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7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63篇
林业   129篇
农学   94篇
基础科学   95篇
  90篇
综合类   467篇
农作物   117篇
水产渔业   55篇
畜牧兽医   198篇
园艺   82篇
植物保护   3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滇杨遗传改良策略初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滇杨是我国西南地区特有的一种乡土树种,也是我国乃至世界少有的分布于低纬度高海拔地区的杨属树种。针对目前国内滇杨遗传改良研究几为空白的现状,对其遗传改良的途径进行了系统探讨。从滇杨的资源特点及研究现状出发,在借鉴国内外杨树遗传改良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常规育种与现代生物技术育种有机结合,形成一个系统高效、合理可行的滇杨遗传改良策略。  相似文献   
102.
黎蒴(Castanopsis fissu Rehd.et Wils)亦称黧蒴栲、大叶锥、大叶栎等,是华南地区优良的薪炭林树种之一,但长期以来,人工造林成效不高,发展缓慢。对于黎蒴薪炭林的生长特点及经营方式,迄今为止,研究报导甚少。为此,我们于1981年9—10月在黎蒴薪炭林的主要产区之一——广东省英德县连江口公社和广东省英德林场进行了专题调查,现将结果整理如下,以期对黎蒴薪炭林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3.
1、形态特征茶翅蝽成虫体长12毫米~16毫米,宽6.5毫米~9.0毫米。体色淡黄色至灰褐色,具黑刻点,背面金绿色。触角黄褐色,喙伸达第1腹节中部。头部侧缘有明显的弯曲。前胸背板有5个隐约的小黄点。翅褐色。腹面淡红褐色。卵长约1毫米,短圆筒形,灰白色,卵块最少为28粒,卵排列呈六边形。若虫似成虫,体小无翅,腹部背面有黑斑。黄斑蝽成虫体长18毫米~23毫米,宽10毫米。黑色,密布刻点,并具黄斑。触角黑色。喙细长伸至第3腹节中部。腹部腹面中央有凹下的纵沟。卵长圆形,光亮,卵块通常12粒,排成四行。卵产在叶背,初产的卵淡绿色,近孵化时呈深黄色。…  相似文献   
104.
<正> 新疆是我国栽培核桃的主要发源地。五十年代以来,各省(市)、区陆续引入新疆的核桃良种。目前,新疆核桃已成为丰产栽培和选育良种的重要品种资源之一,但由于对其经济效益及生长发育特性尚有不同看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推广。为了进一步了解其良种资源的有关特性,我们对南疆主产区的优良类型和单株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05.
张永坤  牛毅 《云南林业》2006,27(2):16-16
黄樟(Cinnamomumporrecturn(Roxb.)Kosterm.)系樟科(Lauraceae)樟属(CinnamomumTrem)常绿阔叶树。黄樟是重要的芳香原料树种,其树、叶、茎、根中富含多种樟脑(油)成分,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轻工、医药、食品、香料等工业上有着广泛的用途,是我国林业主要出口创汇物资之一。现将黄樟苗木培育技术介绍于下。1种子采收和处理黄樟种子一般在9~10月成熟。熟时,果皮由青变紫转为黑色,且柔软多汁,应及时采摘。黄樟果实属浆果状核果,堆放在一起容易发热、发霉变质,影响种子发芽率。所以,刚采回的果实应浸泡在清水中或摊放在通风阴凉处,待果肉软…  相似文献   
106.
运用AFLP技术估计毛白杨及其杂种毛新杨的遗传杂合水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次报道以毛新杨 (Populustomentosa×P .bolleana)无性系TB0 1×毛白杨 (P .tomentosa)无性系LM5 0的回交子代 12 0株随机个体为材料 ,利用扩增性片断长度多态性 (AFLPs)标记技术研究毛白杨及其杂种毛新杨的遗传平均杂合水平。研究结果表明 :30对不同的AFLP引物组合能够检测到毛白杨的遗传平均杂合水平范围为 9 10 %~ 30 19% ,平均为 18 71% ;而毛新杨的遗传平均杂合范围为 1 39%~ 2 0 31% ,平均杂和水平约为 8 4 7%。因此 ,对于分离群体亲本杂合度来说 ,毛白杨平均杂合度为毛新杨的 2 2 1倍。  相似文献   
107.
