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3篇
林业   8篇
农学   7篇
  19篇
综合类   25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观赏草坪植物马蹄金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蹄金是亚热带地区建植休闲和观赏草坪的优良暖季型草坪草。本文从马蹄金的形态特征、抗逆性、药用价值、野生种质资源研究以及草坪建植与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概述。马蹄金作为草坪草具有较强的抗性和耐粗放管理等特性,可广泛应用于绿地草坪、高速公路边坡草坪与水土保持草坪等,具有多功能效用。  相似文献   
72.
大别山5种黄精属植物叶表皮的初步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光镜初步比较研究了大别山区八居群5种黄精属(Polygonatum)植物的叶表皮特征.结果显示,表皮细胞形状、气孔器类型与分布等特征,在黄精属的各种植物之间、同种植物的不同种群、同一种群的不同生境以及同一株植物的不同着生部位的叶上,具有较高一致性.表皮细胞大小和垂周壁的式样、气孔大小、气孔密度、气孔指数等特征在各种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可以作为本属种间分类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3.
春花胡枝子黄酮的提取及其抗氧化能力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70%的乙醇为提取剂可从春花胡枝子叶粉中提取到含黄酮28.7%的粗黄酮。经AB-8型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可得黄酮含量78.15%精制黄酮。体外抗氧化性实验表明,春花胡枝子黄酮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有较强的清除作用,清除作用随黄酮添加量的增大而增大,精制黄酮的清除作用大于粗黄酮;添加一定剂量春花胡枝子黄酮能明显降低猪油的POV值,但低于PG;复配实验表明,春花胡枝子黄酮对PG无增效作用。作为天然的抗氧化剂,春花胡枝子黄酮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74.
短期围栏封育对红松洼自然保护区群落数量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红松洼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对短期围栏封育的响应,以当地草原植被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法对封育区和放牧区植被生长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围栏内外植物群落的基本组成未发生明显变化,围栏内外均以披针叶苔草(Carex lanceolata)、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和裂叶蒿(Artemisia tanacetifolia)等植物为优势种,围栏封育措施提高了草地群落高度、密度和地上生物量.围栏内外物种丰富度指数S、优势度指数DS、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P差异不显著.围栏封育2年植物群落的相似性系数和Cody指数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围栏内外群落具有较高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75.
采用Hoagland营养液加不同浓度梯度的锌培养水花生植株,研究了锌对水花生的生长特性和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表明,低浓度锌(10 mg/L),水花生植株外伤症状为轻度伤害;当锌浓度<50 mg/L时,植物细胞内的SOD、POD、CAT酶活性均有所升高.而随着锌浓度增加,可造成植株生长缓慢、生物量下降;叶片色素下降;水花生体内活性氧清除系统中SOD、POD、CAT三种酶平衡被破坏,不能有效阻止O2和H2O2的积累,细胞膜透性增大、MDA含量高度积累,从而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代谢,使之出现毒害症状.  相似文献   
76.
【目的】分析安徽省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坡种子植物区以及植物多样性,为该区植物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对牯牛降北坡植被垂直带进行样地调查并划分植物区系,分析不同海拔梯度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结果】保护区种子植物丰富,区系起源古老,地理成分复杂;共有种子植物145科687属1 414种(含种下分类单位);科属的优势现象明显,属的组成相对较为分散,寡种属和单种属占总属数的94.32%;植物分布区类型表现出从亚热带到温带过渡的区系特点;牯牛降北坡植被垂直带谱为海拔800 m以下为常绿阔叶林,800~1 100 m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1 100~1 300 m为落叶阔叶林,300~1 500 m为针阔叶混交林,海拔1 500 m以上为黄山松针叶林;随海拔升高,植被类型表现为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向暖温带落叶阔叶林过渡;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大致表现出沿海拔升高而降低的趋势;受冰川影响,南坡海拔高差大,地势陡峭,土壤层薄,因而在相同海拔条件下,北坡的物种丰富度往往大于南坡。【结论】该保护区北坡具有很高的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物种多样性随海拔升高而下降,最大的物种多样性出现在中海拔地带。对牯牛降保护区北坡进行植被监测时,应以大样地为主要监测方法,以海拔700~1 000 m的落叶阔叶林作为主要监测对象。对北坡科普、旅游区域需进行全面系统的环境承载力和环境影响评估,建立完善生态旅游规划体系,并依照自然景观进行合理布局。  相似文献   
77.
