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6篇
  24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2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玉米硅的阶段营养与土壤有效硅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壤质草甸土上设置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玉米4叶期以前吸硅量较低,拔节期吸硅增加,抽雄初期为吸硅高峰期。硅主要分配在叶(43%)和根(39%),籽实和茎分别占11%和7%。NPK配施硅肥能促进植株对硅的吸收。基施硅肥明显提高土壤有效硅浓度,比不施肥区提高200mg/kg;追施硅肥,使抽穗初期土壤有效硅提高到757.8mg/kg。基施、追施硅肥比对照增产5.6%和7.18%。  相似文献   
82.
电控自动变速器换挡过程控制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电控自动变速器的换挡品质,通过分析自动变速器的换挡过渡过程,建立了行星式自动变速器动力学模型,并应用此模型对换挡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到换挡过渡过程的变化规律,同时对离合器充放油规律进行了研究,并采用PWM控制电磁阀对离合器充放油压力进行调节。在换挡过程中,系统先后采用了开环控制、斜率控制以及基于增量PID算法的闭环控制,同时改变发动机喷油量对换挡过程进行了控制。通过试验可以看出换挡过程中采用的开环控制、斜率控制以及基于增量PID算法的闭环控制以及发动机喷油量的控制策略改善了换挡品质。  相似文献   
83.
平衡施肥技术对玉米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玉米为供试作物,研究玉米高产的土壤养分限制因子及推荐施肥量与习惯施肥量在玉米产量效应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玉米干物质积累量在拔节期到大喇叭口期增长最快,磷肥不足易影响玉米苗期的干物质积累,施钾有利于玉米干物质积累量的增加。各处理以推荐施肥的OPT处理产量最高,比习惯施肥的FP处理增产6.5%,二者之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在OPT施肥水平下,玉米高产的主要限制因子是钾。因此,必须科学调配氮磷钾的施用比例,加大钾肥的施用量,实现玉米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84.
硅钙复混肥对玉米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报道 ,水稻施用硅肥后 ,能提高植株体内SiO2 含量 ,提高细胞壁的强度 ,进而株形挺拔、抗倒伏。小麦试验亦表明 ,施硅增加冬小麦表皮细胞壁厚度和硅化细胞数量 ,提高茎秆刚性。但到目前为止 ,关于施硅钙肥对玉米抗倒性能及产量影响的报导甚少。为此 ,我们探讨了在正常密度条件下 ,施用硅钙复混肥对玉米抗倒伏及其产量的影响 ,为科学施用硅钙肥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本项目于 1 996年布置在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土肥所试验地上 ,土壤为壤质草甸土 ,其理化性质为有机质 2 8.45g/kg ,全氮 0 .0 93%,全磷 0 .8g/kg ,全钾 2 8.1 5g/…  相似文献   
85.
为了研究玉米补充灌溉的最佳时间和增产效果,采用田间微区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生育时期补充灌溉对玉米叶片生理特性(叶绿素、SOD、POD、MDA、可溶性蛋白)、根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试验区最佳灌溉时间为玉米生育后期;2在灌浆期补灌一次即能起到显著的增产效果;3全生育期灌溉可增产6.36%,但灌溉水利用率较低。得出结论,最佳补充灌溉方式为抽雄和灌浆期各补充灌溉一次。  相似文献   
86.
春玉米功能叶片生理特征及产量对施氮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氮肥增产效益,减少环境污染,通过2年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0、60、120、180、240和300 kg·hm-2)对春玉米功能叶片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春玉米功能叶片SPAD值、硝态氮(NO3--N)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NRA)、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GSA)和籽粒产量均随着施氮量增加显著增加,当施氮量高于180 kg·hm-2时,各指标均有降低趋势。氮肥表观利用率和氮肥生理利用率均随着施氮量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在施氮量为180 kg·hm-2时达到最大,分别为30.0%和9.3 kg·kg-1N,这与氮肥农学利用率的变化趋势正好相反。春玉米功能叶片SPAD值、NO3--N含量、NRA和GSA随着生育期推进分别呈现"快速上升-缓慢上升-下降"、"双峰"、"波浪型"和"波浪型"的变化趋势,其峰值均出现在拔节期至孕穗期。综合考虑籽粒产量和功能叶片生理特征,179~209 kg·hm-2是本试验条件下春玉米的合理施氮量。  相似文献   
87.
大豆施用硅钙复混肥及硅钙肥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电力工业的副产品粉煤灰,采用立式旋风炉高温增钙处理产生的水淬渣经磨细后生产硅钙肥,又根据不同作物掺混一定量的化肥而成硅钙复混肥,它不仅含有氮、磷、钾等大量营养元素,还含有钙、硅、镁、铁、锌、铜、锰等中微量元素,通过试验网的田间试验看出硅钙复混肥及硅钙肥可改善大豆的生育性状及经济性状并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在大豆上施用硅钙复混肥以375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88.
滴灌施肥条件下玉米水肥耦合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49,自引:4,他引:49  
 【目的】"一旱二薄"是限制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因子。因此,研究滴灌施肥下不同水肥因子对玉米产量的效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在滴灌施肥条件下,采用"311-B"D饱和最优设计,通过旱棚防雨条件下进行田间微区试验。【结果】通过对玉米产量结果进行二次回归拟合,建立了水肥回归数学模型。因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氮肥用量,其次是灌水量和磷肥用量。各因素交互作用对玉米产量的影响都表现为正效应,其效应顺序为:N水>P水>NP;从产量角度评价,以较高氮肥用量、高磷肥用量和丰富灌水量为水肥调控的最佳组合。【结论】水肥调控的最佳组合为:较高氮肥用量243.27 kg·ha-1、高磷肥用量137.431 kg·ha-1、灌水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65.6%。  相似文献   
89.
通过2009至2010年对云南省主要育种单位新育成的9个新品种(系)的适应性研究,结果认为云资粳41号、岫粳16号:云昌粳1号三个新品种,产量较高,群体生长整齐,后期转色好,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米外观品质优。这三个品种可在保山适宜区域进行试种。  相似文献   
90.
孙文涛  郭轶 《中国农资》2011,(22):18-18
本报讯近日,由六国化工公司研发人员自主创新设计的“湿法磷酸磷石膏堆场淋溶水回收利用方法”,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发明专利证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