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4篇
  58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3 毫秒
111.
磺胺类兽药对土壤生化功能及氮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磺胺类药物对土壤呼吸作用、硝化作用、氨化作用、铵态氮、硝态氮、亚硝态氮及全氮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较低浓度药物残留(10 mg/kg土)对土壤呼吸作用的影响呈现"激活-抑制"循环的规律,而相对较高浓度药物残留(50 mg/kg土)对土壤呼吸作用的影响则呈现"抑制-激活-抑制"的规律,因此,磺胺类药物残留会抑制土壤呼吸作用。相对较低浓度药物残留(10 mg/kg土)对土壤硝化作用、氨化作用呈现"激活-恢复"的规律,而相对较高浓度药物残留(50 mg/kg土)对土壤硝化作用、氨化作用则一直呈现"激活"的状态,因此,磺胺类药物残留会刺激土壤的硝化作用与氨化作用。土壤氮素是生物圈内氮循环的重要指标,磺胺类药物残留对土壤氮素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若长期保持着较高残留水平,则会破坏土壤的氮循环。  相似文献   
112.
对第一、二代巴西蕉的钾、镁、硫肥配施技术进行研究。比较了不同施钾水平及钾、镁、硫肥配施对香蕉营养生长、抽蕾、蕉果农艺性状、产量及种植利润的影响,提出两代高产巴西蕉的适宜氮钾肥用量,并指出在土壤镁素丰富的情况下(即使土壤Mg/K仅为1.37),可以不考虑镁肥的施入。  相似文献   
113.
以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为指标,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分别研究了镉芘单一和复合污染条件下对土壤微生物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镉-芘复合污染对细菌数量具有协同抑制作用,而对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具有拮抗抑制作用;镉单一污染及镉-芘复合污染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抑制率大小依次为:放线菌>细菌>真菌,而芘单一污染为:放线菌>真菌>细菌。镉-芘复合污染对土壤蔗糖酶、脲酶、脱氢酶、多酚氧化酶均具有协同抑制作用,抑制率大小依次为脱氢酶>多酚氧化酶>蔗糖酶>脲酶。  相似文献   
114.
香蕉适宜氮、钾肥施用比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香蕉不同氮钾肥配比试验,研究了香蕉适宜的氮钾肥施用比例。结果表明:在土壤钾素丰富条件下,当氮钾(N∶K2O)施用比例为1∶1.15时,香蕉的营养生长状况良好,获得最高的产量及经济效益,而且蕉果的农艺性状及品质较好;继续增加施钾量,产量下降;当N∶K2O增加到1∶1.70时,香蕉的农艺性状及品质都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15.
名优荔枝营养特性及钾、硫、镁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两年试验结果表明,在中高产量水平时,名优荔枝品种桂味和糯米糍老熟秋梢叶片N:P:K:Ca:Mg:S养分含量比例为1:0.08:0.65:0.28:0.14:0.08,果实养分吸收带走比较为1:0.16-0.18:1.08-1.29:0.15-0.20:0.12:0.09。平衡施肥处理与当地习惯施肥处理相比,产量增加58.3%,增产效果极显著,肥料成本降低31.3%,纯收益提高67.5%,经济效益显著;要获得相同产量,桂味荔枝的施肥最大于糯米糍荔枝。  相似文献   
116.
高产巴西蕉平衡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第一、二代巴西蕉的钾、镁、硫肥配施技术进行研究。比较了不同施钾水平及钾、镁、硫肥配施对香蕉营养生长、抽蕾、蕉果农艺性状、产量及种植利润的影响,提出两代高产巴西蕉的适宜氮钾肥用量,并指出在土壤镁素丰富的情况下(即使土壤Mg/K仅为1.37),可以不考虑镁肥的施入。  相似文献   
117.
【目的】确定作物高产水平是建立作物叶片营养诊断指标的前提。探讨组分营养诊断法(Compositional Nutrient Diagnosis,CND)在计算荔枝、龙眼高产水平时存在的问题,明确该法是否适用于荔枝、龙眼叶片营养诊断。【方法】2016—2019年在华南荔枝、龙眼主产区分别采集荔枝、龙眼末次梢老熟期和果实膨大期共511、262份叶片样本,准确记录每株采样树的果实产量,测定叶片大中微量养分含量。按照CND法原理,拟合荔枝和龙眼叶片养分含量累积方差比例函数-产量模型,分析模型中出现异常值对模型的影响,并比较剔除异常值前后养分拐点值的变化以及不同高产临界值选定原则对高产群体的影响。【结果】荔枝、龙眼不同生育期部分产量模型存在异常值。剔除这些异常值对产量模型和养分拐点值影响显著,且影响缺乏规律性。不论根据什么原则确定高产临界值,均存在高产群体样本量少、占比太低以及与实际产量水平差距太大等问题。不同年份相同生育期和相同年份不同生育期计算获得的高产临界值差异大、稳定性差。此外,无论对异常值的处理,还是高产临界值的选择,均存在较强的主观性。【结论】在荔枝、龙眼上应用CND法划分高产群体存...  相似文献   
118.
