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4篇
  36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研究比较不同土壤pH改良剂在弱碱性荔枝园土壤的施用效果,为该类荔枝园土壤pH的改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四川省泸州市弱碱性荔枝园土壤(pH 7.53±0.10),分别添加硫磺(2 g/kg)、硫酸铝(4 g/kg)和硫铁矿(4 g/kg),以不加改良剂为对照,同时进行土壤培养试验和荔枝盆栽试验,比较不同改良剂对土壤性质及荔枝生长的影响.[结果]培养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硫磺能显著降低土壤pH、土壤脲酶活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P<0.05,下同),显著提高土壤磷、钙、镁、铁、锰和铜等多种元素有效性,且作用持久;施用硫酸铝和硫铁矿降低土壤pH作用不显著(P>0.05,下同)且时效短,对土壤养分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则与养分和酶的种类有关.盆栽试验结果显示,施用改良剂对移栽230 d后的荔枝叶片光合特性和叶绿素指数均无显著影响,但在移栽300 d后,对照及施用硫酸铝和硫铁矿处理的大部分荔枝植株已逐渐枯死;施用硫磺虽然较对照显著促进荔枝生长,但与移栽时相比,收获时其生物量增量仅为9.55±5.08 g/株,长势仍显著弱于酸性土壤中的荔枝长势.[结论]在弱碱性荔枝园土壤即使施用大量酸性改良剂,其促进荔枝生长的效果也不理想.建议在弱碱性土壤上谨慎规模种植荔枝.  相似文献   
32.
研究施用含饲料添加剂洛克沙胂(ROX)代谢物的鸡粪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遥结果表明:土壤中相对含量较高的As(Ⅴ)与细菌Shannon-Weiner指数存在较低的负相关关系,低含量DMA与细菌Shannon-Weiner指数存在较低的正相关性关系,低含量As(Ⅲ)与细菌Shannon-Weiner指数无明显的相关性。在相同培养时间段土壤的细菌群落结构相近性较高,且未表现出对土壤砷形态含量差异的响应。在60d培养期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随着土壤中各种砷化物含量的变化而相应变化,主要受含量较高的As(Ⅴ)与毒性较强的As(Ⅴ)的影响,但全程细菌Shannon-Weiner指数的变化并未表现出明显的ROX添加量的浓度差异效应。  相似文献   
33.
钾钙镁营养对香蕉生长和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钾钙镁营养条件下香蕉生长和叶片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适量增施K、Ca及Mg肥有利于香蕉植株的生长发育,有利于为香蕉果实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且能有效促进叶片叶绿素的合成,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从而有效提高叶片光合作用能力。适量增施K、Mg肥能降低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强度,从而有效延缓叶片衰老。在广东高州市香蕉主产区,钾钙镁适宜用量为K2O 990、Mg 37.5、Ca 90.0 kg/hm2。  相似文献   
34.
采集华南荔枝主产区荔枝园土壤样本470个,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土壤养分分级指标对土壤性质进行评价,并对各产区土壤性质进行对比,进一步探讨土壤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华南荔枝园土壤普遍酸性强,90%以上果园土壤为酸性和强酸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整体处于低水平,保水保肥能力弱。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及有效钼含量处于中低水平,交换性钙和镁及有效硼处于低水平,而有效磷、有效锌含量适中,有效硫和有效铜含量丰富。整体上荔枝园土壤养分肥力偏低且不均衡。不同产区土壤养分肥力差异较大。海南产区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有效锌含量最高;云南产区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铜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产区,而有机质、有效磷、有效硫、有效钼含量最低;广东产区则土壤有效硼含量最高。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土壤多种性质之间关系密切。其中,pH和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之间,有效铜和有效锌之间,速效钾与交换性钙之间均为极显著正相关(P<0.01)。针对华南荔枝园土壤酸性强及养分不均衡的问题,建议重视土壤pH改良,加强有机肥的施用,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并增加钙、镁、硼肥。  相似文献   
35.
