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篇
农学   19篇
  5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33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摘 要:土壤中除无机氮外,有机态氮也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营养来源。为探明不同基因型甜菜对根际土壤有机氮吸收利用以及有机氮组分在根际的空间分布情况,分别选取对土壤有机氮吸收效率高、低的品种各1个,采用Kuchenbuch-周氏微型盆及田间网袋法,研究了甜菜苗期及大田全生育期根际土壤有机氮各组分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土壤氮矿化及各组分在根际空间分布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2周苗龄的甜菜根际土壤有机氮各组分含量高低顺序为:酸解总氮(ATN,acidolysis total nitrogen)>氨基酸态氮(AAN,amino acid nitrogen)>氨态氮(AN,ammonia nitrogen)>氨基糖态氮(ASN,amino sugar nitrogen)。其中AAN和AN在根际形成明显的耗竭面,即距离根表越远含量越高,在距根表15 mm时达到最高值,随后的变化渐趋平稳,其分布规律可用方程Y=Y0+Aln(X)拟合;ASN含量较低,随根际距离远近变化不显著;不同基因型甜菜对根际有机氮的耗竭能力各异,有机氮吸收效率高的品种均高于低的品种。田间自然条件下,甜菜根际土壤中的ATN、AAN及AN的含量在苗期增长最快,随后缓慢上升并逐渐趋于恒定。室内及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氮处理后土壤有机氮的矿化量低于未施氮处理,其中有机氮吸收效率高的品种根际土壤有机氮的矿化量高于低的品种。  相似文献   
52.
为了解中国甜菜在硼素方面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本文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英文文献,采用文献计量法,对发表的我国甜菜硼素营养相关论文进行梳理,并对其文献数量、研究机构、来源期刊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符合要求文献共84篇,研究机构多位于黑龙江及新疆等地,其中黑龙江大学发文量最多,占比23.81%.刊发该领...  相似文献   
53.
不同缺硼处理对甜菜苗期叶片生长及光合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探讨不同缺硼胁迫处理对甜菜叶片生长发育及光合性能的影响,为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以甜菜品种‘H004’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试验方法,设定硼浓度0 (B1)、0.5 (B2)、5 (B3) μmol/L为缺硼处理,以硼浓度50 (B4) μmol/L为正常硼浓度对照,于胁迫后21天对甜菜幼苗叶片形态参数及光合性能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缺硼胁迫对甜菜叶片的生长发育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缺硼胁迫程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具体表现为:缺硼显著降低了叶片面积、叶片鲜重和干重,增加了叶片厚度、叶色值;使叶片叶绿素a和叶绿素b分别比对照降低了22.3%~51.5%、23.3%~42.3%;光合参数在缺硼处理时较对照下降了0.6%~28.4%。相关分析表明,缺硼胁迫下叶面积与光合色素、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的相关性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综上,缺硼胁迫影响了植株叶片形态、抑制了光合色素的形成,降低叶片光合特性,进而阻碍了甜菜幼苗叶片生物量积累,导致叶片的生长发育异常。  相似文献   
54.
为探究甜菜幼苗对硼毒害的响应,采用水培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硼浓度(0.05、0.25、0.50、2.50、5.00 mmol·L-1 H3BO3)条件下,高硼胁迫对甜菜幼苗叶片光合性能、渗透物质调节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硼胁迫影响甜菜幼苗生长发育进程,硼处理第15~20 d时对幼苗影响最大。随着硼浓度的增加,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净光合速率与叶绿素含量规律表现一致,叶绿素a/b在0.50 mmol·L-1时达到最大值;果糖及淀粉含量在高硼胁迫下增加,在2.50 mmol·L-1时与对照相比均差异显著,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14.5%、78.2%。蔗糖含量显著下降,与对照相比降低了31.8%~54.1%;当硼浓度达到0.50 mmol·L-1时,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含量显著增加。染色观察发现,随着硼浓度的增加,叶片中超氧阴离子与过氧化氢积累也逐渐增加,均在5.00 mmol·L-1时累积最严重。研究表明,硼毒害使甜菜叶片光合能力下降,阻碍光合产物的运输,细胞内活性氧大量积累,对细胞产生氧化胁迫,进而抑制甜菜植株生长。本试验条件下,硼浓度0.50 mmol·L-1可以作为甜菜幼苗高硼胁迫的临界值,超过该浓度,植株生长受到显著抑制。  相似文献   
55.
