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3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3篇
  10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根据已报道的建兰花叶病毒(Cymbidium mosaic virus,CyMV)基因组序列设计PCR引物,采集广东省顺德等地墨兰(Cymbidiumsinense,car.margicoloratum)和文心兰(Oncidium sp.)表现病毒病症状的兰株,抽提病叶组织总RNA,经RT-PCR反应在约70%的样品中获得预期大小的DNA扩增产物,并对其中来自不同品种的3个扩增产物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所获得的核苷酸序列与世界各地已报道的CyMV外壳蛋白(CP)基因序列高度同源,据此将RT-PCR反应呈阳性的病样病原鉴定为CyMV。通过对CyMVCP基因序列进行进化树分析,表明CyMV的多样性可能起因于其广泛的地理分布,而不是起因于寄主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2.
针对食葵机械化收获水平低、损失大、含杂率高及籽粒破损严重等现状,该研究根据成熟期食葵生物特性,在传统联合收获机结构基础上设计一种4KHZ-330型食葵联合收获机,在割台上增设脱粒装置实现葵盘在割台上脱分,可有效缩短葵盘输送路径,提高清选质量。首先阐述食葵联合收获机的总体设计方案及动力传动模式,并对割脱一体式割台、割台升降机构、清选装置及气力输送装置等关键部件进行设计,确定相关参数。机具配套动力113 kW,工作幅宽为3300 mm,可一次完成食葵切割、脱粒、输送、清选、集籽、集草及卸载等工序。田间试验表明,收获机在低、中、高3种工作档位下,总损失率均低于4.0%,籽粒含杂率均低于5.0%,籽粒破损率均低于2.0%,生产率为0.40~0.85 hm2/h,作业性能指标满足食葵机械化收获标准。作业过程中收获机各关键部件之间运动协调关系平稳,食葵喂入顺畅,工作效率高,可以作为食葵联合收获机使用。  相似文献   
113.
文章对适用丘陵山地地形的烟秆收割机进行研究设计与开发。借助CATIA软件进行数模设计、功能仿真以及结构分析优化等前期理论准备,通过样机制作及结合入田实验,不断优化样机结构。该机有效填补了烟秆清除环节的机械空白,为福建省农机装备供给的全面性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14.
为提高食葵联合收获机清选系统适应性和作业性能,该研究基于食葵脱出物物料特性,分析了圆筒清选筛筛孔尺寸、筛体安装倾角范围、助流螺旋叶片结构参数和圆筒筛转速范围,借助EDEM探究了筛体内物料运动特性及籽粒透筛特性。以“葵花363”为对象进行台架试验,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了筛体安装倾角、圆筒筛转速及喂入量对清选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各因素优选区间。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以清洁率和损失率为评价指标开展正交试验,通过综合评分法分析得出影响圆筒筛清选效果的主次因素顺序为筛体安装倾角、圆筒筛转速、喂入量;清选装置较优参数组合为喂入量0.6 kg/s,筛网安装倾角3°,转速25 r/min,清洁率为98.92%,损失率为1.97%。以优化参数进行田间试验,清洁率为96.53%,损失率为2.08%,较风扇振动筛的清洁率提升3.32个百分点,损失率减少4.11个百分点。研究结果可为食葵机械化收获清选装置的结构设计和优化改进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5.
2017年我国首次发现类NADC34 PRRSV,该类病毒属于L1A (Sublineage1.5)亚型。近年来,新发类NADC34 PRRSV在我国不断变异,已经成为危害我国养猪业重要的PRRSV亚型。为了确定新发类NADC34 PRRSV的流行特征,本研究从2021年~2023年37份新发类NADC34 PRRSV阳性病料样品中选择4份样品经PCR分段扩增PRRSV全基因组序列并测序,利用Seq Man软件拼接,获得了4株完整的PRRSV全基因组序列,相应的病毒分别命名为TZJ2165、TZJ2451、TZJ2756、WK621株。下载GenBank中所有中国类NADC34 PRRSV和美国L1C变异株的ORF5基因及NSP2基因序列,利用MEGA7.0构建上述PRRSV ORF5基因序列的遗传进化树,分析其遗传变异情况。利用Megalign软件分析各分支内ORF5基因序列的相似性,以及新发类NADC34 PRRSV NSP2氨基酸序列,分析其是否存在一致的氨基酸缺失特征。根据PRRSV ORF5基因的限制性片段多态性(RFLP)分类方法,对新发类NADC34 PRRSV的ORF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