最重要的限制因素和森林大面积退化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着全世界和中国大约40%和21%耕作土壤的作物生产。介绍了铝在土壤和植物体中的存在形态,重点综述了铝毒机理和耐铝机制。  相似文献   
26.
长白山药用苔藓植物资源调查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白山地区药用苔藓植物资源丰富,种类多、分布广、蕴藏量大,但是,目前还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作记述了该地区44种药用苔藓植物,包括6种苔类和38种藓类,并对它们的生境、性质、功效等作了初步分析,提出了对药用苔藓植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7.
吊瓜,学名栝楼(Trichosathes kirilowii Maxim),是具有药食两用特性的经济作物。为了研究水杨酸 (SA)对吊瓜铝(Al)胁迫的缓解效应,以长兴仁吊瓜为试验材料,用溶液培养法,在500 μmol L-1 Al胁迫下,喷施不同浓度SA,并对其生长特性、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Al胁迫下,吊瓜根长、根鲜重及地上部分鲜重明显降低,植株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G-POD)等抗氧化酶活性降低,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升高,过氧化氢(H2O2)含量及丙二醛(MDA)含量提高;喷施一定浓度SA后,根系生长抑制解除,SOD、CAT及 G-POD抗氧化酶类活性升高,MDA和H2O2含量降低。SA浓度为 10 μmol·L-1 时,效果更佳。由此可知,外源 SA 处理能够诱导Al胁迫下吊瓜的抗氧化反应,SA是一种能够缓解吊瓜Al胁迫的有效物质,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8.
采用正交设计试验,利用引物UBC834对长序榆ISSR-PCR扩增的主要影响因子Buffer(含Mg2+)浓度、模板DNA、引物浓度、Taq DNA聚合酶浓度、dNTPs浓度进行优化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PCR反应过程中的退火温度、循环次数、延伸时间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25μL ISSR-PCR反应体系中各因素的最佳浓度为2.5μLBuffer(含Mg2+),50 ng模板DNA,2.5 U Taq DNA聚合酶,1.2μmol.L-1引物,0.2 mmol.L-1dNTPs,引物UBC834的最佳退火温度为57℃,最佳循环次数和延伸时间分别为35个循环和1 min。此外,还利用优化的反应体系成功筛选出11条ISSR引物,并用筛选的引物对长序榆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物种水平上,长序榆的遗传多样性较高,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82.35%,Shannon信息指数(I)为0.395 9,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58 5。而种群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则较低,多态位点百分率(PPB)、Shannon信息指数(I)、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29.07%、0.173 3和0.119 1。  相似文献   
29.
探明有机酸缓解植物铝毒害的机理,为栝楼在南方红壤地区的推广种植提供理论依据。以栝楼幼苗为实验材料,探究外源柠檬酸对铝胁迫下栝楼生理变化及根尖铝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浓度Al~(3+)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随柠檬酸含量升高而增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低浓度Al~(3+)胁迫时,随柠檬酸浓度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Al~(3+)浓度为800μmol/L时对栝楼酶活性有抑制作用;随着Al~(3+)胁迫时间延长及浓度增加,栝楼根尖相对铝含量明显增加,加入柠檬酸后栝楼根尖的铝积累量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30.
为探究镉胁迫对臭牡丹生理响应及各部位镉富集特征的影响,进行盆栽试验,设置不同浓度(0.00、0.10、0.30、0.60和0.90mmol·L~(-1))镉梯度,测定12、24和36 d后植物抗氧化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各部位镉含量。结果表明,SOD、CAT活性随胁迫浓度增加总体先升后降,POD活性在高浓度下变化显著,前期增强,后期减弱;短时间、低浓度的镉污染会刺激臭牡丹提高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和叶绿素a/b以适应不良环境,长时间、高浓度的胁迫则产生较强的抑制效应;叶片Fv/Fm在高浓度后期明显减小,ETR先升后降;臭牡丹各器官镉富集能力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根茎叶,其富集系数与各部位镉富集量呈负相关,表明胁迫加深会阻碍根部镉富集过程从而产生毒害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