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2篇
  23篇
综合类   223篇
农作物   3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1.
茶树的叶片是为茶树生长、发育提供同化产物和能量的主要器官,为整个植株的代谢源。但是,叶片的生长从芽原茎分化、芽的形成、萌发以及幼叶的生长,这一活动过程中所需要的同化物还需由成熟叶成其它营养器官中输入。这个输入过程,从代谢的角度来分析又是代谢库。只有当叶片完成上述的生长过程后,才逐渐地转为同化产物的输出,转化为代谢源。所以,茶树叶片的生长过程存在着同化产物的代谢库与代谢源的变化过程。同样,作为叶片着  相似文献   
52.
烤前灌溉对不同成熟度烟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烤前烟田灌溉对不同成熟度烟叶含水量的影响,以及不同含水量烟叶烤后的外观和内在质量的差异.结果表明,烤前烟田灌水,能有效提高调制后烟叶的上等烟比例及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降低总氮、烟碱含量,使调制后烟叶化学成分趋于协调,品质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53.
近年来,核素示踪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农业,对农业领域的研究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综述了核素示踪技术在烟草N,P,K,Cl及其它中微量营养元素研究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54.
为了弄清不同烤烟品种腺毛密度与腺毛分泌物含量的关系,对10个烤烟品种在成熟过程中的腺毛密度进行了统计,采用气相色谱定量检测了叶面分泌物中主要致香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烤烟品种的叶面分泌物组分中,以西柏三烯二醇的含量最高,是其最主要的成分;烤烟各品种间及各品种在成熟过程的不同时期的叶面分泌能力不同;随着烟叶的成熟腺毛数量逐渐减少,叶面分泌物含量逐渐增加;叶片腺毛数量与分泌物中主要致香成分含量之间并不一定正相关,腺毛自身分泌能力的强弱是影响表面致香成分含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55.
烤烟(Nicotiana tabacum)总植物碱的时空变异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以2003~2005年我国烤烟(Nicotiana tabacum)主产省份C3F、B2F、X2F3个等级烟叶中的总植物碱含量为研究对象,研究总植物碱含量各等级年度间变化情况,利用地统计与GIS技术结合的方法研究区域内总植物碱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各等级烟叶总植物碱含量年度间空间分布特征相似,均呈由北向南和由东向西方向递增的趋势,且有逐年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56.
基追肥比例对烤烟生长及产质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控制总施氮量及N,P,K比例的前提下,研究不同追肥量及追肥次数对稻田烤烟干物质积累及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间干物质积累量差异主要出现于烤烟生长的中后期.移栽后45~60 d为全株干物质积累高峰,此期根和叶干物质积累速度都随追肥比例升高而升高.移栽后60~75 d茎的干物质积累速度快于根和叶,各处理茎干物质积累速度在不同生育期内均表现出高追肥比例处理高于低追肥比例处理.各处理烤后烟叶烟碱、总糖含量有随追肥比例上升而增加的趋势.评吸结果以C处理最好,随着追肥比例增加烟叶的香气量、劲头、刺激性都有所增加.C处理生物学性状和经济性状都优于其它处理,且化学成分协调.故在该年度气候条件下,C处理是最适宜大理稻田烤烟生产的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57.
60Co-γ辐照对烟梗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60Co-γ辐照技术,研究了0,60,140,500,1200,2000和4000kGy不同辐照剂量对烟梗化学成分的影响。采用常规化学分析定量方法,分析不同辐照剂量处理后烟梗的水溶性总糖、还原性糖、多酚、总氮、烟碱、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辐照剂量处理后烟梗中的水溶性总糖含量明显增加,提高了8.4%~87.1%,除60kGy剂量外,其余各辐照剂量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辐照组多酚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而烟梗中还原性糖、总氮、烟碱及氨基酸的含量辐照前后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8.
烟叶成熟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叶成熟度是影响烟叶品质的主要因素,反映了烟叶内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和比例,极大地影响着烟叶的色、香、味,以及化学性质、物理性状、吸食质量、使用价值等,是保证和提高烤后烟叶品质和外观质量的前提,是当前烟草科研的重点领域。综述了烟叶成熟度的判别方法和不同成熟度对烟叶的化学品质及对烟叶的组织结构和生理生化的影响,不同农艺措施对烟叶成熟度的影响,并对我国烟叶成熟度研究方面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9.
不同纬度烟区烤烟叶中主要非挥发性有机酸的研究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28  
为了探明不同纬度烟区烤烟中的多元有机酸和高级脂肪酸的差异及其对烤烟香气风格的影响,以中国不同纬度烟区C3F烤烟叶为材料,进行了多元有机酸、高级脂肪酸及糖酸比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低纬度产区烤烟中的苹果酸、柠檬酸和总有机酸显著低于中纬度产区和高纬度产区;低纬度产区和高纬度产区烤烟中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及还原糖含量均显著高于中纬度产区,烤烟中还原糖与多元有机酸总量的比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生态环境对烤烟中的还原糖及其转化产物多元有机酸的影响以及不同烟区烤烟的香气风格。  相似文献   
60.
应用两阶段聚类法对云南省大理州14个主栽烤烟品种C3F和C3L 2个等级的中部烟叶外观质量进行聚类分析,并应用多元方差分析对聚类效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产地和品种对烤烟外观质量的影响较小,并将100 个烤烟样品外观质量分为3 个类型;明确了各类型烟叶外观质量的重要性状、变异特点和类型间的分类特性;其聚类分析结果与烤烟外观质量的实际表现相吻合,因而两阶段聚类分类结果客观、合理、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