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2篇
  43篇
综合类   111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连续施磷条件下渗育性水稻土无机磷土层分布及移动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3年田间肥料定位试验,采用顾益初、蒋柏藩的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分级方法,研究了太湖地区砂壤质渗育性水稻土不同无机磷形态在015.cm、1530.cm和3045.cm土层的分布及移动特征。结果表明,太湖地区砂壤质渗育性水稻土中的无机磷以Ca-P为主,其中Ca10-P含量最高。无论施肥与否,各土层中不同形态无机磷的含量都是Ca10-PO-P、Fe-PAl-P、Ca2-P、Ca8-P。3年定位施磷后,随施磷量增大表层(015.cm)土壤中总磷、Olsen磷、无机磷和无机磷各组分含量显著增加,而1530.cm和3045.cm土层中各无机磷组分的增加相对较小。土壤中总磷、无机磷和Olsen磷在土壤剖面中向下移动性随着土层的加深而减弱。其移动性呈Olsen磷无机磷总磷。植物有效无机磷源(Ca2-P、Ca8-P、Al-P)的下移比植物无效或缓效无机磷源(Ca10-P、Fe-P、O-P)的下移更明显。Olsen磷与土壤各层中的Ca2-P、Ca8-P、Al-P的相关性要比Fe-P、O-P和Ca10-P更大。  相似文献   
92.
水分胁迫对旱作水稻产量与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高砂土充填的PVC土柱模拟地下水埋深来控制土壤水分状况,研究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对水稻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地下水埋深10~50 cm范围内,随埋深深度的增加,水稻生物学产量及经济产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适当的地下水埋深有利于水稻作物对氮素的吸收和钙、氯元素的累积,促进水稻体内可溶性总糖和蔗糖含量的增加;但地下水埋深过大则不利于水稻作物对磷、镁、钠等元素的吸收,并妨碍成熟期籽粒中钾向秸秆的回流。  相似文献   
93.
堆置与添加蛭石对污泥蚓粪培育茄子幼苗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堆置和添加蛭石处理对污泥蚓粪育苗基质有效氮磷钾含量、pH和电导率(EC)以及该基质对茄子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为污泥蚓粪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新鲜污泥蚓粪和堆置污泥蚓粪(堆置180 d)中分别添加不同量蛭石(体积比:蚓粪﹕蛭石=1﹕0,2﹕1,4﹕1,8﹕1)复配成育苗基质,以市售泥炭育苗基质为对照,共9个处理,通过大棚育苗方式培育茄子幼苗。【结果】污泥蚓粪基质比传统泥炭为主的基质更能促进茄子幼苗系统发育;新鲜污泥蚓粪基质和堆置污泥蚓粪基质都能够显著增大茄子幼苗的开展度、根表面积、根粗、根体积、茎叶干重、总干重、根冠比和壮苗指数,新鲜污泥蚓粪基质能够显著增加茄子幼苗的叶绿素,堆置污泥蚓粪基质能够显著增加茄子幼苗的根长;新鲜污泥蚓粪中添加不同量的蛭石对茄子幼苗茎叶生长的影响小于堆置污泥蚓粪,而对根系的影响大于堆置污泥蚓粪;堆置处理导致污泥蚓粪有效氮、有效磷和pH下降,而EC增大。新鲜污泥蚓粪和堆置污泥蚓粪中加入蛭石都导致有效氮磷钾含量和EC值下降,而pH增加,变化量随着蛭石用量的增大而增大。育苗后,污泥蚓粪基质的有效氮磷钾含量显著高于市售基质,而pH差异不显著。新鲜污泥蚓粪与蛭石按照2﹕1体积比、堆置污泥蚓粪与蛭石按照8﹕1的体积比混合最有利于增大茄子幼苗壮苗指数。【结论】污泥蚓粪可以作为育苗基质材料培育茄子幼苗,持续大量的有效矿质营养供应是污泥蚓粪促进茄子幼苗生长发育的重要原因。虽然污泥蚓粪堆置处理降低了有效氮磷含量、增加了EC值,但在保证幼苗质量前提下,从方便生产、提高蚓粪基质产品使用安全性的角度,在茄子育苗中推荐采用堆置后污泥蚓粪与蛭石按照8﹕1体积比混合的育苗基质。  相似文献   
94.