不同保水栽培方式和硼素对甜菜产质量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明确保水栽培方式与硼素两因素处理对甜菜叶片光合性能及产量品质的影响,探讨栽培方式和硼素对甜菜产质量影响规律,以期为甜菜抗旱高产高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于2016年进行,通过不同栽培水分处理(CK、JG、FM、JF)和中后期叶片硼素施用(CK+B、JG+B、FM+B、JF+B)处理,对甜菜叶片SPAD值、产量以及品质进行了测定,并对SPAD值与产量品质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JF保水处理能够显著提升产糖量;施硼能提升大田甜菜的含糖率、产量和产糖,JG+B提升含糖率和产量效果最佳,JF+B提高甜菜的产糖量效果最佳;施硼均提高甜菜叶片SPAD值,且SPAD值与甜菜含糖率存在最大的灰色关联度,两者具有紧密关系。综合分析得出,该生态条件下JF可作为抗旱节水的栽培模式,施硼增强了叶片光合能力、提高了产量和含糖,建议在生产中施硼与秸秆覆膜(JF+B)结合进行。  相似文献   
56.
不同基因型甜菜吸磷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盆栽和田间框栽甜菜吸磷能力的试验表明:1)低磷促进甜菜根系生长速率和根长的增加,但不同基因型间的这种促进程度和出现的时间各异;2)不同基因型甜菜的吸磷能力差异显著,主要表现在对土壤全磷和有机磷的吸收速率和吸收量等方面,特别是在低磷胁迫条件下,对土壤有机磷的吸收不同基因型间的差异更加突出;3)不同基因型甜菜对磷的吸收能力和磷素营养的经济利用效率并不吻合,在幼苗期吸磷能力较强的基因型具有较高的磷素经济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57.
甜菜根际磷酸酶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内外对植物根际磷酸酶的研究,从土壤有机磷的形态和有效性、根际磷酸酶的动力学参数、影响根际磷酸酶分泌的环境因子、根际磷酸酶分泌的种间和种内差异及根际磷酸酶对磷素营养的意义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根据甜菜根际磷酸酶的研究进展,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和任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8.
磷胁迫下不同基因型甜菜的光合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盆栽砂培在室内人工可控和室外自然环境条件下,利用前期研究已经获得的对低磷胁迫抗性弱 (品14)、中(品17)和强(品20)的3类种质材料各1个,进行了长期低磷胁迫(P 1 mol/kg)条件下不同基因型甜菜光合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1)低磷胁迫显著(P0.05)降低了甜菜叶片无机磷和叶绿素含量,品20的降幅显著低于品14。2)低磷胁迫对3个品种的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有显著或极显著(P0.01)的负效应;对胞间CO2浓度的效应因品种而异,与P 100 mol/kg处理比,品14显著下降,品17无变化,品20显著增加。3)与P 100 mol/kg处理比,低磷胁迫使3个品种单叶光合速率降幅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但不同品种之间表现各异;品14降幅最大,品20最小,品17居中,且3个品种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4)不同生长条件使甜菜对低磷胁迫在单叶光合速率方面产生不同的抵抗能力;在室内培养条件下,同样的磷胁迫水平对各品种甜菜光合作用的阻碍均显著小于自然环境。5)低磷胁迫条件下,甜菜各品种在植株磷含量、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和单叶光合速率等性状上的抗胁迫指数大小与品种自身的抗低磷胁迫强弱的顺序完全一致,即品20品17品14。  相似文献   
59.
磷胁迫对不同基因型甜菜根系形态及根分泌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了三种不同抗磷胁迫能力的基因型甜菜种质材料‘品14’、‘品17’和‘品20’,通过液培和沙培法对低磷胁迫下甜菜根长、根冠比、根系H+及有机酸分泌等形态和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磷胁迫对甜菜根系的形态特征影响显著,与正常磷营养水平比,各基因型甜菜的根系长度和根冠比均有显著增加(p<0.05),其中抗磷胁迫能力最强的‘品20’增加幅度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基因型;(2)甜菜根系主要分泌草酸、乳酸、马来酸及反丁烯二酸,其中大部分为草酸和乳酸,在低磷胁迫下,只有抗磷胁迫能力最强的‘品20’此两种酸的分泌达到显著增加水平;(3)不同基因型甜菜受磷胁迫后,近根区生长环境变化各异,其中抗磷胁迫能力最强的‘品20’H+的分泌量的增幅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基因型。  相似文献   
60.
摘要:采用多点田间生物试验法,在2006-2007年对寒地水稻进行了两年营养诊断技术研究,形成了寒地水稻氮、磷、钾的土壤和植株营养诊断技术与方法。氮素诊断在分蘖期和孕穗期均以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作为诊断指标最好;磷素营养诊断在分蘖期土壤全磷和植株全磷均可作为诊断指标,在孕穗期以植株全磷为诊断指标最好;钾素诊断在分蘖期土壤速效钾和植株全钾均可作为这个时期的诊断指标,在孕穗期以土壤速效钾进行钾营养诊断最能反映生产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