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7篇
农学   5篇
  47篇
综合类   80篇
农作物   12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51.
控释掺混尿素对水稻产量、品质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田间条件下就控释掺混尿素对水稻产量、品质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等氮全量条件下,水稻产量除CRBU+PU与PU1达到显著水平外,其余均无明显差异。减少30%氮肥用量条件下,控释掺混尿素(70%CRBU)显著减产,控释掺混尿素与尿素配施[70%(CRBU+PU)]无显著差异。CRBU+PU和70%(CRBU+PU)处理的氮肥利用率分别达39.6%和38.1%,差异显著;CRBU和70%CRBU利用率仅为30.9%和24.0%,差异不显著。CRBU+PU,CRBU还可提高稻米粗蛋白、糙米率和经济效益,其中CRBU+PU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52.
周旋  吴良欢  戴锋  董春华 《土壤》2019,51(3):434-441
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生化抑制剂组合(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N-丙基硫代磷酰三胺(NPPT)和2-氯-6-(三氯甲基)吡啶(CP))与施肥模式(一次性施肥和分次施肥)互作对黄泥田稻季田面水和渗漏液氮(N)素浓度动态变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泥田稻季田面水和渗漏液中N素形态分别以NH4+-N和NO–3-N为主。基肥施用后,稻田田面水中NH4+-N和总氮(TN)浓度于第1天达到峰值后降低,第6天分别降为峰值的57.9%~69.1%、41.9%~59.0%(一次性施肥)和29.9%~60.7%、60.9%~69.7%(分次施肥);稻田渗漏液中NO–3-N和TN浓度于第1~3天达到峰值后降低,第6天分别降为峰值的51.4%~56.5%、56.6%~61.6%(一次性施肥)和45.3%~57.5%、51.1%~59.6%(分次施肥)。不同施肥模式下,硝化抑制剂CP会提高田面水NH4+-N浓度,而脲酶抑制剂NBPT/NPPT或配施CP有效抑制脲酶活性,降低田面水NH4+-N峰值;CP显著降低渗漏液NO–3-N浓度,且CP或配施NBPT/NPPT有效抑制硝化作用,降低渗漏液NO–3-N峰值。新型脲酶抑制剂NPPT单独施用及与CP配施的稻田田面水和渗漏液N素浓度动态变化特征与NBPT相似。总之,生化抑制剂与适宜的氮肥运筹相结合更能有效延缓黄泥田中尿素水解,抑制硝化作用,减少N素径流和渗漏损失。  相似文献   
53.
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作为城市绿化树种常会发生叶片黄化现象,既引起树木生长不良,也影响景观的美观度。本试验以张家港市主要街道两旁发生叶片黄化的樟树为研究对象,以叶片颜色正常的樟树为对照,通过采集叶片进行养分含量、SPAD值和酶活性等测定,诊断黄化叶片的营养特征。结果表明:黄化樟树叶片全磷含量比正常樟树的高,而全氮含量、全钾含量、SPAD值、活性铁含量、全铁含量、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含量比正常樟树的低;活性铁与全磷含量之间表现为拮抗作用,活性铁与全氮含量、全钾含量、SPAD值、全铁含量、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含量表现为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54.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水稻秸肥料^15N标记的不均匀性及其对示踪试验结果的影响问题。结果表明,以基肥、分蘖肥、穗肥三种方法进行^15N标记的秸秆,其茎叶及其化学组成间^15N原子百分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秸秆肥料示踪试验的结果,受供试秸秆肥^15N标记不均匀性影响,很可能出现偏高或偏低的情况。  相似文献   
55.
水稻有机营养试验供试无菌苗的筛选和培育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水稻有机营养试验供试无菌苗准备过程中种子灭菌、检菌、无菌苗筛选及培育等技术环节作一探讨。采用本试验方法,水稻种子的灭菌率可达66%以上,发芽率可达81%以上,可为水稻无菌培养试验提供大量符合试验要求的无菌苗。  相似文献   
56.
