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48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利用过氧化酶标记的抗 SFV-CMcAb 建立的 ELISA竞争法对5份未吃初乳仔猪血清和79份注射疫苗前后不同时期的猪血清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法具有特异、敏感、快速、简便等特点.哺乳仔猪注射疫苗前血清中母源抗体在 McAb ELISA 竞争法测定中的抑制率为55.8%.而注射疫苗15天后血清抑制率均为65.0%以上,这与HRP-SPA-ELISA 检测结果呈显著正相关(r=0.9890P<0.01).以此方法检测猪瘟病毒抗体可正确反映疫苗注射后产生的抗体应答和猪群的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22.
猪囊虫病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从猪带绦虫六钩蚴cDNA文库中筛选目的基因并进行克隆表达,重组抗原用血清学方法和猪体免疫试验进行鉴定,筛选保护性抗原基因。将具有免疫保护作用的重组抗原纯化,并与免疫刺激复合物佐剂结合,制成猪囊虫病基因工程疫苗。对工程菌的培养发酵、重组抗原的下游纯化及疫苗的配制、疫苗的中间试制进行了研究,确定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生产工艺。应用昆明小鼠建立了猪囊虫病的实验动物模型,应用该模型进行上述疫苗的免疫预防试验,免疫1次和2次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96.9%和98.4%。本动物的免疫预防试验显示,疫苗安全性好,免疫保护率达92.2%,且免疫组发现的囊虫多数已死亡。在流行区进行了田间和区域试验。免疫猪未有不良反应,囊虫感染率分别由20%降为1.1%和5.4%降为0.21%。用该疫苗对人工感染的囊虫病猪进行免疫治疗,发现在感染早期的治疗效果较好。免疫动物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检测结果显示,该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时间早、持续时间长、效价高;可显著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及E-RFC和Ea-RFC细胞、ANAE^ 细胞和粗粒型ANAE^ 细胞、抑制/杀伤性T细胞亚群的数量。以上结果表明,用大肠杆菌表达的重组抗原制备的猪囊虫病基因工程疫苗安全、高效,且成本低廉,可规模化生产,有成为预防猪囊虫病的一种新型生物制剂。  相似文献   
23.
用DIG-标记核酸探针鉴定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DIG-标记IBDVcDNA探针进行斑点杂交试验鉴定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实验结果证明,该探针能与试验的10株IBDV的RNA发生限性杂交反应,结果清晰稳定,无非特异性反应。本试验是一种新的敏感的IBDV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24.
用本试验建立的抗鸡病毒性关节炎(AVA)抗体的间接 ELISA 方法检测了实验感染 AVA 病毒(AVAV)的鸡血清、自然感染鸡血清及 IBD,ND 和 MD 病鸡血清,证明其具有较高特异性.通过对鸡实验感染 AVAV 后不同时期的检测表明.间接 ELISA 可在感染后6天检出血清特异性抗体,且不同时期检出率均高于 AGID 法,并可在2小时内报告试验结果.适用于 AVAV 抗体的常规检测.用该法对来自南京、海宁、长春等地鸡场的162份血清进行检测,阳性率为10.5%.  相似文献   
25.
将鸡病毒性关节炎病毒(AVAV)鸡胚毒J─1株适应于鸡胚细胞和Vero细胞,经连续传代,通过40.5℃、37℃、32℃的交替升降培养温度培养,筛选出1株毒力较弱的克隆株,该克隆株蚀斑大小为2.7~3.1mm。以105.725TCID50注射于1日龄敏感雏鸡的足掌皮下和以104.725~106.725TCID50注射于1日龄敏感雏鸡胸部肌肉内,对雏鸡无致病性。该克隆株在敏感雏鸡内连传3代,无毒力返强现象。这一结果表明,本试验筛选出的AVAV弱毒株对雏鸡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26.