为评价生态养猪过程中不同发酵床垫料组成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在南京六合发酵床养殖基地,设置3种不同垫料的发酵床处理,其垫料组成分别为木屑(S)、木屑+稻壳(SR)、木屑+稻壳+秸秆段(SRS).在一个试验周期内,连续测定垫料中CO2、CH4及N2O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及pH、含水率、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动态变化,同时分析了三种垫料温室气体排放差异的机理.结果表明,垫料排放的温室气体以CO2和N2O为主,二者在三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当量中的占比高达99.3%~99.6%;三种垫料N2O的排放主要集中在猪出栏前一个月,占整个试验期间排放总量的61%~68%;在垫料中添加秸秆段(SRS)对CO2和N2O排放总量的影响不显著,但显著增加CH4的排放,其CH4排放总量分别是S和SR的2.30倍和2.46倍;SRS的二氧化碳排放当量亦高于S和SR,而S和SR的二氧化碳排放当量相差不大,三种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5.
研究着重了解NH46+-N肥施入不同矿物类型土壤后,由于不同C/N和粘土矿物组成的不同以及K×+的加入,导致NH4^+向NO^-3的转化和矿物的固定与释放所具有的不同特点,在C/N高的情况下,施入的HN6-4-N对1:1型粘土矿物为主的酸性土壤来说,主要以NH^+4的形态直接被微生物大量利用,而在以2:1型粘土矿物为主的中性土壤上,施入的NH^+4先被矿物晶层大量固定,然后再释放出来被微生物所利用  相似文献   
96.
利用中国稻/麦轮作系统O3-FACE(Ozone-Free Air Concentration Enrichment)试验平台,研究了大气O3浓度升高(比周围大气高50%)对稻季不同生育期耕层土壤溶液中Ca、Mg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气O3浓度升高对稻田0~15 cm耕层土壤溶液Ca浓度无明显影响,但Mg浓度呈现降低趋势;降低了15 cm处土壤溶液Ca、Mg浓度,其中对Mg浓度的降低幅度为20.97%,且达显著水平;大气O3浓度升高可改变耕层土壤溶液中Ca、Mg离子在不同深度的分布,降低15 cm处土壤溶液Ca、Mg浓度与5 cm处比值,降低幅度分别为13.50%、34.29%。文章指出大气O3浓度升高会对稻田生态系统土壤Ca、Mg元素地球化学循环产生重要影响,并可能因此影响稻米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97.
对经长期填埋后已稳定化的垃圾进行开采和资源化利用,能增加现有填埋场库容,对解决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紧张的现状具有重要意义。以一个已运行10a以上的垃圾填埋场为研究对象,对已填埋6、8、10a的矿化垃圾中一些植物大量营养元素的剖面分布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矿化垃圾中氮、磷、钾养分的浓度总和已达到国家有机肥养分含量标准,有机质含量也明显高于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从植物养分供应的角度看,矿化垃圾可具有资源化利用的价值;(2)矿化垃圾中养分主要以氮素为主,磷、钾营养元素的总量较低,但速效态含量相对较高;(3)不同填埋深度的矿化垃圾中,主要营养元素的含量大部分在填埋8~10a后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受矿化垃圾组成成分复杂性的影响,部分形态营养元素的变化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98.
在pH4.0、6.0水培条件下,分别供应NH4^ -N和NO3^-—N2种不同形态的氮源,研究玉米根系对氮素的吸收与溶液中H^ 浓度变化的关系以及不同pH条件下不同氮索形态对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介质中有NH4^ -N存在时,玉米对NH4^ 的吸收会导致pH值下降,且无论起始pH值的高低,最终达到的最低pH值相当接近;②起始pH值为4.0和6.0时,玉米每吸收1个NH,后释放大约0.8~0.9个H^ ;③起始pH值为4.0时,玉米根系每吸收1个NO4^ 大约消耗1.22个H^ ,但在起始pH值为6.0时,吸收1个NO3^-仅需消耗0.024个H^ ;④低pH值能促进NO3^--N的吸收,高pH值更有利于NH4^ -N的吸收;⑤尽管NH4^ 的净吸收速率大于NO3^-,但其对生物量的积累作用小于后者。  相似文献   
99.
作物NH4+和K+营养关系的土壤及矿物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钱晓睛  封克  汤炎  程传敏  徐灏 《土壤》1996,28(1):24-29
通过水培、土培试验研究了不同阳离子的存在与土壤、矿物固定态铵释放及水稻苗期氮、钾吸收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NH4^+、K^+浓度组合对水稻苗期氮、钾营养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
通过对4种以2:1型粘上矿物为主的土壤所进行的盆栽黑麦草试验,结果表明,K ̄+,Na ̄+,Ca ̄(2+)等阳离子不仅影响粘上矿物对NH ̄+_4的固定量,更重要的是它们对矿物固定态铵的释放有截然不同的影响。Na ̄+,Ca ̄(2+)有助于2:1型粘上矿物层间铵的释放,而K ̄+却阻止NH ̄+_4的释放,最终导致了黑麦草吸氮量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