不同吸硅型植物各器官硅素及氮、磷、钾素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采集浙江省不同生态地区玉米、黄瓜、冬瓜和番茄植株,研究不同吸硅型植物各器官硅含量分布特征及其与大量营养元素氮、磷、钾的关系。结果表明,喜硅植物玉米和不喜硅植物黄瓜、冬瓜不同器官硅含量均分别满足"末端分布规律",即从根到茎叶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喜硅植物根、茎、叶中硅含量显著大于不喜硅植物,且各器官之间差异显著。喜硅植物叶片硅含量最高,种子中硅含量最低,表明大量硅可能以沉淀硅形态积累在茎叶中,导致其向生殖器官的转移受到抑制。不同吸硅型植物氮、磷含量在果实、茎叶中的累积较根中显著提高。喜硅植物各器官氮、钾含量与其硅含量呈一定的相关性,其含量变化呈现叶>茎>根的趋势。且喜硅植物不同器官硅含量受生长环境、土壤有效硅含量影响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57.
我国是世界上的水稻生产大国,水稻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施用氮肥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我国农田氮肥的利用率低,且对环境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有效地提高氮肥利用率,研制高效、无污染的肥料已成为现代农业科学研究的重大课题。金正大硫磺和树脂双层包膜尿素具有长效、可控释的特点,且生产成本较低,是目前在大田作物上推广应用的主要控释肥品种。它可提高氮肥利用率,达到提高作物产量,减少氮肥对环境污染的双赢效果。本试验在田间条件下就控释肥用量及其与普通尿素的掺混比例对水稻产量及其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58.
低钾胁迫对水稻叶片光合功能的影响及其基因型差异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经大量的水培筛选后,选用对低钾胁迫敏感程度差异较明显的3种水稻基因型进行大田试验,探讨低钾胁迫下水稻钾高效基因型的有关生理基础,试验表明:低钾胁迫破坏水稻光合器官,导致叶片净光合速率降低,气孔阻力增加,叶片RuBP羧化酶活性降低,因此低钾胁迫引起水稻大幅度减产.水稻不同基因型对低钾胁迫的抗性存在差异,钾高效基因型  相似文献   
59.
连续覆膜旱作稻氮、磷、钾养分分布特征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长期田间定位试验对自2001年起连续覆膜旱作稻N、P、K养分吸收分布特征及秸秆还田对其影响作了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各器官中籽粒氮磷浓度最高,而钾在茎部最高;氮磷含量主要分布在籽粒,钾主要分布在叶和茎部;秸秆还田提高了植株体内总氮和钾吸收量,而磷稍有降低,具有降低籽粒中氮磷钾的浓度趋势,且它们在籽粒中分配率都有所下降。随着氮肥用量增加,覆膜旱作稻籽粒氮浓度和氮吸收量、以及磷钾吸收量均有所增加,而磷和钾浓度则稍有下降趋势;氮、磷和钾在籽粒中的分配率降低。与常规水作和裸地旱作相比,覆膜旱作一定程度提高了水稻各器官氮浓度以及根茎叶中磷浓度,但籽粒中磷浓度以及各器官中钾浓度差异甚微。覆膜旱作提高了植株总氮、磷和钾含量,籽粒中氮占植株总氮含量比率稍有提高,磷和钾在籽粒中的分配率则稍低于常规水作。  相似文献   
60.
氮营养对干旱逆境下水稻生长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水稻短期干旱胁迫研究表明,与过量供氮及缺氮处理的水稻相比,适度供氮处理水稻在干旱胁迫后其茎叶及根系生长受抑制程度相对较小或仍维持生长;干旱逆境下适度供氮水稻叶片的POD酶活性和CAT酶活性上升,但高氮处理水稻叶片保护酶活性下降,缺氮则会加剧水稻叶片膜脂过氧化。因此,适宜的供氮水平对干旱逆境下水稻维持生长及增强抗氧化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