为探明粉蕉矿质营养元素的累积分配特征,以主栽品种广粉1号为试材,采用彻底刨根、分解取样的方法,研究了干物质的构成特点、各器官矿质元素含量和累积分配特性。结果表明:粉蕉植株总干质量为17.6 kg/plant,其中叶片占16.4%,假茎占32.8%,球茎占9.6%,果实占37.3%,果轴占1.1%,根占2.8%。平均每株累积吸收N 167.0g、P 19.3g、K 521.7g、Ca 118.3g、Mg 54.7g、S 16.6g、Fe 6650.5mg、Mn 16142.9mg、Cu 152.3mg、Zn 607.7mg、B 212.2mg、Mo 4.2mg,养分比例N:P:K:Ca:Mg:S为1:0.12:3.12:0.71:0.33:0.10。其中N、P、Ca和S主要向叶片、假茎和果实分配,K和Mg主要向假茎分配,Fe主要向叶片、根和球茎分配,Cu主要向假茎和果实分配,Zn和Mo主要向叶片、假茎和球茎分配,B和Mn主要向假茎和叶片分配。为获得60t/hm2的高产,粉蕉需要吸收N 385.6kg、P 44.6kg、K 1205.1kg、Ca 273.3kg、Mg 126.6kg、S 38.3kg、Fe 15.4kg、Mn 37.3kg、Cu 352.0g、Zn 1403.8g、B 490.1g、Mo 9.6g。  相似文献   
36.
荔枝主栽品种树体营养累积特点及与土壤养分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主栽品种成年挂果树养分需求参数及树体营养与立地土壤性质关系,为荔枝养分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在华南主产区挖取树龄约15年的‘妃子笑’等10个主栽品种各1株,调查树体生物学性状,并采集叶片、果实、树干和根系样本,研究树体不同部位养分累积特点及树体营养与土壤养分关系。【结果】荔枝单株地上部生物量为158.2~344.9 kg;单株果实生物量为38.4~101.8 kg,占地上部生物量的18.0%~38.1%。荔枝叶片N含量最高,树干则以Ca或N含量最高,外果皮、内果皮、果肉和种子一般以N或K含量最高,根系则Ca含量最高,Mo在多个品种的多个部位中均未检出。以生产50 kg果实计,地上部N、P、K、Ca和Mg累积量分别为811.9、86.4、586.0、792.5和112.8 g,随50 kg果实收获带走的养分量为N 114.5 g、P 14.4 g、K105.1 g、Ca 21.6 g和Mg 12.5 g,带走养分量占地上部树体各养分总量的15.8%、18.9%、20.2%、3.4%和12.6%。叶片K、Ca、Mg含量与土壤有效K、Ca、Mg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其他元素含量与土壤养分相关性不显著。【结论】为维持荔枝立地土壤肥力、保障树体正常生长发育,荔枝收获果实及修剪带走的养分量是荔枝翌年养分施用量的下限。土壤有效K、Ca和Mg含量可预测荔枝叶片K、Ca、Mg含量。今后将加强对荔枝Ca、Si和Mo营养的研究。  相似文献   
37.
结合大白菜营养吸收特性,探讨大白菜氮、磷、钾化肥配施效应.结果表明,在土壤有效N、K缺乏,有效P中等,有效B丰富的条件下,OPT-N、不施肥、OPT-K处理分别比OPT处理减产79.3%、78.3%及1 1.0%;种植效益降低327.2%、260.5%及32.9%.OPT-N处理与不施肥处理Vc与总糖含量均高于OPT最...  相似文献   
38.
为了适应柑橘和荔枝对中微量元素的需求,以及充分利用并提高中微肥使用率、水资源及人力资源,本研究设计以喷施浓度调配4组复合叶面肥喷施液(包括四水八硼酸钠、钼酸铵、硫酸锌、硝酸钙)。考虑到中微肥混合及随后混合液储存的化学稳定性,因此设计在外界3种可能刺激(紫外、加热、日晒);以及CK静置持续下,研究混合液最合适pH,并考察混合液中各组分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1)四水八硼酸钠可与钼酸铵复混;如需加入镁、锰和锌元素则需要加入EDTA络合稳定化;(2)初始pH在6、7、8的混合液4种条件下7日反应后均往6.75靠拢;(3)本研究条件下,化学稳定性排序是B8O132->Mo2O72->Ca2+>Zn2+。该复混试验为荔枝叶面肥复混调配提供了化学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9.
