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2篇
  43篇
综合类   111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51.
利用大型径流场研究太湖地区稻季氮素的径流排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准确评价稻季氮素径流排放对水体环境的影响,建立一面积为714m^2的大型径流场。通过测定降雨、灌溉输入氮量以及稻田径流氮排放量,研究在常规施肥、灌溉条件下太湖地区乌栅土上稻田施氮肥对水体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稻季径流氮中主要为溶解无机氮,所占比例达69.2%~91.4%,颗粒氮、溶解有机氮比例很低;氮素径流排放主要发生在苗期,稻季后期排放量较少;径流氮排放量低于降雨和灌溉氮素输入量,用较高氮浓度水体灌溉稻田可能是减少周围水体氮总量的有效方法;与同期进行的原状土柱试验比较发现,将田埂高度由6cm增加到8cm,稻季径流量和氮素径流排放分别降低73.4%和约90%。降雨输入氮在研究该地区水体富营养化时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52.
在塑料大棚内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污泥蚓粪作为草坪坪床基质改良剂对基质理化性状和草生长的影响,并与泥炭进行了对比,以确定污泥蚓粪作为坪床基质改良剂的可行性,为开拓生活污泥资源化利用途径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污泥蚓粪的加入增加了基质的养分供应,可促进草的生长,缩短草坪成坪时间。20g·kg-1和40g·kg-1蚓粪处理的草屑量分别是40g·kg-1泥炭处理的2.4倍和3.3倍。20~80g·kg-1蚓粪处理草的再生速度和叶绿素含量均大于40g·kg-1泥炭处理。但高含量的污泥蚓粪会抑制草坪草的生长,使草坪成坪时间延长,且成坪后盖度较差,质地较粗。实际建设中20~60g·kg-1的污泥蚓粪用量较为合适。污泥蚓粪具备取代泥炭成为坪床基质改良剂的潜能,可成为生活污泥农业工程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3.
从烟田健康土壤中分离得到的59株真菌中,筛选出1株对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有较好颉颃效果的真菌,抑菌圈直径为9.5 mm.对该菌株进行了脂肪酸组成分析和形态学观察,并经rDNA ITS区测序,该株真菌鉴定为浅黄新萨托菌(Neosartorya aureola).  相似文献   
154.
以石家庄8号小麦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钾载体抑制剂和钾专性通道抑制剂的方法,探讨了温度变化和重金属镉、铜对植物根系的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NSCCs)转运钾离子的影响。结果显示,NSCCs转运钾的最适温度在35℃左右,低温和高温都会使NSCCs的吸钾速率下降。较高的温度(40℃)对NSCCs转运钾的影响大于对专一性钾通道的影响;而较低温度(20℃)对专一性钾通道活性的抑制比对NSCCs的抑制更强。重金属镉和铜均对小麦的钾吸收速率产生影响,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强。其中,根系NSCCs对镉的敏感度相对于专一性钾通道来说要低,而对铜的敏感度相对较高。说明不同重金属对两类通道蛋白的影响机制不一样。  相似文献   
155.
[目的]研究不同环境条件对韭菜水溶性浸提液抑藻效果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新的抑藻物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设置不同的pH、光照强度以及曝气与否,对不同条件下韭菜浸提液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在7 d的培养过程中,不同pH条件下,韭菜浸提液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抑制均达到90%以上,随着铜绿微囊藻的生长,不同起始pH的培养液,最终的pH趋向于9~9.5之间;在1 000~4 000 lx的光强范围内,韭菜浸提液对藻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低光照强度(1 000 lx)下,韭菜浸提液对铜绿微囊藻抑制效果要好于高光照强度处理,即最佳的生长光照强度并不有利化感作用的发挥;同时,曝气相对非曝气条件而言,曝气条件更有利于韭菜浸提液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结论]该研究结果表明pH、光照强度、是否曝气均影响韭菜水溶性浸提液高温处理后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效果。探讨这些环境因子对植物化感物质抑藻效果的影响,可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新的抑藻物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6.
