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36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唐志鹏  王惠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0939-10941
综述了国内外在不同枉果品种上发生的果实生理病害种类、特征、发病率、与品种及相关因素的关系,以及病害的原因及控制等,以期引起研究者和生产者的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52.
[目的]研究杨桃果实多酚的浸提条件。[方法]采用Folin-Denis改良法对杨桃果实多酚含量进行了测定,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提取条件对含量的影响。[结果]影响杨桃多酚提取的主次因素顺序为:提取温度〉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杨桃果实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溶剂为60%乙醇、料液比1∶2、提取温度55℃、提取时间60min,此时的提取量大于3.9mg/g。[结论]该杨桃多酚的提取方法简便、提取量大。  相似文献   
53.
构建优化金柑CDDP-PCR反应体系并筛选适用于金柑CDDP-PCR分析的理想引物,为利用CDDP标记技术辅助种质鉴定以及分子育种等提供参考依据。以金柑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正交优化试验设计方案,对dNTPs浓度、引物浓度、模板DNA用量、Mg2+浓度、Taq DNA聚合酶浓度设计5因素4水平试验,采用极差分析法、方差分析法和Duncan多重比较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供试的5个金柑品种验证试验效果,21条CDDP通用引物均可扩增出多态性条带。最佳反应体系为:dNTPs浓度为0.15 mmol·L-1,引物浓度为1.0 μmol·L-1,模板DNA用量为120 ng,Mg2+浓度为1.5 mmol·L-1,Taq DNA聚合酶浓度为0.25 U,剩余体积用ddH2O补足至20 μL。各因素对反应体系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dNTPs>引物>模板DNA>Mg2+>Taq DNA聚合酶。  相似文献   
54.
我国香蕉采后处理现状及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阐述了目前我国香蕉产地香蕉果实采收和采后商品化处理的现状,并就香蕉采收、采后商品化处理以及采后深加工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5.
雏鹅的机体抗病力弱,若养殖户在管理上存在疏忽,很容易引起疾病暴发,导致较大的经济损失。这样不仅挫伤了养鹅户的积极性,而且还会制约规模养鹅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就雏鹅几种常见病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作如下总结,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6.
[目的]为研究"辐照+低温冷藏"处理对龙眼鲜果贮藏期及其对果实品质变化的影响,以期达到延长龙眼果实贮藏期并调节市场的目的。[方法]试验采用0、0.1、0.2、0.3、0.4、0.5、0.6 kGy共7个不同辐照剂量处理龙眼鲜果并将其置于3~4℃低温冷藏,研究辐照处理后低温冷藏对龙眼贮藏期和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不同辐照剂量处理龙眼鲜果后,贮藏期可达41 d,并能有效地降低龙眼果实贮藏期间的失重率并提高好果率。其中,以0.4 kGy剂量辐照处理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失重率降低了49.10%,好果率提高了19.93%。[结论]0.4 kGy低剂量辐照处理结合低温贮藏可作为龙眼果实贮藏保鲜的一种推荐方法。  相似文献   
57.
广西桂林市恭城县的果树生产已经形成“养殖-沼气-水果”三位一体的良性生态农业体系,2001年被农业部列为全国第一批100个创建无公害水果生产示范基地县之一。2002年果树面积2.24万公顷,年产量达33.5万吨,其中柑橙、月柿、沙田柚、桃四大类果树面积达2.16万公顷,  相似文献   
58.
几种矿物元素对紫花杧果果实海绵组织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紫花(Mangiferaindicacv.Zihua)为供试品种,采用地面施钙肥、树干高压注射Ca和K处理,研究紫花杧果果实海绵组织与Ca、K等矿质元素的关系和发病规律。结果表明:海绵组织的发病率随单果重增加而增加,果重200-250g、251-300g、301-350g、351-400g和>401g以上的发病率分别为:10.24%、14.78%、24.91%、23.95%和30.16%,呈显著相关性。在果实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中,病害出现于果实生长的中后期阶段。随着果实成熟度的增加,病害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正常果实中的Ca含量应维持0.023%,K含量应维持在1.234%-1.452%,N含量应维持在0.41%-0.58%水平。Ca含量低于0.018%会诱导病害发生;当Ca含量正常时,高K(>1.541%)或低K(<0.966%)也会诱导病害发生。N对病害的影响小于Ca和K。果实中K/Ca小于34或大于62,都能诱发病害。  相似文献   
59.
根据有关文献综述了国内外应用氯酸钾诱导龙眼(Dimocarpus longana)成花效应与机理的研究进展,概述了使用氯酸盐促使龙眼成花的关键技术、施用量和施用方法以及成花机理的各种推测与假说。尽管用氯酸盐对龙眼进行反季节催花已获得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催花效果不稳定、诱导成花率偏低、单株间效果差异大、成花的同步性差等现象,还无法在生产上大规模推广应用。究其原因是人们尚未从本质上掌握龙眼成花的调控机理。对龙眼成花机理已进行的研究主要是在营养和激索方面,而从蛋白质的功能、遗传物质和成花控制基因等分予生物学的方面的研究报道还较少。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沙塘橘常温带叶贮藏保鲜效果。[方法]在常温下采用不同防腐保鲜剂处理沙塘橘果实,对比了其带叶贮藏保鲜的效果。贮藏过程定期检查果实和叶片色泽的变化以及果实腐烂、失水情况。贮藏前和贮藏结束分别测定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和含酸量。[结果]结果表明:采用GXP-102型柑橘新型功能性带叶保鲜剂比常规防腐剂保鲜效果好,其中以2.0%~2.5%的浓度较适宜,对保持叶片青绿和好果率均有较好的表现。常温下沙塘橘带少量叶片与不带叶贮藏对果皮色泽和果实失重率影响不大。[结论]寻找到了适宜的防腐保鲜剂,为延长沙塘橘果实带叶保鲜期和销售货架期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