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4篇
  2篇
综合类   9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1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1.
22.
23.
旨在建立一种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N蛋白阻断ELISA抗体检测方法.本研究将纯化的N蛋白作为包被抗原,通过棋盘滴定法优化ELISA反应条件,建立了检测PEDV抗体的阻断ELISA方法,并对其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试验.对140份临床血清样品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市售IDvet PEDV间接ELISA抗体检测...  相似文献   
24.
交替灌溉对紫花苜蓿生物量分配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交替灌溉是一种节水灌溉技术,广泛用于籽实作物和园艺作物的生产灌溉管理.本研究采用田间试验,分析了交替灌溉对紫花苜蓿地上生物量及其构成要素,根系生物量,地下地上生物量比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为紫花苜蓿生产中应用交替灌溉技术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交替灌溉显著提高了紫花苜蓿水分利用效率,但没有显著影响紫花苜蓿的地上生物量;交替灌溉虽然增加了紫花苜蓿单株分枝数,但减少了单株叶片数;交替灌溉增加了0~20 cm土层的根系生物量,降低了20~60 cm 土层根系的生物量,整体上增加了0~60 cm 土层根系的总生物量;交替灌溉增加了紫花苜蓿的地下地上生物量比,提高了紫花苜蓿植株适应干旱的能力.上述结果说明,交替灌溉能够提高紫花苜蓿水分利用效率而不减产,一方面通过增加紫花苜蓿根系发育能力而提高其耐旱性,另一方面增加了单株分枝数,因此交替灌溉能够适用于收获营养体的紫花苜蓿生产的灌溉管理.  相似文献   
25.
不同盐生境下硅对高羊茅生物量及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水培实验研究了不同盐生境下硅对高羊茅幼苗生物量及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羊茅幼苗生物量随着盐浓度增加而逐渐降低,200 mmol/L的盐浓度为高羊茅幼苗的临界盐浓度,盐浓度小于该临界值时,添加硅显著增加了高羊茅幼苗生物量;盐浓度大于该临界值时,硅对高羊茅幼苗生物量没有明显影响,说明硅调节盐生境下高羊茅的生长能力与环境内的盐浓度密切相关。在盐浓度临界值之内,水培条件下硅通过增加盐胁迫下高羊茅幼苗体内SOD、CAT、POD活性,降低盐胁迫条件下高羊茅幼苗体内的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其中盐浓度为100 mmol/L时,丙二醛含量降幅最大,为18.05%,当盐浓度为50 mmol/L时,脯氨酸含量降幅最大,为23.63%。这不仅说明了硅可增强高羊茅幼苗适应盐生境的能力,而且证明了硅直接参与了盐胁迫条件下高羊茅的生理生化过程。  相似文献   
26.
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路面附着系数实时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车辆动力学控制中的道路路面附着系数实时估计问题进行研究.首先使用魔术公式建立1/4车辆制动模型,即车轮制动动力学模型;然后将其中的附着系数相关项视为制动系统的扩张状态,建立其扩张状态观测器,通过轮速信号和制动力矩信号实时观测制动过程中地面与轮胎间的纵向力,进而计算出路面附着系数;最后在均匀路面和突变路面条件下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对车辆制动系统参数摄动和传感器噪声具有鲁棒性,可以准确地实现道路路面附着系数的实时估计,观测器与控制器设计具有一定独立性.  相似文献   
27.
陈娟  唐建  宋锐  林熊  缪鑫 《中国蔬菜》2017,1(3):101-102
<正>内渝紫2号为食用及加工型紫色甘薯新品种,鲜薯产量高,商品性好,熟食品质优,中抗黑斑病,花青素含量达225.1 mg·kg-1。紫甘薯因薯肉呈现紫色而得名,薯肉紫色深浅取决于薯块中花青素含量多少。针对四川省内外部分食用及加工紫薯鲜薯产量低、抗病差、口感差等问题,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于2010年从西南大学甘薯研究中心提供的0317-6集团开放授粉种子种植后代材料中,经过实生苗鉴定、海  相似文献   
28.
四川地区冬季青菜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地区是冬季青菜栽培种植的主要地区之一,具有较长的种植历史。特别是以青菜(又叫冬菜)睦制窖储发酵而成的资中冬尖,早在清代道光年I可即已驰名全国,远销北京、上海等地。近年来,四川地区冬季青菜栽培面积日益扩大,但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有待进一步加强。本文就四川地区冬季青菜栽培技术要点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29.
<正>蒲公英又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又叫做灯笼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均可入药,有清热解毒,消痛散结的功能,具有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性皮肤真菌及较强的利胆作用,还具有抗肺癌、治疗糖尿病等药用价值,被称为中药八大金刚之一。蒲公英的嫩苗及嫩叶可生食或炒食,作汤、凉拌均可,根部能炖汤、烧肉,作为纯绿色天然无公害食品,发展前景广阔。现将蒲公英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生长条件蒲公英对温度的适应性较强,既抗寒又耐热,早春地温5℃左右即可萌发,  相似文献   
30.
为有效鉴定三棱碘泡虫的有效性,补充其生物学特征,实验利用现代粘孢子虫整合分类学方法,包括形态特征、寄生特性(宿主特征和寄生部位)及分子特征,对其进行重新描述,证实其分类有效性,探讨其系统发育关系。结果显示,三棱碘泡虫专性寄生于草鱼鳃丝间,未在其他器官(肝脏、肾脏、肠道等)检获孢子。包囊呈乳白色,长椭圆形,长(2.4±0.3)(2.1~2.7) mm,宽(0.8±0.1)(0.6~0.9) mm。成熟孢子壳面观呈卵圆形,孢子后端未见"V"形褶皱,孢子外包裹有一层透明的圆形黏液膜,缝面观呈纺锤形,孢子缝面可见三条平行而突出的脊线;孢质均匀,孢子后端具有一个大嗜碘泡;成熟孢子长(10.3±0.4)(9.4~11.0)μm,宽(9.5±0.5)(8.7~10.9)μm,厚(7.4±0.5)(6.4~8.0)μm;两极囊等大,梨形,极丝7~8圈;组织病理显示,病灶鳃组织未出现严重炎症反应。BLAST比对发现,三棱碘泡虫与隐杆碘泡虫小核糖体RNA序列相似性最高(89.58%),但远低于种内序列相似性。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三棱碘泡虫先与寄生于鲤科鱼类的隐杆碘泡虫形成姊妹关系,再与寄生于胭脂鱼科鱼类鳃的诺布尔碘泡虫、微小碘泡虫及毕斯塔斯碘泡虫形成独立的鳃寄生碘泡虫分枝,表明宿主亲缘关系与组织趋向性在鱼类组织寄生碘泡科粘孢子虫系统演化历程中扮演重要作用。本研究补充了三棱碘泡虫包囊形态结构、组织趋向性及分子数据,证实了其分类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