荔枝年度枝梢和花果发育养分需求特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通常在夏季采果后进行修剪,抽生秋梢作为翌年结果母枝。生产中常有见花后或见果后才施肥现象,不重视对结果母枝的培育,对荔枝的成花和座果可能产生不良影响。本文研究荔枝采果修剪后新梢抽生、花穗萌发及果实膨大成熟年生长周期间树体吸收累积养分特性,为荔枝年度枝梢和花果发育的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妃子笑是我国最广泛种植的荔枝品种,通常在采后抽生2~3次秋梢,以末次梢为结果母枝。本文在妃子笑末次梢老熟期、初花期及果实成熟期分别收获三株妃子笑抽生的三次秋梢、秋梢+花穗、秋梢+果实,测定植株各种养分含量,研究妃子笑年度枝梢和花果发育养分需求量及养分转移特点。【结果】妃子笑末次梢生物量及各种养分(Ca例外)累积量均约为前两次梢之和。为获得(55.27.8)kg/tree的产量,每株妃子笑需抽生秋梢(39.782.60)kg,秋梢累积养分量为N(259.528.4)g、P(28.32.6)g、K(186.519.6)g、Ca(41.69.2)g、Mg(36.14.7)g、S(12.436.1)g、Zn(316.853.4)mg、B(201.129.0)mg和Mo(1.40.3)mg。妃子笑花穗累积的N、P、K、Mg、S、Mo养分全部来自于末次梢,67.5%的Zn和20.2%的B也来自末次梢。但是,末次梢吸收Ca能力弱,而且向花穗及果实转移Ca能力低。妃子笑秋梢与花穗N、P、K、Ca、Mg养分累积比例在1:0.11~0.12:0.72~0.75:0.16~0.44:0.13~0.14之间,在果实比例为1:0.13:1.06:0.16:0.12。【结论】荔枝在末次梢老熟至开花初期,树体除继续累积Ca、Zn、B外,基本不吸收其他养分。果实累积的N、K、Ca、Zn、S养分基本全部来自果实膨大期树体的吸收,而P、Mg、B、Mo则部分来自于第一和第二梢的养分转移。故健壮秋梢是荔枝成花的关键,也是获得高产的物质基础,应避免见花施肥或见果施肥。秋梢及花穗发育期以施用氮肥为主,果实发育期以施用钾肥为主。  相似文献   
40.
在土壤中添加不同用量(0、1%、2%和4%)猪粪进行土壤培养和荔枝盆栽试验,研究来自猪粪的抗生素(金霉素、强力霉素)在土壤360 d内的降解动态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化,并探讨不同时间(153 d和210 d)收获的荔枝植株吸收两种抗生素能力变化。结果表明:施用猪粪显著提高土壤两种抗生素含量(P0.05),金霉素和强力霉素在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26.84 d和58.89 d;施入猪粪可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当猪粪施用量为1%和2%时,土壤3种酶活性与金霉素和强力霉素含量为显著正相关(P0.05)。随荔枝生长时间延长,植株金霉素含量显著提高,但与猪粪用量关系不大;植株强力霉素含量随猪粪用量增加而显著提高,但随荔枝生长被生物量稀释而下降。金霉素在植株体内向上转移能力较强(转移系数0.595~0.789),强力霉素则很弱(转移系数0.01)。收获荔枝植株后,根际土壤两种抗生素的累积也与猪粪用量正相关。荔枝为多年生果树,如长期连续大量施用此类禽畜粪肥,可能造成抗生素在果园土壤的累积,荔枝果实存在吸收抗生素、尤其是金霉素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