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3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5篇
  9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30篇
园艺   2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我国制材生产中,多采用先将原木锯解成毛边材,然后再用截边锯对毛边材进行加工的工艺。目前国内毛边材的加工设备,普遍存在结构简陋、制造精度低等不足。为提高木材出材率和板材加工精度,在分析国内外同类设备的基础上,研制出实用的数控双圆锯裁边机。  相似文献   
82.
罗晃子又叫酸角、酸子、酸豆、酸梅、罗望子,为苏木科罗晃子属,全属仅此1种.原产热带非洲(南美也有野生),盛产于印度、斯里兰卡、缅甸等国,我国的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台湾、云南、四川等省区有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83.
犬细小病毒病是犬的一种急性、烈性、致死性传染病. 1 症状 1.1 早期症状 多数患犬体温升高达40~41℃(少数犬体温正常),精神不振,不愿活动,食欲减退或绝食.病犬呕吐,呕吐物多为食物及黄白色的泡沫状液体,排便次数增多,大便正常或稍带黏液,犬发病2~3 d后出现中期症状.  相似文献   
84.
母犬体内激素分泌失调、代谢紊乱及微生物感染等原因可引起子宫内膜增生及出现炎症,进而可导致子宫大量蓄脓. 1 发病情况 患病北京犬1岁,5 kg,雌性.犬发病前一年进行了子宫、卵巢摘除,此后犬腹围增大.此次发病前20d,患犬阴门流出黄白色黏性恶臭液体,其食欲、精神尚好.曾诊断为子宫蓄脓,由于当时不具备手术条件,于是采取保守治疗,给患犬口服了抗生素和注射了消炎药,结果疗效欠佳,此时病犬食欲废绝,后肢站立不稳.  相似文献   
85.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轮状病毒是当前猪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临床表现主要为呕吐、水样腹泻、脱水、逐渐消瘦等症状。不同年龄和品种的猪均可感染,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健康发展。疫苗接种是防控猪病毒性腹泻的关键措施之一,但大量临床试验显示抗体阳性率低,免疫效果不佳。文章针对猪病毒性腹泻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上预防猪病毒性腹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6.
为了解野鸟在传播禽流感病毒中的作用,贵州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定期从威宁草海采集候鸟和留鸟的新鲜粪便,用RT-PCR方法检测病原核酸。监测到1份流感病毒阳性样本,对其血凝素(HA)基因进行了克隆和测序。结果发现,该病毒属于H3亚型,所获得的HA基因1794 bp,包含有完整的阅读框架,编码566个氨基酸残基,包括6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其属于欧亚禽源分支。另外,HA受体结合位点上的氨基酸序列具有禽源特有的保守性,分别是154A、206E、210L、241G、242Q和244G。推导的HA裂解位点有典型的低致病特征(PEKQTR/GLF)。结果表明,贵州省野鸟中存在低致病性H3亚型禽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87.
1临床表现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呼吸急迫,张口流涎或呕吐,有的猪全身出汗,体温升高达40℃以上,结膜潮红,全身肌肉震颤,行走摇摆,共济失调。2防治对发病猪采取宁心安神,镇惊止汗,消暑利湿等对症疗法,迅速转移到阴凉安静处,同时用冷水冲淋猪的颈部,逐渐扩展到全身,配合冷水灌  相似文献   
88.
为明确种子分泌物中酚酸是否影响大豆疫霉生长发育及侵染行为,文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分析大豆疫霉抗病品种Williams82、感病品种Sloan及非寄主菜豆紫花油豆、玉米绥玉23种子分泌物中酚酸种类及含量,测定外源单一酚酸对大豆疫霉菌丝生长和游动孢子囊形成、游动孢子趋化性及成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作物和品种...  相似文献   
89.
马缨丹Lantana camara L,为马鞭草科,马缨丹属Lantana常绿灌木,原产美洲热带地区,我国南北都有引种栽培,但以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浙江、云南、四川等省区为多,可长年种植室外,为常见的庭院栽培观赏植物。形态特征 马缨丹为直立灌木或藤状灌木,茎枝四棱形,具纵浅槽和倒钩状短皮刺。单叶对生,叶片卵形或长卵形,少有卵状椭圆形,两面被糙毛,先端渐尖,基部心形或圆形,稍下延,边  相似文献   
90.
罗望子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望子(Tamarindusindi caL .) ,又名酸角、酸子、酸豆、酸梅、罗晃子 ,为苏木科罗晃子属常绿乔木。我国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台湾、云南、四川等省区有引种栽培。罗望子高达 2 5m ,树皮纵裂 ;荚果肥厚 ,扁圆筒状 ,外果皮薄脆 ,中果皮厚肉质 ;种子椭圆状 ,每果中含 3~ 10粒 ,深褐色 ,具光泽。1 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罗望子最适宜在温度高、日照长、气候干燥 ,干湿季节分明的地区生长。正常生长发育、开花结果需要在平均 10℃以上 ,年积温 75 0 0℃左右 ,降雨量在 10 0 0mm以下和日照时数在 2 2 0 0h以上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