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4篇
  6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建立了某大吨位商用车驾驶室的详细有限元模型,对驾驶室的静态弯曲强度和刚度以及扭转刚度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了动态基本特性。根据频率和振型的结果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驾驶室车身设计和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洪湖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运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理论,建立洪湖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评价得出洪湖湿地生态系统目前为中度稳定状态。政策法令是影响洪湖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最重要因素;其他因素依次为湿地水质、旱涝灾害系数、湿地景观格局和洪湖湿地调蓄能力等,而气候调节能力、人口密度和区域经济发展规模等因素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则较小。  相似文献   
13.
干湿交替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刘艳  马茂华  吴胜军  冉义国  王小晓  黄平 《土壤》2018,50(5):853-865
团聚体是土壤结构的基本单元,对土壤系统功能(如结构稳定和肥力保持等))至关重要。而干湿交替是导致土壤团聚体演变的重要环境因子,显著影响团聚体稳定性。本文回顾了70多年来干湿交替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影响的研究历程,总结了干湿交替条件下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和水稳性的变化特征,着重阐述了干湿交替对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机制,以及影响干湿交替条件下团聚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并比较分析了近80年来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研究的主要方法。通过梳理发现,尽管目前报道了大量有关干湿交替对不同类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但是相关研究多集中在单一的土壤系统中,鲜有从复合生态系统的角度探索干湿交替复合作用过程与多重影响机制。同时,由于不同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差异较大,导致其结果往往可比性较差。由此,本文提出了该领域今后潜在的研究方向:(1)敏感脆弱区干湿交替下土壤团聚体形成和演变机制;(2)干湿交替对土壤团聚体中化学污染物迁移转化的影响;(3)新技术,如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CT))等在团聚体研究中的应用;(4)植物群落与土壤团聚体周转交互作用过程与机理等。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生猪养殖场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的迅猛发展,生猪养殖场废弃物对环境污染的问题日益突出.为摸清河南省不同规模的生猪养殖场废弃物处理利用的情况,笔者分别到不同规模的生猪养殖场对废弃物处理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河南省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状况,本研究对淮南猪、确山黑猪、南阳黑猪和豫西黑猪4个地方猪进行了遗传资源分布、数量调查,对其受威胁程度进行评价,分析其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与2006年相比,2017年淮南猪、确山黑猪、南阳黑猪和豫西黑猪的分布范围无明显变化,但淮南猪与南阳黑猪的存栏数量减少,分别下降了56.7%、75.7%,确山黑猪存栏数量增加了207.7%;河南省地方猪的单倍型多样度(Hd)在0.7882~0.8545、核苷酸多样度(Pi)在0.0036~0.0046,与其他猪种相比处于中低水平;淮南猪受到严重威胁,南阳黑猪受威胁,确山黑猪存在潜在威胁,亟需采取有效的保种措施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农作物种植结构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胜军  李涛  薛怀平  冯奇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6):4978-4979,4984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利用湖北省近5年来农作物播种面积数据以及相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数据,对湖北省农作物种植结构进行区划。将湖北省农作物分为2级区划,包括鄂东南低山丘陵湿润水稻主作区、鄂北低山丘岗半湿润水旱兼作区、鄂西北山地半干旱旱作物区、鄂中平原半湿润水旱兼作区、鄂西南山地湿润水旱兼作区等5个一级区划分区和武鄂黄蔬菜-水稻-油料作区等13个二级区划分区。  相似文献   
17.
朝鲜鹌鹑微卫星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对朝鲜鹌鹑群体9个微卫星座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旨在为朝鲜鹌鹑遗传资源的评价、保护和利用提供新的依据。结果表明,9个微卫星座位共检测出44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座位检测到4.89个。平均杂合度为0.7096,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6639,表明朝鲜鹌鹑是遗传多样性较丰富的群体。χ2检验结果表明,9个微卫星座位的基因分布均处于Hardy-Weinberg不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8.
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氮矿化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峡库区消落带"冬水夏陆"的水文生态过程形成了典型的淹水-落干的干湿交替环境,在这种独特的环境变化下,土壤氮矿化也独具特色。综述了库区消落带在淹水-落干条件下土壤氮矿化特征,并分析了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土壤理化性质、生物因素、外源性有机物),提出了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氮矿化今后应关注的重点,主要从加强野外原位监测、分析不同类型消落带不同土壤类型时空变化特征、揭示土壤氮矿化影响机理及氮转化过程等方面深入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9.
稻渔共生是在传统水稻田中种植水稻的同时利用稻田湿地生态系统养殖水产品,实现水稻与水产品共作或轮作的新型农业模式。该模式利用水稻和水产品之间的互利共生作用,降低田间污染、减少病虫害、改善农田生态系统的物质转换效率。为了解析稻渔共生模式对水产品品质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促进稻渔综合种养的科学发展,本文综述了水产品的营养、肌肉品质和肠道微生物的研究进展,以为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豫西黑猪屠宰性能、肉品质等遗传性状,以及与河南地方猪确山黑猪间的差异,本研究挑选相同条件下健康的豫西黑猪(120.28 kg±6.96 kg)和确山黑猪(117.80 kg±8.76 kg)各8头,按相关规定开展体尺指标、屠宰性能、肉品质及血液指标测定,即对豫西黑猪与确山黑猪体尺指标(体高、体长、胸围、管围等)、屠宰性能(胴体重、胴体长、皮率、骨率、屠宰率等)、肉品质(肉色、大理石纹、pH、肌内脂肪、粗灰分等)、血液指标(白细胞数、红细胞数、血小板数、血小板压积等)及两种猪肌肉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豫西黑猪体长、胴体长、皮率和头重均显著低于确山黑猪(P0.05),背膘厚、瘦肉率、脾脏重、心脏重和眼肌面积均极显著或显著高于确山黑猪(P0.01;P0.05)。在肉品质方面,豫西黑猪大理石纹评分、pH_(45 min)、pH_(24 h)、粗蛋白质及粗灰分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确山黑猪(P0.05;P0.01),但水分和磷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确山黑猪(P0.05;P0.01)。在血液指标方面,豫西黑猪血小板数目和血小板压积均极显著低于确山黑猪(P0.01),但其他指标与确山黑猪无明显差异(P0.05)。豫西黑猪精氨酸、缬氨酸和组氨酸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确山黑猪(P0.05;P0.01),甘氨酸含量极显著低于确山黑猪(P0.01)。综上所述,豫西黑猪和确山黑猪在体尺指标、肉品质及血液指标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在屠宰性能方面豫西黑猪稍优于确山黑猪,均可为消费者提供品质优良的猪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