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篇
农学   19篇
  5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33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采用不完全正交设计方法,研究了庆安县水稻主产区黑土和草甸黑土水稻高产优质适宜的氮磷钾用量.试验结果表明,在中低产条件下,庆安县水稻氮磷钾适宜用量为:N 100~150 kg·hm-2、P2O5 60~90 kg·hm-2、K2O 75~125 kg·hm-2,氮磷钾适宜比例为1.7 ∶ 1 ∶ 1.3.在高产条件下,水稻氮磷钾适宜用量为:N100~200 kg·hm-2、P2O5 60~90 kg·hm-2、K2O 75~125 kg·hm-2,氮磷钾适宜比例为2.5∶1∶1.3.从产量和品质两个方面综合考虑,庆安县水稻施肥氮、磷、钾的适宜用量为N 100~150 kg·hm-2,P2O5 60~90 kg·hm-2,K2O 75~125 kg·hm-2为宜,过高或过低对产量和品质均有显著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42.
甜菜糖业是我国食糖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几经波折,进行了较大地改革和重组,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新世纪伊始,我国成功地加入了WTO,这既给我们提供了无限的商机,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国的甜菜糖业如何及时应对新形势、新环境,在国际市场的大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是当前我们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本文根据我国甜菜糖业行业的实际,从制糖工业、原料生产及相关领域的科研水平和实力等方面分析了入世后面临的问题,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43.
通过对6号和10号两个甜菜品种在不同营养条件下内源磷酸酶和外源磷酸酶活性研究,得出甜菜根际酸碱度的变化对根的内源3种磷酸酶(酸性、中性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甜菜向根际分泌的磷酸酶的种类和量受根际pH值的影响程度因品种而异,品种间对生长介质中酸碱反应的适应能力也不同。所以。找出最佳的磷酸酶分泌pH值对甜菜生产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4.
钾对甜菜品质和抗逆性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5.
还原糖是光合作用的最初产物,是植株碳架的最基本结构单元,其含量的高低能反映出碳代谢的旺盛与否。对以蔗糖为主要贮存形式的糖甜菜来说是个重要的生理指标。 还原糖的测定方法很多,其中砷钼酸还原比色法操作简单,适合大批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46.
氮是甜菜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最重要的营养元素之一,要获得最高的产量,甜菜需N量可达252kg/ha,而耕作土壤的供氮量几乎都小于63kg/ha,故需以肥料形式加以补充。在甜菜生产中,氮素营养问题主要是氮肥的施用技术问题。长期以来,国内外许多土壤农化工作者,为了提高甜菜产质量,在甜菜氮素营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本文仅就此作简要综述。甜菜氮素营养的应用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47.
中国甜菜产质量主要养分限制因子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中国甜菜种植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华北3个生态区,为探明当前甜菜生产上块根产量和含糖量的主要养分限制因子,分别在3个甜菜产区,通过设置缺素处理,进行了2年23个点的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在东北区氮磷对产量限制显著(P<0.05),硼对产量和钾对含糖的限制作用在所有试验区域均有不同程度表现,甜菜产质量主要限制因子的顺序依次为N>P>K>B>Zn。在西北区氮和硼是产量的最主要限制因子,缺乏后减产效果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各元素对产质量的限制依次为N>B>P>K>Zn。华北区5种元素对甜菜产量的限制作用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其中氮的作用最大,其他4种元素的作用接近,锌对含糖的限制作用达到显著水平(P<0.05),各因子对甜菜产质量的限制依次为N>Zn>B>P>K。  相似文献   
48.
苗龄及pH值对不同基因型甜菜根际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建朝  韩晓日 《作物学报》2005,31(3):368-373
采用无菌液培法在甜菜生长的幼苗期进行了根系内源和分泌到根际的磷酸酶的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甜菜内源和分泌到根际的磷酸酶可同时存在酸性、中性和碱性3种形态。随着苗龄的变化,不同品种的内源和根际的3种磷酸酶活性变化各异,但在20 d后均明显下降。生长介质中的酸碱反应对甜菜根系各种内源磷酸酶的分泌具有明显的调  相似文献   
49.
采用SPAD仪进行甜菜氮素营养诊断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研究甜菜大田栽培及生产过程中氮素的营养状态,以便及时补充氮素亏缺,使用SPAD-502仪(soil plant analysis development)测定了甜菜叶片不同叶位和叶序的SPAD值,发现SPAD值的分布特点及其规律性,建立了基于SPAD值的氮素营养快速诊断方法。试验设计了室内盆栽及田间试验,对不同基因型、不同发育阶段甜菜叶片不同叶位叶序的SPAD值进行测定,统计并分析SPAD值与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及植株全氮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甜菜叶片SPAD值在不同叶位及叶序上有差异,其中叶片尖部SPAD最大值出现的次数与叶片侧缘部和叶片基部相比较有较明显优势,施氮及不施氮处理均达到50%以上;4~6片真叶期后最高叶片SPAD值与测得的同株叶片的SPAD值有较显著的相关性,所以最高叶片的叶片尖部可作为甜菜叶片SPAD值的最适测定部位;增加施氮量能提高叶片SPAD值;不同品种间叶片SPAD值也有差异;SPAD值与不同发育阶段甜菜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以及植株全氮含量分别建立线性方程,拟合后发现叶片SPAD值和总叶绿素含量之间为极显著相关,与植株含氮量之间为相关性显著。因此,利用叶片SPAD值可实时监测甜菜生长与光合效应,进行氮素营养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50.
为揭示施肥对甜菜生长季节黑土氮形态动态变化规律,采用不同施肥处理研究甜菜生长季(5—9 月)东北黑土0~90 cm无机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和有机氮各组分(酸解总氮、氨态氮、氨基糖态氮、氨基酸态氮、酸解未知态氮及非酸解态氮)时空动态变异特征。结果表明,施肥处理在甜菜生育前期(5—7 月)对铵态氮和硝态氮时空变化有显著影响。土壤硝态氮主要分布在0~50 cm 且含量高于铵态氮,相比无肥有作物对照(CK2),施氮肥处理在甜菜幼苗期增加了土壤0~30 cm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同时增加块根糖分增长期(7 月)土壤0~70 cm硝态氮的消耗。与不施氮相比,施氮肥可以增加0~30 cm土壤酸解总氮、氨态氮和氨基酸态氮的含量。土壤酸解总氮、氨态氮和氨基酸态氮含量在0~90 cm呈明显递减的空间梯度变化,但施氮肥处理可以平衡0~50 cm土壤氨基酸含量;土壤氨态氮随着甜菜生育时期进行呈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规律;土壤氨基糖态氮含量时空变化不显著;土壤未知态氮含量随时间变化与氨态氮、氨基糖态氮和氨基酸态氮含量变化趋势相反;施氮肥处理(N120)和无作物对照(CK1)土壤非酸解态氮在甜菜生长后期(7—9 月)均出现深层残留。有机氮各组分含量(除氨基糖态氮和氨基酸态氮外)随甜菜生育进程遵循三次曲线方程的分布规律;甜菜生长过程中,土壤酸解有机氮组分中的氨态氮和氨基酸态氮为无机氮主要贡献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