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为保护水域生态环境,实施环保养殖,加强养殖业自身环保建设,采用固液分离、沉淀吸收、氧化降解、微生物降解过滤净化和植物吸收等生态处理技术,开展冷流水养殖尾水综合处理技术研究,在处理系统为养殖面积40%的情况下,能有效降低尾水中的COD和氮磷,处理效果分别达到了100%、87.13%、75.56%。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由于化肥农药大量施用,农作物的品质越来越差,成为制约农业生产的的瓶颈,从很大程度上来说,绿色农业的大规模迅速发展受到了极大限制。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呢?山东省秸秆生物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员张世明先生经过十几年的研究,证实了在农业生产中,制约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矛盾: 一、农作物生长需要大量C0_2和大气中C0_2严重不足的矛盾 现在大气中的CO_2浓度为330微升/升,而作物在生长过程中真正吃饱所需要的CO_2浓度(以黄瓜为例)是:苗期为1500微升/升、开花期为2500微升/升、结瓜期为3500微升/升、结瓜高峰期为4500微升/升。  相似文献   
13.
利用MAS手段改良恢复系R838稻瘟病抗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杂交水稻恢复系R838稻瘟病的抗性水平,利用MAS手段将抗稻瘟病基因pigm导入目标受体,通过连续多代回交并对其回交后代进行分子标记检测或稻瘟病抗性表型鉴定。筛选回交高世代群体自交,并用三系不育系进行测配。结果表明:F1目标基因占有率为52.4%,随着回交世代的增加,其所含目标基因的占有率稳定在50%左右,通过回交高世代群体苗瘟表型鉴定,苗叶瘟抗性3~9级,株系间差异明显;用三系不育系配组,F1苗叶瘟抗性随入选父本抗性提高而提高,且农艺性状与R838基本保持一致。因此,通过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用pigm稻瘟病抗性基因改良目标受体的稻瘟病抗性是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尚在试点工作中的背景下,通过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法规政策进行详细的梳理分析,总结程序上存在的法律、市场、监管、收益分配等各方面阻碍。在深入探究了南海、芜湖、重庆、广东等几大入市模式特点与经验的基础上,着手于改良农民集体主体制度、完善相关法律体制、规范交易程序、解决其与国有城市建设用地及农村征地范围的矛盾冲突,制定合理的利益共享分配机制等多方面,进而提出有效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稻鸭共作是一种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有机稻鸭种养不仅有助于提高稻田的生产力和品质,还可促进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该文将探讨有机稻鸭种养的优势、前景和挑战,通过比较有机稻鸭种养与传统农业的差异,着重分析有机稻鸭种养所带来的生态收益、经济收益和社会收益等。同时总结推广该农业生产方式时面临的挑战和教训,并提出一些改进和发展的方向,为推动有机稻鸭种养快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陈秒  尹超  刘烨  肖层林 《作物研究》2013,27(2):164-168
综述了对水稻温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特性及其生理生化特性的相关研究成果:光温条件、生长发育阶段、遗传背景是水稻光温敏不育系育性转换的内外因素,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相关酶活性变化是育性转换的主要生理生化特性表现。水稻实用型温敏核不育系不仅要求育性转换临界温度较低,同时要求具有适宜繁殖的可育温度范围,选育育性转换临界温度和生理不育温度均较低,即"双低"不育系,是降低两系杂交水稻制种和不育系繁殖风险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18.
茄子高垄深穴栽植是宁夏吴忠市利通区推广的一种春提早蔬菜特色栽培模式。高垄能有效增加土壤受光面积,提高地温;深穴可为蔬菜前期生长提供足够空间。应用该技术后茄子采收期延长,高产优质,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19.
刘烨  陈秒  尹超  肖层林 《作物研究》2012,26(6):707-712
对杂交水稻(F1)种子裂颖、穗萌芽现象及其原因和稻谷籽粒在形成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与淀粉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酶类物质和内含激素的变化进行了综述。针对杂交水稻F1种子的特征特性,提出了对杂交水稻种子的特性及其生理生化进行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为推进传统发酵水产调味品的产业化,提高生产效率,满足消费者需求,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研究虾头酱快速发酵工艺。选择从传统虾酱中分离得到的季氏毕赤氏酵母(Pichia gilliermondii)、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以及购买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icola),作为外加复合菌株混合发酵,提高虾头酱风味。基于感官品评和氨基态含量分析,首先探索快速发酵杀菌方式及复合菌株接种比例,然后在单因素基础上,选择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优化法,对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及菌株接种量进行中心组合试验设计(Box-Behnken),建立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酵母菌、乳酸菌及霉菌的最佳混合浓度比例为1∶5∶3,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53.6℃,发酵时间13.46 d,混合发酵剂接种量2.69 m L/100g。优化后进行验证最终工艺条件为:温度54℃,发酵时间14 d,接种量2.5 m L/100g,发酵制备虾头酱的感官评价得分为7.64,氨基态氮浓度为(0.82±0.04)mg/m L。研究结果为虾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及虾头酱的快速发酵生产提供产业化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