猪瘟免疫程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RP—SPA—ELISA方法,在同一猪场相同的饲养条件下,对5种常用猪瘟免疫程序免疫后不同时间的猪瘟免疫抗体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超前免疫,1月龄1次免疫,2月龄1次免疫和1月龄、2月龄2次免疫猪均有良好的免疫应答,90日龄检测80倍稀释血清的ELISA OD值均在0.30以上(0.31~0.48),120~240日龄血清ELISA抗体一直保持在较高水乎(OD值0.42~0.66);而超前、2月龄2次免疫猪的免疫应答明显低于前4种免疫程序,120日龄时的ELISA OD值仅为0.25,此后上升也较缓慢,至240日龄时才达0.43.根据本研究结果,综合过去的报道,建议在“猪瘟控制地区”采用1月龄1次免疫或2月龄1次免疫,在“猪瘟未控制地区”采用1月龄1次免疫或超前免疫.  相似文献   
27.
囊虫病循环抗原检测用于疗效考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对 15头囊虫病猪和 15例囊虫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循环抗原 (CA)的变化情况作了观察。用吡喹酮治疗囊虫病猪 15头 ,经剖检证实治愈 13头 ,其中 10头在治疗后 15 d血清中 CA的衰减幅度大于 2 ,治疗 30 d后 13头猪血清 CA的衰减幅度大于 2 (其中 3头猪 CA转阴 ) ,治疗 6 0 d后 CA转阴猪达 10头 ;未治愈的 2头病猪 ,CA一直变化不大。用丙硫咪唑治疗囊虫病患者 15例 ,其中 9例经 1个疗程治愈 ,治疗后 30 d CA的衰减幅度大于 2 ,治疗 6 0 d后 CA全部转阴 ;3例经 2个疗程治愈 ,6 0 d后 CA的衰减幅度大于 2 ,1例转阴 ;2例经 3个疗程治愈 ,治疗 90 d后 CA的衰减幅度大于 2 ;1例严重感染的患者经 6个疗程治疗未治愈 ,其血清中 CA的衰减幅度小于 2。以上结果表明 ,血清 CA的光密度 (D值 )变化能准确反应囊虫在患者体内的生存状态 ,治疗前后 CA的衰减幅度大于 2或 CA消失可作为囊虫病治愈的考核依据。  相似文献   
28.
原核表达的兔出血症病毒衣壳蛋白对兔的免疫保护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检验大肠杆菌表达的兔出血症病毒(RHDV)衣壳蛋白(VP60)对兔的免疫保护效果,将34只清洁兔随机分成3组:单用免疫佐剂对照组(8只)、单用重组VP60组(8只)和重组VP60加免疫佐剂组(18只),分别经皮下注射,VP60的免疫剂量为每只每次400 μg,免疫2次,间隔7 d。在第2次免疫7 d后,VP60加免疫佐剂组的兔血清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单用VP60免疫组(ELISA 1∶64 000 对比1∶4 000 / HI 1∶128 对比1∶16),表明免疫佐剂可明显加速重组VP60诱导抗体产生的进程,用RHDV NJ85强毒攻击,免疫佐剂对照组与单用VP60免疫组的实验兔均全部死亡(8/8和8/8),VP60加免疫佐剂组均全部存活,保护率为100%(18/18)。用RHDV血凝试验(HA)检测,死亡兔的肝脏组织液HA效价大于1∶512,而存活兔的肝脏组织液HA效价小于1∶2,肝脏组织触(涂)片检查和细菌培养均为阴性,证明病死兔系RHDV感染所致。用RHD重组亚单位疫苗在养兔场进行800只兔的田间免疫试验,安全有效,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对重组菌进行冻存、复苏、培养、诱导表达和质粒酶切分析,证明VP60基因在宿主菌内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29.
应用HRP-SPA-ELISA标准化的猪瘟免疫监测包,对873头猪瘟免疫猪的抗体进行现场检测。检测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后,所显示的抗体动态与实验免疫猪血清的抗体动态基本一致:注苗后90~119天抗体效价达到高峰,以后开始下降。实践表明,监测包对群体猪瘟抗体的监测,具有敏感、特异、简便、快速的特点,极有希望成为大面积推广的猪瘟免疫监测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0.
牛腹腔指状丝虫(Setaria digitata)可引起马脑脊髓丝虫病中华按蚊是其中间宿主。成虫寄生在黄牛腹腔,幼虫在蚊体胸肌内发育为感染期幼虫后,经蚊虫传播至马体,侵入马的脑脊髓组织内,造成中枢神经实质的机械性损伤,引起以后躯麻痹为主要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