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7篇
农学   5篇
  47篇
综合类   81篇
农作物   12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以一品红金奖为供试材料,普通尿素(PU)作对照,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树脂包膜尿素(PCU)与硫磺加树脂双包膜尿素(SPCU)2种新型控释肥对一品红生长及主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性施用PCU较SPCU更有利于提高植株中氮含量及植株干物重,并且更有利于提高花卉的观赏价值。在全量施氮(100%N)条件下,PCU100%处理的苞片数、干物重较PU100%提高了65.2%和91.1%;在减量施氮(70%N)条件下,PCU70%处理的苞片数和干物重较PU70%提高了40.0%和40.3%.  相似文献   
32.
土壤温度和含水量互作对抑制剂抑制氮素转化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周旋  吴良欢  戴锋 《农业工程学报》2017,33(20):106-115
为比较生化抑制剂组合对土壤氮素转化的抑制效果,揭示不同土壤温度和含水量互作对尿素水解抑制效应的影响。该文采用室内模拟培养方法,研究土壤含水量(60%和80%田间最大持水量,water holding capacity,WHC)和土壤温度(15、25和35℃)互作对生化抑制组合[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n-butyl)thiophosphoric triamide,NBPT)、N-丙基硫代磷酰三胺(N-(n-propyl)thiophosphoric triamide,NPPT)和2-氯-6(三氯甲基)吡啶(2-chloro-6(trichloromethyl)pyridine,CP)在黄泥田土壤中抑制氮素转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对生化抑制组合在黄泥田土壤中抑制尿素水解效应显著,以土壤温度影响更大。随着土壤温度增加,尿素水解转化增强,有效作用时间降低,硝化作用增强,脲酶和硝化抑制效应减弱;随着土壤含水量降低,尿素水解转化缓慢,有效作用时间延长,硝化作用减弱,脲酶和硝化抑制效应增强。不同土壤温度和含水量条件下,NBPT/NPPT或配施CP处理有效抑制黄泥田土壤脲酶活性,延缓尿素水解;CP或配施NBPT/NPPT处理有效抑制NH4+-N向NO_3~--N转化,保持土壤中较高NH_4~+-N含量长时间存在。新型脲酶抑制剂NPPT单独施用及与CP配施的土壤尿素水解抑制效果与NBPT相似。黄泥田土壤中生化抑制组合应用最佳的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分别为25℃和60%WHC。总之,针对不同土壤温度和含水量条件,在黄泥田土壤中应采用脲酶抑制剂与硝化抑制剂相结合的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33.
覆膜旱作稻田土壤有效N、P、K及盐分分层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铭  吴良欢 《土壤通报》2004,35(5):570-573
以常规水作和裸地旱作作对照,对覆膜旱作栽培条件下稻田各土层(0~60cm)土壤有效N、P、K和盐分含量变化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水作相比,覆膜旱作稻田10~15cm土层的碱解氮与有效磷含量显著增加,其余差异不大。与裸地旱作相比,覆膜旱作稻田5~15cm土层的碱解氮含量及5~20cm土层的有效磷含量显著增加,其余差异不大。与常规水作和裸地旱作相比,覆膜旱作稻田土壤速效钾含量在20cm以上土层增加明显。当地下水位较高时,覆膜旱作稻田0~5cm表层土壤表现积盐,地下水位较低时表层表现脱盐。  相似文献   
34.
新型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3,4-dimethylpyrazole phosphate,DMPP)对叶菜类蔬菜(如菠菜)硝酸盐的累积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5],但其与氮肥一起造粒形成的新型氮肥在蔬菜上的研究还少有报道.我们以常规氮肥(NH4HCO3,urea,ASN)作对比,就新型含硝化抑制剂氮肥(ASN DMPP)在典型菜地正常施肥条件下对降低小白菜硝酸盐累积及营养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提高蔬菜品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5.
水稻覆膜旱作节水节肥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相似文献   
36.
水稻叶绿素计诊断追氮法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长期定位框栽试验结果表明,本地灌溉籼、粳稻分蘖盛期和幼穗分化期叶绿素计读数(SPAD值)与单位面积叶绿素含量、含氮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SPAD值与产量关系可用二次多项式描述.籼稻分蘖盛期和幼穗分化期的标准SPAD值分别为43.4和44.3,粳稻分别为45.5和46.7.叶绿素计(SPAD-502)测定简易、快速,不受光照条件限制,对样品无破坏性.叶绿素计诊断追氮法可望作为亚热带地区灌溉水稻诊断追氮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37.
在夏秋两季气候条件下对3种氨基酸(谷氨酸、谷氨酰胺、甘氨酸)喷施小白菜硝酸盐积累及营养品质的影响作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夏季和秋季喷施不同氨基酸都能显著提高小白菜的产量,尤以谷氨酰胺为佳,夏季增产幅度更大;同时都显著降低地上部硝酸盐的含量,且以谷氨酸效果较佳而季间稳定;都增加叶绿素、维生素C的含量,也以夏季效果更好;在夏季谷氨酰胺显著提高地上部磷浓度,在秋季谷氨酰胺显著提高氮的浓度,但其他氨基酸效果不太明显;夏季喷施谷氨酰胺、甘氨酸处理可以显著增加钙和铁的浓度,但各氨基酸处理使锌的浓度显著下降,秋季甘氨酸处理使铁浓度增加,甘氨酸和谷氨酸处理使锌浓度增加,但谷氨酰胺、甘氨酸处理使钙浓度下降,谷氨酰胺处理使锌浓度下降。  相似文献   
38.
水稻覆膜旱作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1998~1999年两年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稻覆膜旱作具有明显的节水、节肥效果,其水稻分蘖可持续时间长,分蘖旺盛,有利于增加有效穗数,达到增产效果。同时初步提出了水稻覆膜旱作节水高产的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9.
含硝化抑制剂复合肥对西瓜 黄瓜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含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3,4-dimethylpyrazolephosphate,DMPP)复合肥(ENTEC,12-12-17)对西瓜(CitrulluslanatusM.)、黄瓜(CucumissativusL.)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含DMPP复合肥可以显著提高西瓜、黄瓜产量,与对照(普通复合肥)相比,分别提高6.50%(浙蜜1号)、44.55%(浙蜜2号)、8.40%(津春4号),均达到了显著性水平。西瓜、黄瓜的硝酸盐含量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了2.42%(浙蜜1号)、10.70%(浙蜜2号)、27.44%(津春4号)。西瓜、黄瓜的糖分、可溶性固形物、VC、氨基酸、N等含量都明显提高,从而提高了营养品质。从总的趋势来看,含DMPP复合肥在西瓜浙蜜2号上的施用效果优于浙蜜1号。  相似文献   
40.
铁氮配施对稻米中铁、锌、钙、镁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盆栽试验,探索了叶面喷施硫酸亚铁、氨基酸和尿素籼稻(Oryzasativa L.)“浙农952”糙米中铁积累的效应。及混配喷施铁肥对糙米中锌、钙、镁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不同配比的铁氮混配肥料对糙米中铁、锌、钙、镁和蛋白质的含量有明显不同的影响。喷施0.1%FeSO4·7H2O+0.4%氨基酸+0.2%尿素混配肥(处理8)后,“浙农952”糙米中的铁含量最高。为10.28mg·kg^-1,与对照相比提高了57.67%,达到差异显著水平,同时糙米的锌、钙、镁及蛋白质的含量也分别提高了12.45%、12.77%、5.82%和11.98%,明显改善了稻米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