为了探索适合鸭儿芹幼苗生长的营养液浓度,分别研究了6种山崎营养液浓度(1/12s、1/10s、1/8s、1/4s、1/2s和1s)对鸭儿芹幼苗生长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8s浓度下,鸭儿芹幼苗的各生长因子(株高、单株叶面积、茎粗、地上部鲜重、干重,地下部鲜重、干重,株鲜重、干重)均达到最大。壮苗指标随着营养液浓度的增大出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在1/8s浓度下亦达到最大,且显著高于其它处理(P 0. 05)。在1/12s~1/8s的浓度变化下,随着营养液浓度的增大,POD、CAT以及SOD活性在逐渐上升,MDA含量在逐渐降低,而在1/8s~1s的浓度变化下,随着营养液浓度的增大,POD、CAT以及SOD活性在逐渐降低,MDA含量在逐渐上升,在1/8s浓度下POD、CAT以及SOD活性达到最大,MDA含量达到最小。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总量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1/8s浓度下均达到最大。1/4s~1s浓度,初始荧光(Fo)值均高于1/12s~1/10s处理,而最大荧光(Fm)、PSⅡ的潜在活性(Fv/Fo)、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值分别低于1/12s~1/10s处理;1/8s浓度的Fo值达到最小,而Fm、Fv/Fo、Fv/Fm值达到最大。实验表明了营养液浓度对鸭儿芹幼苗具有双重作用,即低浓度下随浓度的升高,营养胁迫逐渐减低,促进幼苗生长;高浓度下随浓度的升高,营养胁迫逐渐增强,抑制幼苗生长。结果得出,采用1/8浓度的山崎配方是鸭儿芹幼苗生长的最适营养液浓度。  相似文献   
78.
通过对校园药用植物的实地调查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整理出安徽师范大学校园内药用植物的生境、种类、药用部位及功效.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安师大校园内有229种药用植物,隶属96科181属;其中蕨类植物7种,裸子植物11种,被子植物208种.调查结果为植物学及相关学科的教学与科学研究、校园建设的合理规划等提供了科学资料.  相似文献   
79.
以芦竹为供试植物,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在铜、锌复合胁迫下,芦竹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对铜锌吸收积累的规律和4种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低复合浓度Cu2+为100mg/kg,Zn2+为100mg/kg时,芦竹植株开始出现伤害症状;随铜、锌复合浓度的增大,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不断下降,CAT和S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POD活性持续下降,MDA和脯氨酸含量及细胞质膜透性均随铜锌复合浓度的增加而上升;根部是重金属累积的主要部位,芦竹中重金属铜、锌含量的分布规律均为根(地下部分)茎、叶(地上部分),根和地上部分的Cu、Zn累积浓度随着Cu、Zn添加浓度的升高不断上升;低浓度Cu2+为100mg/kg,Zn2+为100mg/kg对土壤中蔗糖酶的活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复合浓度达到Cu2+为200mg/kg,Zn2+为200mg/kg后,蔗糖酶的活性随复合浓度的上升呈下降趋势,其余3种酶的活性始终随复合浓度的升高而降低。研究表明,芦竹对铜锌复合污染土壤具有一定耐受力。  相似文献   
80.
董蓓  周嘉文  詹娟  程新峰  周通  王雨阳  周守标  吴龙华 《土壤》2022,54(6):1240-1246
酸性土壤上易产生铝(Al)毒害作用,缓解Al毒对于污染土壤上超积累植物的生长及重金属有效削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比较了不同措施对镉(Cd)超积累植物伴矿景天的Al胁迫缓解作用,结果发现:① 在水培条件下,锌添加可促进了Al胁迫下伴矿景天根表Cd2+吸收速率,而添加氯化钙或柠檬酸没有显著的缓解作用;② 在盆栽试验条件下,添加石灰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pH,促进了伴矿景天生长和地上部对Cd的吸收,但添加生物质炭或柠檬酸没有显著缓解Al毒对伴矿景天生长和Cd吸收的抑制,添加柠檬酸反而加剧了土壤酸化,提高了土壤Al的活性;③在伴矿景天与荞麦间作条件下,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土壤的Al活性,在合适的种植密度下并未显著影响伴矿景天单株地上部Cd吸收量。综上,酸性土壤上耐Al作物与修复植物间作、结合添加改良剂调控Al毒,能够不显著降低土壤Cd的有效性和修复植物的Cd吸收,进而实现污染土壤的边生产边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