不同环境条件对韭菜水溶性浸提液抑藻效果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环境条件对韭菜水溶性浸提液抑藻效果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新的抑藻物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设置不同的pH、光照强度以及曝气与否,对不同条件下韭菜浸提液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在7d的培养过程中,不同pH条件下,韭菜浸提液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抑制均达到90%以上,随着铜绿微囊藻的生长,不同起始pH的培养液,最终的pH趋向于9.0~9.5之间;在1000~4000lx的光强范围内,韭菜浸提液对藻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低光照强度(1000lx)下,韭菜浸提液对铜绿微囊藻抑制效果要好于高光照强度处理,即最佳的生长光照强度并不有利化感作用的发挥;同时,曝气相对非曝气条件而言,曝气条件更有利于韭菜浸提液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结论]该研究结果表明pH、光照强度、是否曝气均影响韭菜水溶性浸提液高温处理后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效果。探讨这些环境因子对植物化感物质抑藻效果的影响,可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新的抑藻物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7.
联苯菊酯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联苯菊酯是一种广谱高效杀虫剂,大规模的应用使其广泛残留在环境中,因此筛选联苯菊酯的高效降解菌具有重要意义。从扬州农药厂附近的地表土壤取样,利用富集驯化培养分离得到一株编号为S8的降解细菌,经表形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rDNA序列分析其为醋酸钙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该菌株在pH7.0和30℃的条件下,对100mg·L-1联苯菊酯的3d降解率达56.4%,半衰期为60.7h。其最适生长条件为:pH6.0~8.0,温度30~35℃,接种量5%。研究结果可为今后治理联苯菊酯残留污染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8.
为探究蚓粪对污水生化处理反应器启动的影响,本试验模拟SBR反应器启动运行条件,通过设置不同的污泥浓度和梯度增加蚓粪投入量,在分析各阶段出水水质的基础上研究蚓粪投入对污水生化处理反应器启动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SBR反应器中添加蚓粪能有效增强对污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提高COD的去除率,降低SBR反应器中污泥的用量,提高污泥絮凝效果,抑制污泥膨胀;SBR反应器中污泥浓度为2 400~3 200 mg/L时,蚓粪用量为10~12.5 g/L时效果最佳;高污泥浓度时,添加低蚓粪量的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59.
周晓见  夏洁  靳翠丽  缪莉  董昆明  封克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135-18137
[目的]对前期研究发现的具有显著抑制铜绿微囊藻的龙爪槐正己烷提取物进行抑制机理分析。[方法]采用龙爪槐正己烷提取物处理铜绿微囊藻,通过考察铜绿微囊藻的叶绿素a含量、蛋白质含量、细胞膜透性和SOD活性,初步分析龙爪槐提取物对铜绿微囊藻抑制作用的机理。[结果]龙爪槐正己烷提取物破坏铜绿微囊藻的细胞膜系统,增加细胞膜透性;叶绿素a和蛋白质含量在培养7 d后分别减少为对照组的10%和50%左右,对藻细胞的光合反应系统造成破坏;另外,藻细胞的SOD活性在龙爪槐正己烷粗提物作用下,在初期呈现为应激性上升,在后期表现为抑制的阶段性变化。[结论]龙爪槐正己烷提取物抑制铜绿微囊藻的可能机理是:破坏细胞膜,使膜通透性增大;破坏光合反应系统,造成光合色素和蛋白质含量减少;SOD活性发生阶段式变化。  相似文献   
160.
不同铜水平下玉米细胞内铜的分布和化学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运用差速离心法和化学试剂逐步提取法分析了铜在玉米细胞内的分布和存在的主要化学形态.结果表明.从含量上看.细胞壁和细胞溶质部分是铜在玉米细胞内分布的主要位点,细胞核、叶绿体及线粒体等细胞器中铜的含量较低.对照和1μmol·L-1Cu处理的玉米根部中,铜主要分布在细胞壁区域,其次为细胞溶质部分.随着铜浓度的升高,铜向细胞壁部分的分配减少,而向细胞溶质部分的分配增加.在茎中,就不同铜浓度处理来说,亚细胞组分中铜的含量均以细胞溶质部分的值最高,其次为细胞壁部分.而在叶中,均以细胞壁部分的值最高,其次为细胞溶质部分.就铜的存在形态而言,对照处理的根部主要以HCI提取态铜为主,茎和叶中铜以多种化学形态存在.I Ixmol·L-1Cu处理时,根部铜仍以HCl提取态为主,而茎和叶中以NaCl提取态占优势.随着铜浓度的升高,根部和叶部的铜均主要以乙醇提取态为主.而茎中20和50 μmol·L-1铜处理主要以NaCI提取态铜为主,80 μmol·L-1Cu处理时主要以去离子水提取态铜和NaCl提取态铜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