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8篇
林业   7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2篇
  33篇
综合类   98篇
农作物   35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Fe2+对小麦籽粒萌发及幼苗铁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不同供铁(Fe2 )水平对济麦20和长5864两个小麦品种籽粒萌发、幼苗生长及铁积累和分配的影响,并对不同品种间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铁浓度增加,小麦籽粒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幼苗的芽长、根长、芽重、根重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铁对小麦根的抑制作用明显大于对芽的抑制;小麦幼苗芽和根中铁含量随处理浓度增大而增多;而芽中的铁积累量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根中的铁积累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品种间积累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72.
长江下游单季稻一次性施肥的适宜缓释氮肥筛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满足长江下游单季稻一次性施肥全生育期供氮需求,以普通尿素分次施用为对照,比较了5种缓释氮肥一次性施肥处理在单季稻产量、分蘖动态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差异,分析了不同处理的单季稻植株不同时期氮含量,计算了氮肥吸收量及氮肥利用率。通过研究筛选出能支撑长江下游单季稻一次性施肥的缓释氮肥为树脂包膜尿素和聚胺脂包膜尿素,在减氮20%的基础上,两种缓释尿素分别与40%的普通尿素配合一次性施用,其产量与普通尿素分次施用在统计学上持平且略有增产的趋势,分蘖数、有效穗、实粒数和千粒重也有增加;一次性施肥处理的水稻植株含氮量、氮吸收量都高于普通尿素分次施用处理,氮肥表观利用率提高2.3%~20.4%。表明在长江下游单季稻种植中,树脂包膜尿素和聚胺脂包膜尿素支撑下可达到一次性施肥全生育期供氮的目的。  相似文献   
73.
为探究小麦对花后高温的生理响应,以黄淮海地区的16个小麦品种为材料,测定灌浆期高温对小麦旗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分析千粒重和产量的变化,并比较品种灌浆后期抗高温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高温处理7d后小麦旗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SOD活性均高于田间自然生长小麦(对照),而MDA含量则低于对照;高温处理15d后小麦旗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MDA含量和SOD活性较对照明显升高,而可溶性糖含量则下降。高温处理后各品种千粒重和产量均降低,豫麦49-198和郑麦366产量显著降低。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济麦22和石麦19灌浆期耐热性均较高;旗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籽粒千粒重3项指标可作为小麦耐热性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74.
轮作水稻对大棚土壤硝化作用和氮挥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大棚茄子—水稻轮作(GER)和大棚茄子—揭膜休闲(GEF)2种栽培模式在大棚茄子栽培期间土壤硝化作用强度、氨挥发速率和土壤水热条件指标动态变化的比较,研究了轮作水稻对大棚土壤硝化作用和氨挥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GER模式在大棚茄子各生育期土壤硝化作用强度都显著高于GEF土壤,苗期最高峰时表土和根际土硝化作用强度分别为56.6,101.4mg/(kg·h),比GEF模式增加了34.8%和42.4%;(2)GER模式在大棚茄子基肥和追肥施用后土壤氨挥发速率都显著低于GEF土壤,累积氨挥发量为1.21kg/hm~2,比GEF模式减少了76.7%;(3)GER模式在大棚茄子各生育期表土和根际土NH4+—N含量都低于GEF土壤,NO3-—N含量高于GEF模式;(4)GER和GEF模式在大棚茄子收获后表土NH4+—N含量分别为30.4,45.9mg/kg,NO3-—N含量分别为265.4,255.5mg/kg,存在明显的氮素累积。夏季轮作水稻缓解了大棚土壤酸化、提高了大棚茄子生长期间土壤pH、温度和含水量,对大棚土壤硝化作用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减少土壤氨挥发损失。但硝化作用强度的增加促进了土壤中硝酸根的累积,存在加剧土壤次生盐渍化和氮损失的风险,应加强轮作周期氮肥合理施用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75.
对浙江省2006—2008年油菜“3414”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油菜预设最佳施肥处理(N2P2K2)产量从1 665 kg/hm2至3 200 kg/hm2间变异,较低产量水平试验土壤pH偏酸、土壤速效钾含量较低。浙江省油菜施肥平均增产率氮(117.5%)>磷(45.1%)>钾(7.3%),单位N,P2O5,K2O平均增产油菜籽以P2O5(7.0 kg) >N(4.7 kg)>K2O(1.7 kg),不同土壤类型氮、磷、钾肥的效应有较大差异。油菜缺素处理相对产量与土壤测试值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缺氮区相对产量与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有显著的相关性,土壤有机质和全氮测试值可作为氮肥推荐施肥的指标,而土壤有效磷、速效钾与缺磷区相对产量、缺钾区相对产量相关性较差,只有50%试验点土壤有效磷与缺磷区相对产量有相关关系,70%的试验点土壤速效钾含量与缺钾区相对产量呈显著相关性,表明现有土壤有效磷、土壤速效钾测试方法对指导施肥有一定的局限性,进一步的研究需对不同土壤类型制订相应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76.