毛白杨无性系湿心材比例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毛白杨无性系测定林分内25个无性系150棵单株木芯试样的湿心材比例进行测定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无性系间湿心材比例差异达到5%显著水平,湿心材比例的无性系重复力高达0.749,受中度遗传控制,在无性系间进行可获得良好效果;湿心材比例与木质素含量及与木材基本密度之间无相关性,对这3个性状可以进行单独选择;湿心材比例与胸径之间在1%水平上呈极显著的负表型相关性和显著的负遗传相关性,可联合选择;在所研究的25个无性系中,可选择1232#无性系,它的湿心材比例较低、木质素含量较低、材色较白,且胸径较大。  相似文献   
108.
对河北、河南、山东、甘肃的4块毛白杨无性系测定林中约100个无性系进行了木材基本密度的测定,对木材基本密度在地点和无性系间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毛白杨无性系的木材基本密度平均值为0.4363g/cm3,木材基本密度在地点和无性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木材基本密度的无性系重复力为0.82~0.91,属于受遗传控制较强的材性性状.对生长和材性的相关研究表明,木材基本密度与生长性状(包括胸径、树高和材积)一般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但不同地点上表现为不同的正或负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9.
为实现苹果果径与果形快速准确自动化分级,提出了基于改进型SSD卷积神经网络的苹果定位与分级算法。深度图像与两通道图像融合提高苹果分级效率,即对从顶部获取的苹果RGB图像进行通道分离,并提取分离通道中影响苹果识别精度最大的两个通道与基于ZED双目立体相机从苹果顶部获取的苹果部分深度图像进行融合,在融合图像中计算苹果的纵径相关信息,实现了基于顶部融合图像的多个苹果果形分级和信息输出;使用深度可分离卷积模块替换原SSD网络主干特征提取网络中部分标准卷积,实现了网络的轻量化。经过训练的算法在验证集下的识别召回率、精确率、mAP和F1值分别为93.68%、94.89%、98.37%和94.25%。通过对比分析了4种输入层识别精确率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输入层的图像通道组合为DGB时对苹果的识别与分级mAP最高。在使用相同输入层的情况下,比较原SSD、Faster R-CNN与YOLO v5算法在不同果实数目下对苹果的实际识别定位与分级效果,并以mAP为评估值,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型SSD在密集苹果的mAP与原SSD相当,比Faster R-CNN高1.33个百分点,比YOLO v5高14.2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0.
为探究适宜的谷子抗旱性评价方法,以35个谷子品种为材料,设置0.03 mol/L 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以及正常浇水2个处理,采用频次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比较了9个与谷子萌发期抗旱性相关的指标,依据隶属函数求出最适宜的综合抗旱性鉴定标准,并以此为依据对所选品种进行聚类并划分抗旱等级。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受试品种谷子的发芽势、发芽率、萌发指数、根干重、根鲜重、芽干重、芽鲜重、芽长和根长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干旱对发芽势的影响最大;除萌发系数以外发芽势与其余各指标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通过因子分析将9个单项性状指标转化为4个因子,累计贡献率达86.74%。通过隶属函数结合聚类分析将35个谷子品种的抗旱性划分为4级,其中强抗旱型品种7个、中度抗旱型品种15个、干旱敏感型品种9个和干旱极敏感型品种4个。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可准确评估谷子萌发期抗旱性的回归方程y=-0.187+0.554xRBDW+0.550xRRL+0.264xRRFW,筛选出相对根鲜重、相对芽干重和相对根长作为谷子萌发期抗旱性鉴定的重要指标。干旱胁迫下,可通过测定这3个指标对不同品种谷子萌发期的耐旱性进行快速准确的鉴定及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