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1.
为了综合评价广西主栽的不同红肉火龙果品种的果实品质特性和氨基酸组成,以金都1号、大红、蜜宝、美龙3号4个品种为试材,对其果实品质和氨基酸组分及含量等指标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结果表明,4个火龙果品种果实外形端正,色泽鲜艳,品质佳。其中金都1号果实最重,美龙3号最轻;金都1号和蜜宝的果形近圆形,大红和美龙3号椭圆形;萼片都是三角形,金都1号和大红较长,蜜宝较短;大红萼片数最多,蜜宝最少;美龙3号果皮最厚,蜜宝最薄;可食率最高的是蜜宝。金都1号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还原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甲硫氨酸、脯氨酸含量最高,甜味氨基酸及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最高,大红的17种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半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赖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组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和甘氨酸的含量最高,蜜宝的半胱氨酸、丙氨酸、丝氨酸和谷氨酸的含量最高,美龙3号的酪氨酸含量最高。金都1号的综合品质性状最佳,其次是大红。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杂交中粳9优138亲本的生育特性、形态特征、育性、开花习性及对肥水的反应等主要特征特性。高产制种主要技术措施有:适期早播早栽,确定双亲适宜播差期,建立高质量制种群体,合理施肥及有效的花期调节、辅助授粉等。  相似文献   
13.
首先分析了软交换和下一代网络的概念,然后介绍了支持软交换网络的主要协议,最后对协议做了分析比较,并提出了关于下一代网络协议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预防接种是预防疾病发生的重要手段。经过多年实践,我们摸索制订了一套免疫程序,主要是通过血清学抗体检测,制订出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并按此程序进行免疫,没有发生过较大的疫情。该免疫程序如下(本程序仅供参考,应根据当地疫情适当调整):一、免疫程序蛋鸡免疫程序见表1。二、育雏注意事项1.雏鸡远距离运输,一定注意通风、保暖,防止闷死、热死或冻死。2.育雏室温度第一周应保持在37℃,以后每周降低2℃。雏鸡进舍,如温度不够,应先调温后再进鸡,进鸡时最好用庆大霉素涮嘴一次。3.育雏室必须上下有通风孔,昼夜不关,室温不够可加炉加火,同时注意…  相似文献   
15.
据最近在郑州召开的全国特种养殖信息交流会上专家分析认为:在今后的几年内,作为珍禽的贵妇鸡养殖将在特禽养殖业中独占鳌头,其优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近一段时期,我县伤寒病时有发生,死亡率较高(可达20%~30%),单用药物治疗再发病的反复率高,当遇接种疫苗等应激反应时,伤寒病又会再次暴发,很难彻底治愈。我们在生产实践中采用自制组织灭活苗注射,结合敏感药物治疗的办法,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分述如下:1治疗方法以无菌方式,采集病鸡的肝脾等病料,在组织捣碎机中捣碎,加入一定浓度的甲醛37℃24h灭活后即为所制得的组织灭活苗。同时肝脾等病料接种营养琼脂平板,做药敏试验。筛选出所用治疗药物。2病例介绍我县梅家村一饲养1000只雏鸡的专业户,7日龄接种小鸡三联苗后爆发伤寒病,每天死亡10~2…  相似文献   
17.
1、增加大棚高度.为提高大棚的利用率,各地普遍加大了大棚的跨度,由以前的7.2米增加到8~9米,但棚高没有改变,这就缩小了采光屋面的角度,使得大棚采光性能下降,故应增加大棚高度.一般跨度为8~9米的大棚,棚高应为3.2~3.5米.  相似文献   
18.
为了响应“新农村建设”的号召,国家鼓励当代大学生深入农村基层组织,担任有关行政上的职务(大学生村官)。本文探讨了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基层组织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提出了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中粳不育系徐9201A的开花习性,总结了其高产繁殖制种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桂丰早’‘桂冠早’‘桂龙1号’‘古山2号’‘石硖’5个早熟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不同品种(品系)果实生长发育和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果实发育过程中,5个早熟龙眼品种(系)的横纵径、单果重、可食率、色差a*c*值均呈上升或波动上升;色差L*b*值呈快速上升后缓慢波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大多数品种的维生素C呈先快速上升后缓慢下降;色差值和大多数品种的可滴定酸呈逐渐下降或波动下降;可溶性糖在成熟前是逐渐上升的,到后期则波动变化;可溶性蛋白呈“M”或“W”型波动;‘桂丰早’和‘桂冠早’比‘石硖’提前1周进入成熟期;‘桂龙1号’的退糖最慢;‘桂丰早’的横径、单果重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大,‘桂冠早’的纵径最大,‘桂龙1号’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而可滴定酸含量最低,‘石硖’的可食率最高;综合评价成熟期的果实品质,则‘桂丰早’最佳,其次是‘石硖’,最后是‘桂龙1号’‘古山2号’和‘桂冠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