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5篇
农学   44篇
  19篇
综合类   53篇
农作物   2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4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作物新品种综合评估初探   总被引:293,自引:0,他引:293  
 本文介绍了灰色系统理论中关联度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以杂交小麦区试资料为例探讨了灰色关联分析在农作物新品种综合评估中的应用。实例分析结果表明,依据各品种的灰色关联度排序所进行的综合评估结果与品种的实际表现是一致的。文中还进一步讨论了关联分析在遗传育种其它方面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2.
小麦RIL群体SSR标记偏分离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普通小麦3338与斯卑尔脱小麦Altgold杂交得到的F6代重组近交系群体为材料,筛选出334个(271个SSR和63个EST-SSR标记)多态性标记,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包含287个分子标记的遗传图谱。对这些多态性标记进行偏分离分析发现82个表现为偏分离(P<0.05),其中70个可以定位到遗传连锁图谱中。这些偏分离标记中有33个标记位点偏向母本3338,占40.2%,49个标记位点偏向父本Altgold,占59.8%。这些偏分离标记在图谱上的分布有两种:成簇分布和孤立位点的偏分离。在5条不同染色体上发现6个偏分离热点区域,这些偏分离热点区域的形成可能与配子体选择有关。  相似文献   
33.
通过普通小麦与斯卑尔脱小麦种间杂交,分析了普通小麦和斯卑尔脱小麦各性状杂种优势及配合力.试验结果表明,普通小麦和斯卑尔脱小麦种间存在较强的杂种优势.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性状不同亲本或同一亲本不同性状间一般配合力有明显差异,同一性状不同组合或同一组合不同性状间特殊配合力也存在明显差异.双亲一般配合力与杂种优势及F1性状值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双亲都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或产量构成因素各性状一般配合力互有高低,而且能互补,产生强优势组合的概率较高.杂种优势并非完全由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所决定,有些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较小,仍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34.
MADS-BOX基因家族是一类调控植物发育的重要转录因子,AGAMOUS LIKE 6(AGL6)和FRUITFULL(FUL1)属于其亚家族。本研究克隆了二穗短柄草(Brachypodium distachyon)2个MADS-BOX基因Bd AGL6和Bd FUL1的c DNA序列,分析了这2个基因的可变拼接和表达模式。结果表明,Bd AGL6基因在转录过程中,由于内含子部分保留机制,发生可变拼接,形成了3个转录本(Bd AGL6-1、Bd AGL6-2和Bd AGL6-3);Bd AGL6-3与水稻(Oryza sativa)、玉米(Zea maize)等禾本科植物中的AGL6转录因子序列高度同源;和Bd AGL6-3相比,Bd AGL6-1在C末端结构域插入额外的7个氨基酸;Bd AGL6-2在C末端结构域插入额外的5个氨基酸。q RT-PCR结果显示,Bd AGL6在花中高水平表达,其中Bd AGL6-3表达最强,Bd AGL6-1和Bd AGL6-2表达较弱。Bd FUL1基因的前体m RNA同样发生了可变拼接,产生2个转录本(Bd FUL1-1和Bd FUL1-2);两者的表达模式相似,除了在花和茎中表达之外,在幼苗的叶中也有表达。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了解MADS-BOX基因家族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5.
DNA甲基化(m^5 C)在基因表达调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甲基结合域蛋白(MBD)是能特异识别甲基化位点的反式作用因子。为了探讨小麦中MBD基因的结构与功能,以拟南芥MBD基因的EST为基础,通过电子克隆结合RT—PCR方法分离克隆了包含ORF的小麦甲基结合域蛋白基因TαMBD3。序列分析显示,TαMBD3具有典型的甲基结合域,其中包含了能与甲基化DNA相结合的保守氨基酸残基。组织表达特性分析表明,nMBD3在幼穗和茎中的表达量高于其它组织器官。采用电子定位的方法,将nMBD3基因初步定位在6AS1—0.35—0.65和C-6BL3-0.36两个区域。  相似文献   
36.
本文介绍了典型相关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分析方法,并以一组小麦的试验结果为例介绍了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把小麦的籽粒产量看作是有相互关系的三组性状(即产量因素、产量生理性状及形态性状)综合作用的结果,利用典型相关分析研究了这三组性状的相关。结果表明:这三组性状两两之间都存在显著的相关;产量因素与产量生理性状的相关主要是由收获指数与穗粒数、饱满度指数与千柱重的相关所引起的。其前两个典型相关系数包含了总相关信息的75%;产量因素与形态性状的相关主要是分蘖整齐度与穗粒重的相关引起的,前两个典型相关系数占总相关信息的84%;产量生理性状与形态性状的相关主要是由饱满度指数与分蘖整齐度的相关引起的,前两个典型相关系数占总相关信息的71%。  相似文献   
37.
<正>农大1108是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与河北金诚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利用"滚动式加代回交转育"和穿梭育种的策略,选用国外优质抗病基因资源与国内高产品种有性杂交、回交,采用系谱法,经多点鉴定选育出的高产、稳产、抗病、抗逆小麦新品种。其系谱为"5108/Riband//温麦6号/3/4*周麦13",2012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麦2012004。1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38.
K型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基因的SSR分子标记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以 (K冀 5 4 18A∥ 9112 89/LK783)三交F1分离群体的极端不育株和极端可育株分别建立保持池和恢复池 ,利用 79对SSR引物对两池间的多态性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 ,6对SSR引物在两池间扩增出了稳定的多态性差异 ,在分离群体上验证结果表明 ,LK783的育性恢复基因与 4个SSR引物的扩增位点Xgwm11、Xgwm18、Xgwm2 6 4a和Xgwm 2 73有连锁关系 ,该育性恢复基因与Xgwm11、Xgwm18和Xgwm2 73的遗传距离为 6 .5 4± 4 .37cM ,与Xg wm2 6 4a的遗传距离为 5 .71± 4 .10cM ,这 4个引物可应用于K型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基因的标记辅助选择。利用中国春缺体四体系和双端体系进一步将Xgwm11、Xgwm18、Xgwm2 6 4a和Xgwm2 73定位于 1BS ,说明LK783的育性恢复基因位于 1BS ,但它在 1BS上的相对位置与Rfv1有所不同 ,它们的等位性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9.
细胞质雄性不育性是作物利用杂种优势的主要途径之一。国内外创造作物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主要方法是核置换法。近年来,国外利用链霉素和丝裂霉素 C 等抗生素在玉米(D.F.Petrov 等,1971,U.S.Patent 3594152),向日葵(C.C.Jan 等,1988,Crop Sci,28:792~795)和珍珠粟(G.W.Burton 等,1982,Crop Sci,22:651~652)等作物上诱导获得稳定的  相似文献   
40.
密穗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方法,分析了32份密穗小麦的高分子量径蛋白亚基(HMW-GS)组成,在3个位点上一共检测到12种不同的亚基类型,在Glu-B1位点上,密穗小麦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具有其明显的组成特点,表现为21和13+16亚基出现频率较高,分别为34.83%和18.75%,而这2种亚基在普通小麦和斯卑尔脱小麦中为极稀有亚基;密穗小麦在Glu-Al和Glu-D1位点上的主要亚基变异形式与普通小麦相似,即以null(Glu-l),2 12和5+10(Glu-D1)为其主要变异形式,另外,本研究还筛选出了7份具有5+10优质亚基的材料,这将为提高密穗小麦与普通小麦种间杂交种的品质杂种优势提供了材料基础,最后讨论了密穗小麦的起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