近年我国荔枝龙眼主产区出现多起荔枝龙眼果实发育期果实异常现象。小果和中果期表现为外果皮出现黑褐色斑点,内果皮黑褐色斑块更为明显,严重者果皮开裂,种胚坏死。大果期外果皮皱缩凸起,果实畸形变小,内果皮有黑褐色或淡绿色向果肉侵入的痂状物,严重者侵入部位果肉褐变腐烂。不同时期果实异常症状均为内部重于外部。在排除病原物侵染致病前提下,观察对比了异常果和正常果果实微观形貌,测试了果实不同部位N、P、K、Ca、Mg和B等养分含量,并调查了果园的管理、施肥及气候情况。初步判断这些果实异常现象是由不良气候引起的果实缺Ca生理性病害。对个别果园,缺B可能也是一个共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9.
研究龙眼幼苗在不同温度(10、15、20、25、30、35℃)和不同氮营养(硝态氮、3/4硝态氮+1/4铵态氮、1/2硝态氮+1/2铵态氮、1/4硝态氮+3/4铵态氮、铵态氮)供应条件下吸收氮素的动力学特征,比较龙眼吸氮能力变化,并探讨龙眼对氮形态的偏好性,为龙眼不同季节(物候期)选择适用氮肥形态提供依据。结果显示,温度和供氮形态对龙眼吸氮能力有显著影响(P<0.05)。在中低温度(10~25℃)等量供应硝态氮和铵态氮条件下,龙眼根系吸收氮素(硝态氮和铵态氮之和)的最大吸收速率(Imax)最高或较高,而亲和力(Am)和离子吸收补偿点(Cmin)则随温度和氮形态变化不大,故此时龙眼吸氮能力强。在高温(30℃)且仅供应铵态氮时,根系具有最高ImaxAm,同时Cmin最低,最有利于龙眼吸氮。在极端高温(35℃)时将铵态氮和硝态氮以3∶1的比例配合供应,则Imax最高,Am较高且Cmin较低,有利龙眼对氮素的吸收。另外,等量硝态氮和铵态氮共存条件下,龙眼在低温(10~15℃)时吸收铵态氮的Imax更高、Am更强而且Cmin更低,明显偏好铵态氮;在中高温(20~35℃)时吸收硝态氮的Imax更高,但Am更弱且Cmin更高,对氮形态的偏好性不明显。对照华南龙眼生长物候期,建议在龙眼秋梢生长期施用铵态氮为主、硝态氮为辅;在花前至小果期可以1∶1的比例施用硝态氮和铵态氮;在果实膨大期,可全部施用铵态氮或以3∶1的比例施入铵态氮和硝态氮。  相似文献   
120.
养殖场禽畜粪的高金属残留可能带来的农产品金属污染广受社会关注,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科学问题。研究在荔枝上施用含有较高金属微量元素添加剂残留的粪肥对荔枝果实品质及质量安全的影响,有助于科学回答高金属残留的养殖场粪肥是否可施用于荔枝的疑问。在饲料中以3种用量(1、2和4 kg/t)添加金属微量元素添加剂(含Fe、Mn、Cu和Zn 4种金属硫酸盐),并进行鸡养殖试验,分别收集3种鸡粪,在2015~2018年进行2个荔枝施用鸡粪的田间试验。其一是以等用量(株施40 kg)施用3种鸡粪,其二是以不同用量(株施0、20、40和80 kg)施用同种鸡粪(饲料中添加2 kg/t添加剂),研究连续3年施用鸡粪对荔枝果实品质影响的添加剂剂量及鸡粪用量效应。结果显示,以相同用量连续施用金属含量不同的3种鸡粪,每年除果实固形物含量随鸡粪金属含量提高而降低外,果实可溶糖、糖酸比、风味氨基酸和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差别不大,但不同年份果实品质差异显著(P<0.05);同时,除果肉Mn和Zn含量随鸡粪施用年限增加而显著提高外(P<0.01),果实(果肉、果皮和果核)其他金属含量未随鸡粪金属含量或施用年限的增加而提高。以不同用量施用同种鸡粪,荔枝果实除可溶糖含量有随粪肥用量和施用年限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外,处理间其他品质的差异不明显,果实4种金属含量与鸡粪用量关系不大,也未随施用年限的增加而提高。连续3年在荔枝上施用含较高金属残留的鸡粪,整体上对荔枝果实品质并未造成明显不良影响,对果实金属含量影响也未具有饲料添加剂剂量及鸡粪用量效应。由于我国现行食品卫生标准没有限定这4种金属含量,在常规用量下(每年每株通常不超过40 kg),即使连续施用高金属残留的粪肥,也难以产生荔枝果实4种金属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