采用离体穗培养的方法,选取花后7d的周麦18为材料,研究了外源氮(0、0.5、1.0、2.0 g/LNH4NO3)对离体麦穗干物质及氮素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培养天数的增加,离体穗干物质积累总量呈增加趋势,外源氮促进了离体穗干物质的积累,提高了干物质在籽粒中的分配比例。在外源氮供给下,离体穗营养器官干物质向籽粒的转移率和贡献率均降低,籽粒光合产物积累量增加。外源氮增加了籽粒中氮素的含量和积累量,提高了离体穗中氮素在籽粒中的分配比例。在本试验中,2.0 g/L NH4NO3处理效果最佳,促进了离体穗尤其是籽粒的生长,提高了籽粒的氮素含量和积累量,对籽粒建成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7.
沙柳沙障内植被恢复影响因子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神东矿区宝勒高水库保护区为研究区域,通过野外调查和统计分析,对不同规格、不同坡位沙柳沙障内植被恢复情况、沙障破损情况、植被生长与沙障关系进行了详细调查,以研究影响沙柳沙障植被恢复的几个主要因子。结果表明:2 m×2 m规格的沙柳沙障最利于植被恢复;沙丘背风坡在降水较好的条件下利于先锋植物种生长,而迎风坡则表现为更利于植被的恢复及演替;背风坡沙障破损较迎风坡严重,每一障格四条边破损度依次为迎下>迎上>顺左>顺右;植被生长对沙障有明显的依附作用,障格中间不利于种子停留和植株生长,在沙丘迎风坡,顺风边植株数量和高度均略高于迎风边,而到了沙丘背风坡,迎风边植株数量和高度都高于顺风边;风力是影响迎风坡植被恢复的主要因子,坡度则是背风坡植被恢复的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78.
小麦籽粒灌浆期铁、锌、锰、铜积累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小麦籽粒灌浆期Fe、Zn、Mn、Cu四种微量矿质营养元素的积累规律,以黄淮麦区的小麦品种长5864、郑麦366、济麦20、新麦18为试验材料,选取同一天抽穗及开花的植株进行标记,于花后10~35 d每5 d取各品种籽粒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测定了籽粒中Fe、Zn、Mn、Cu的含量,分析其含量和积累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四种矿质元素在小麦籽粒中的含量和积累量均表现为Fe>Zn>Mn>Cu.随籽粒灌浆的进行,各元素的含量呈下降趋势.籽粒Fe、Zn含量在花后10~30 d下降,其中花后10~20 d下降迅速,花后20~30 d下降平缓,花后30~35 d含量有所增加;籽粒Mn含量在花后10~35 d持续下降,其中花后10~25 d下降迅速,花后25~35 d下降缓慢;籽粒Cu含量在花后10~20 d下降迅速,花后20~30 d稳中略升,花后30~35 d含量下降.灌浆期籽粒各元素的积累量呈递增趋势,其日积累量在灌浆初期较高.籽粒Fe日积累量最高值出现在花后30~35 d,Zn、Mn、Cu日积累量最高值出现在花后10~15 d.在供试的四个品种中,长5864和郑麦366籽粒Fe、Cu的积累量较高,新麦18籽粒Mn、Zn的积累量较高.  相似文献   
79.
施肥对红壤稻田硫素演变及供硫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进行 15年的不同施肥结构对红壤稻田土壤硫素肥力演变和对土壤供硫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施肥结构明显影响土壤全硫、有机硫、无机硫和供硫潜力 (无机硫加部分有机硫 ,40℃KCl浸提 )的演变时间进程以及土壤有机硫的潜在矿化量、矿化常数和矿化半减期 ,稻草还田和有机肥施用有利于土壤硫的积累 ,提高土壤供硫能力 ;连续盆栽幼苗试验结果表明 ,作物吸硫量以稻草还田区 有机肥加化肥区 全化肥区 无肥区 ,与土壤全硫、供硫潜力及土壤硫潜在矿化量顺序一致  相似文献   
80.
试验采用室内水培方法,以郑州9023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4个不同浓度As(Ⅲ)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形态指标及种子、根和芽3个部位在培养48~180 h内源ABA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砷对小麦萌发和幼苗生长表现为低促高抑效应;5 mg/L以下的As(Ⅲ)处理对小麦种子发芽率、根长、芽长、籽粒重、芽重有促进作用,随着As(Ⅲ)浓度的继续增加,这几项指标均呈下降的趋势;根和芽中内源ABA的平均含量均随着As(Ⅲ)浓度的升高而升高,而种子中ABA的平均含量变化不明显;随着培养时间延长,种子中的ABA含量有逐渐减少的趋势;根和芽中的ABA含量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说明5 mg/L以下的As(Ⅲ)减少了ABA的合成,而5 mg/L以上的As(Ⅲ)则促进ABA的合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