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4篇
农学   3篇
  4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正玉米在我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粮食作物,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其植株高大、根系发达,而且茎叶十分茂盛,具有较高的产量。大面积栽培玉米是缓解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人少地多矛盾的一个重要措施,可以为人们提供有效的粮食保证,促进粮食安全。在玉米栽培过程中,病虫害是影响玉米产量与质量的主要因素,玉米质量的优劣又会影响农业经济,而且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带来一定影响。因此必须要积极加强玉米种植管理,对玉米病虫害进行防治。本文对玉米种植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22.
为筛选适宜陇东旱塬复种的马铃薯优良品种,以当地主栽品种夏波蒂作为中早熟组对照品种、庄薯3号为晚熟组对照品种,对冬油菜茬复种的23个马铃薯新品种的生育期、产量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冀张薯12号、红美、14w-5折合产量分别为30 487.5、27 115.3、26 448.4 kg/hm2,较对照品种夏波蒂分别增产36.3%、21.3%、18.2%,生育期85~89 d,可作为当地油菜茬复种马铃薯的中早熟品种;青薯9号、青薯10号、陇薯7号折合产量分别为27 782.4、27 615.6、26 462.2 kg/hm2,较对照品种庄薯3号分别增产39.2%、38.4%,32.6%,生育期99~104 d,可作为复种马铃薯晚熟品种。  相似文献   
23.
文章采用PLA生物降解膜、渗水膜和普通塑料膜比较试验研究,对玉米的关键生育期、生长特性及产量指标进行测定分析,旨在探讨新型覆盖材料在陇东雨养区玉米生产中的应用前景。结果显示:3个处理对玉米的关键生育期影响较小,生育周期均为140 d;渗水膜能够有效增加玉米株高、叶片数、穗长、穗粒重和产量;PLA生物降解膜和渗水膜处理的百粒重均小于普通塑料膜;3个处理对玉米产量构成因子及产量均没有形成显著性影响,PLA生物降解膜和渗水膜具有同普通塑料膜相同的增产效应,可以在该区域内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4.
秸秆带状覆盖对旱地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利于西北黄土高原旱作麦田可持续发展的覆盖保墒栽培新技术,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覆盖方式(秸秆带状覆盖:BSC,旧膜二茬利用:PAH,露地条播:CK)和不同施肥量(纯氮、P2O5分别为:90、120、150 kg·hm~(-2))对旱地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方式与施肥量对冬小麦产量、产量三因素、生育期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有显著影响,且二者互作效应显著。秸秆带状覆盖下,籽粒产量达到5 305.0 kg·hm~(-2),较PAH和CK分别显著增加24.0%和37.5%,水分利用效率达10.8 kg·hm~(-2)·mm~(-1),较PAH和CK分别显著提高20.6%和33.3%,且同等施肥量下BSC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显著高于PAH和CK。从产量三因素看,BSC单位面积穗数较PAH和CK分别显著提高27.0%和42.2%,而穗粒数分别降低14.3%和6.7%,千粒重分别降低2.3%和6.8%,差异均达显著水平。与CK相比,BSC和PAH全生育期表现为显著的增墒效应,其中返青前以BSC保墒效果最好,拔节后则以PAH保墒效果最好。比较全生育期0~25 cm土壤温度差异,BSC越冬前表现为增温效应,较CK高1.2℃,返青后表现为降温效应,较CK低1.8℃;而PAH全生育期表现为增温效应,平均较CK高0.9℃。通径分析表明,秸秆带状覆盖主要是通过改善土壤水热条件,显著提高单位面积穗数,从而提高冬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25.
地膜残留量对玉米和胡麻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地膜残留量(0、180、360、540、720 kg/hm~2)对玉米和胡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残膜对玉米和胡麻出苗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残膜量为360 kg/hm~2和540 kg/hm~2时分别对玉米和胡麻出苗率影响最大,出苗率低,出苗缓慢,随着出苗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逐渐减弱。0~540 kg/hm~2残膜量范围内,随着残膜量的增加,玉米的株高和叶面积逐渐升高,胡麻的株高先升后降、单株分枝数逐渐升高。残膜量为540 kg/hm~2时玉米和胡麻干物质均达到最大,残膜量为720 kg/hm~2时降低显著。与胡麻相比,玉米是须根系作物,在土壤中的伸展范围广,与残膜接触的程度大,受残膜影响大。  相似文献   
26.
研究表明 ,杉木迹地上改植的秃杉树高年生长量比连栽杉木大14 8 0 %~ 2 0 2 1% ,地径年生长量比连栽杉木大 2 81 3%~ 343 8% ,差异比较显著。由于连栽杉木 0~ 4 0cm土层的土壤容重增加 2 2 2 % ,毛管孔隙、毛管含水量和自然含水量分别下降 2 6 1%、6 45%和 9 58% ;土壤pH值增加 5 79% ,全N、有效P、速效K和有机质分别下降 8 45%、7 2 6 %、2 1 37%和 12 2 6 % ;杉木采伐迹地营造秃杉比较适应 ,不宜连作杉木  相似文献   
27.
为筛选适宜陇东旱塬复种的马铃薯优良品种,以当地主栽品种夏波蒂作为中早熟组对照品种、庄薯3号为晚熟组对照品种,对冬油菜茬复种的23个马铃薯新品种的生育期、产量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冀张薯12号、红美、14w-5折合产量分别为30 487.5、27 115.3、26 448.4 kg/hm2,较对照品种夏波蒂分别增产36.3%、21.3%、18.2%,生育期85~89 d,可作为当地油菜茬复种马铃薯的中早熟品种;青薯9号、青薯10号、陇薯7号折合产量分别为27 782.4、27 615.6、26 462.2 kg/hm2,较对照品种庄薯3号分别增产39.2%、38.4%,32.6%,生育期99~104 d,可作为复种马铃薯晚熟品种。  相似文献   
28.
通过庆阳市旱地马铃薯栽培技术研究及应用实践,从土地准备、品种选择、种薯处理、播种方式、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贮藏等方面总结提出庆阳市旱地马铃薯黑膜垄上覆土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9.
<正>玉米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常会受到多种病虫的危害。防治失时或措施不当,会直接影响产量和品质。因此做好病虫害的防治,是保证玉米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下面就舞阳县玉米生产中的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做简单介绍。一、播种前防治1.选适合当地高产抗病的品种(大斑病、小斑病、丝黑穗病)。2.不同品种合理搭配(经常选用一种品种会失去抗性而变成易感性)。3.合理轮作:纹枯病严重地块不能种玉米,可以种大豆、甘薯。  相似文献   
30.
<正> 我这次到中国逗留了20天,在四川参观了几个华山松种植园,华山松及其天然林的生长下降很明显。中国林科院和四川省林科院对其原因进行了研究,其有关结论我认为是正确的。1) .酸雨:我们分析了降雨情况,但 pH 值无酸度。2) .喷稀硫酸试验:这种研究表明针叶无色,但针叶的基部变黄与自然色是不同的。3) .病害:通过试验之后,没有明确的病原真菌导致针叶变黄。也没得到明确的结果。4) .气候:病害主松树的范围限于海拔1200m-2000m 上,低于1170m 没有病害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