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4篇
农学   5篇
  33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12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功率强大的分时计算机,大型快速随机存取的存贮装置,价格低廉的终端以及高效率的通讯网络等先进技术设备的出现提哄了现代化的情报技术手段,使得联机情报服务成为可能,于是出现了一门新兴的产业——联机情报业。一、联机情报业的产生60年代初,大型情报服务机构由于印刷、大量文摘索引刊物的需要,开始利用计算机辅助照相排版,以降低成本和缩短印刷  相似文献   
12.
丹玉207号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以T257为母本、昌7-2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其高产、质优、多抗、适应性广,淀粉含量高。适宜在辽宁、河北省等春播玉米区春播种植。最佳种植密度为4 200~4 800株/亩。  相似文献   
13.
丹玉206号是丹东农科院选育的极晚熟玉米品种。通过不同的栽培密度研究,对丹玉206号进行合理化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在亩种植密度为2 800株时的产量最高。这说明在亩种植密度2 800株时能够很好地利用当地温光条件,达到产量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辽宁省沿海区域推广种植的玉米品种时有空秆现象和高感玉米粗缩病的现象的发生,同时有的品种倒伏严重,这些都对玉米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有的地块甚至绝收,农民损失严重。丹玉206号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以W8017为母本、D698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具有高产、质优、多抗和适应性广等特点,尤其是高抗倒伏和高抗玉米粗缩病。  相似文献   
15.
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是人类活动对大自然改造的直接体现,为研究人类活动对土壤侵蚀的定量影响,以中国南方红壤典型水土流失区——福建省长汀县为研究区,利用每间隔3~4年的11个年份的遥感影像,基于USLE模型评估该县1988-2020年30多年来的土壤侵蚀时空变化特征,定量分析不同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度(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 FVC)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结果表明:(1)长汀县土壤侵蚀严重区域主要集中于县域中部河田镇、三洲镇和策武镇等地,30多年来,土壤侵蚀强度呈先增后减的趋势,1988-1994年土壤侵蚀状况逐渐严重,1994年的水土流失率高达30.49%,90年代中期后开始逐渐好转,至2020年水土流失率降为6.22%。(2)1988-1994年和1994-2001年2个时期,林地转化成裸地的面积最大,导致土壤侵蚀增加量平均约占每个时期增加量的93%;2001-2010年和2010-2020年2个时期,裸地转化成林地的面积最大,引起的土壤侵蚀减少量平均约占每个时期减少量的73%。(3)30多年来长汀县FVC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1988-1994年平均FVC从44%减少到35%,随后开始增加,至2020年,FVC增加至79%;土壤侵蚀量与FVC呈反比,FVC减少对土壤侵蚀量的影响更大,FVC平均每降低1%,土壤侵蚀量增加7.49万t;而FVC平均每增加1%,土壤侵蚀量减少3.75万t。(4)FVC对土壤侵蚀的敏感性与坡度呈正比,低坡度下土壤侵蚀随FVC变化较均匀,高坡度等级下,FVC低于60%时,对土壤侵蚀的敏感性高,FVC每增加10%,土壤侵蚀模数平均减少262.73 t/(km2·a)。研究结果有助于分析长汀县土壤侵蚀在长时间序列上的时空变化及人类活动对土壤侵蚀的影响,为长汀县未来的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保护提供重要的科学支持。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因除草剂使用不当,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制约玉米生产的一大障碍。1杂草的为害杂草可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它们和农作物争光、争肥、争空间。有些杂草是玉米病虫害的中间寄主或蛰伏越冬的场所,因此,从玉米播种到收获要不断的除草,已确保玉米的丰收。防除杂草的方法很多,但化学除草因其省工省时、除草效率高而深受广大农民的青睐,近年来化学除草的面积也在逐年扩大。但是无论选用哪种除草剂,都要讲究科学用药。  相似文献   
17.
2017-2018年两年对29份骨干自交系进行了玉米茎腐病抗性鉴定与分析。玉米茎腐病完全自然发病。调查结果表明:沈3336、沈137、DH25、丹717等4个自交系表现高抗。  相似文献   
18.
紧凑型玉米自交系D34是以丹340自交系的变异株选育而成的旅系。与P群杂交,所配组合大多属晚熟稀植大穗型品种;与Reid、Lan.杂交,所配组合大多属晚熟、中晚熟杂交种。D34自交系用途多样、配合力高、适应性广,是广为应用的优良自交系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草本植物根系对崩岗洪积扇土壤分离的影响,以宽叶雀稗(Paspalum wettsteinii)和巨菌草(Pennisetumsp.)为研究对象,采用变坡水槽冲刷试验,研究种植草本植物后土壤分离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各土层平均土壤分离速率大小为裸地(69.93g/(s·m2))宽叶雀稗(57.42g/(s·m2))巨菌草(43.28g/(s·m2)),且不同植被土壤分离速率均随着土层的加深呈幂函数增加;根长密度是影响土壤分离最重要的根系指标,宽叶雀稗小区土壤分离速率随各根系参数指标的增大呈对数函数下降,而巨菌草区则表现为幂函数下降,体现了不同植被根系构型对土壤分离效应的差异;2种草地土壤分离速率可以用水流剪切力、土壤抗剪强度和根长密度很好的模拟(NSE≥0.90)。研究结果可为崩岗治理措施的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煤炭的大规模地下开采不仅破坏了地表植物,而且对矿区土壤造成了严重影响。微生物修复技术是矿区土壤修复的研究热点之一,通过在采煤沉陷区紫穗槐接种菌根真菌,系统地研究菌根对紫穗槐根系形态的发育,对土壤性状的改良以及根际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间隔一年后,接菌紫穗槐根际土壤菌丝密度和微生物数量显著高于对照;菌根植物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比对照增加42%,速效钾含量比对照增加9%~11%;菌根植物的根系发育状况良好,接菌紫穗槐根长比对照高30%~40%,根尖数多10~20个,根际土壤总球囊霉素接菌植物比对照高0.2~0.6 mg/g。在采煤沉陷地上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可改善根际土壤的性状,有利于地表植被的恢复与稳定,为微生物修复技术的推广应用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