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3篇
  2篇
综合类   23篇
畜牧兽医   90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11.
本试验旨在了解近年来浙江省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感染情况及耐药状况,指导合理用药,检测细菌的耐药基因,探究其耐药机理.根据细菌形态、培养特性、生化试验,结合PCR法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K-B纸片扩散法检测细菌对18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设计耐药基因特异性引物,PCR法扩增耐药基因,并进行测序分析.结果显示,分离鉴定出2012-2014年22株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药敏结果显示,分离菌对青霉素G、头孢拉定、链霉素、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甲氧嘧啶耐药严重,对多黏菌素B、左氟沙星、强力霉素、四环素等药物敏感,耐β-内酰胺类药物的细菌中检测到耐药基因blaTEM.结果表明,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是引起兔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原菌,分离菌多重耐药,耐药率较高,检测到的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相符.  相似文献   
112.
山东省白羽肉鸡中MDV、REV、CAV和ARV感染状况的病原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DV)、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AV)、禽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REV)和禽呼肠孤病毒(ARV)在山东省白羽肉用型鸡中的流行情况,试验采用地高辛标记的核酸探针-斑点杂交法对淘汰的商品肉鸡、病死商品肉鸡及淘汰肉种鸡进行了上述4种病毒病原的检测。结果表明:ARV主要以单一形式感染,在病死商品肉鸡中感染率最高(30.07%),在3种类型鸡中ARV感染率高于MDV,REV,CAV。MDV在淘汰肉种鸡中感染率(12.82%)高于其他2种鸡群,而REV,CAV,ARV感染率在病死商品肉鸡中最高。混合感染亦相当普遍,以淘汰肉种鸡最高(混合感染率达10.25%),高于任一病毒单独感染率,其次为病死商品肉鸡。  相似文献   
113.
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考GenBank中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DHV-I)的基因序列,应用Primer Premier5.0软件设计了一对引物,建立了适合DHV—I快速检测的RT—PCR检测方法。以该方法对实验室分离并保存的DHV强毒株Z10株的RNA为模板进行RT—PCR扩增,得到了预期大小为699bp的目的片段。将扩增所得的DNA片段进行克隆测序,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的DHV-I的相应基因序列比对分析,同源性均达90%以上.表明为DHV—I的基因序列,对NDV,IBDV,DPV和GPV等常见病毒扩增结果为阴性。该方法敏感性检测结果表明.最低RNA模板检出量为24pg。表明所建立的RT—PCR检测技术具有特异、快速和敏感的特点,可用于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114.
一株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野毒经鸡胚传代,然后转为细胞培养,取第20代、21代、25代毒,以1倍量(3000 TCID50/0.2m1)和5倍量不同的免疫剂量,分别在1周龄、2周龄对商品代海蓝褐蛋鸡进行免疫,并于免疫前用IBD-ELISA试剂盒检测IBDV母源抗体水平,于5周龄用IBDV超强毒(vvIBDV)GX8/99攻毒,攻毒后观察记录各组鸡的致病率和死亡率。结果在2周龄免疫21代毒、25代毒,均可提供100%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V)是一种危害雏鸡的免疫抑制性传染病.近年来该病在山东部分地区不断发生,损失较大.本试验取部分发病鸡,采集病料,通过琼脂扩散试验、PCR检测IBDV VP2高变区基因序列等检测方法分离鉴定了一株IBDV地方株,并测定了其致病性.结果表明该毒株有较高的致病性.疫苗接种试验表明,利用B87疫苗能较好地保护杂交鸡对于该毒株的攻击,表明选择合适的免疫程序和疫苗,可以较好地预防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6.
根据GenBank中发表的E.coliF41、987P基因序列,分别设计合成一对引物。利用PCR技术.分别以大肠杆菌C83707的基因组和C83710的质粒为模板扩增F41、987P基因。通过分离、纯化、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连接和转化,构建了含F41-987P串联表达载体的重组菌株BL21(DE3)/pETF41-987P。经酶切、PCR鉴定和DNA序列分析,证实了构建的重组质粒pETF41-987P中含有F41-987P融合基因,且基因序列和阅读框架均正确。经过SDS.PAGE分析,串联表达蛋白含量在30%左右,经Western blot检测,该串联表达蛋白能被大肠杆菌F41、987P阳性血清识别。反向间接血凝试验结果,F41效价为2^6~2^8,987P效价为2^8~2^10。说明F41-987P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表明构建的重组菌株可以作为预防新生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基因工程疫苗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117.
为建立兔出血症病毒(RHDV)的血清学检测方法,本实验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将RHDV衣壳蛋白VP60的3个区域VP60-1(aa2-aa208)、VP60-2(aa174-aa425)和VP60-3(aa342-aa579)分别进行原核表达,获得了大小为42 ku、47.5 ku和45.6 ku的重组蛋白。经ELISA和western blot试验分析显示3种重组蛋白均能够被RHDV阳性血清识别,但VP60-1较VP60-2和VP60-3具有更好的反应原性,因此以表达的重组蛋白VP60-1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RHDV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对不同免疫期兔血清的检测结果与HI呈显著相关性。对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该ELISA方法比HI试验更敏感。本研究以VP60-1为包被抗原建立的ELISA方法可以用于RHDV疫苗的免疫评估。  相似文献   
118.
鸡溃疡性肠炎的研究--鹑梭状芽胞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山东泰安、东阿等地送检的疑似溃疡性肠炎的病鸡肝脏、脾脏等分离出鹑梭状芽胞杆菌,并对该菌的培养特性、生化特性、药敏试验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