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6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2篇
  31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探索露地结球生菜轻简高效的养分管理措施,选择京郊生菜种植园区,设置不施氮对照(CK)、常规施肥(CF)、常规减肥(-20%CF)和控释掺混肥(-20%CU)4个处理,研究了控释掺混肥一次性减量施肥对结球生菜产量、品质、叶片生理特征、养分吸收、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在氮、磷、钾肥减量20%的情况下,控释掺混肥处理的结球生菜总产量和经济产量分别提高2.32%和3.28%,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29.98%。在结球生菜生长期内,控释掺混肥处理在不同生育期(苗期、莲座期、结球中期和收获期)的结球生菜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氮代谢酶活性(谷氨酸合成酶、硝酸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谷氨酸合成酶、谷氨酸脱氢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与常规施肥差异不大,在结球生菜收获后,所有处理在0~100 cm土体内的残留硝酸盐含量总体不高,相对来说,控释掺混肥处理有一定的硝酸盐淋洗风险。综上所述,控释掺混肥一次性减量施肥在稳定结球生菜产量的前提下,可显著提升生菜品质,在规模化结球生菜生产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2.
明晰土壤盐渍化空间分布特征是盐碱地改良的基础。与单一尺度相比,嵌套多尺度研究可更好地分析土壤盐分的空间变异结构特征,更精确地表达盐渍化程度的自相关随尺度的变化情况。采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野外实地分层采集土样,分析了4km、500m和100m三个嵌套尺度条件下,新疆安集海灌区膜下滴灌棉田根系层土壤含盐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变异特性。结果表明,灌区棉田各尺度根系层土壤含盐量整体水平较低(平均1.52~1.87 g·kg~(-1)),属中等变异,具有明显的连续变化和底聚特征。轻度盐化土和非盐化土在整个灌区占主导地位并主要分布于地表水矿化度较低、地势较高、排水相对通畅的灌区东南侧,盐渍化相对较重区域主要位于地下水埋深较浅的泉水溢出带,以及受平原水库和干渠渗漏影响的区域。受地形地貌等结构性因素与人为活动等随机性因素共同影响,土壤含盐量呈强空间自相关性:随尺度加大,地统计模型的块基比减小,相关距离增加,自相关性增强,结构性因素影响增强,随机因素影响减弱;反之随尺度减小,空间分布更加清晰明确,随机因素的影响则逐渐增强。对于盐渍化严重区域,有必要针对整个根系层采用嵌套方式在更小尺度上加密采样,以充分了解土壤盐分的空间分布规律与变异特性。  相似文献   
23.
乌兰布和沙区紫花苜蓿建植与萌发预测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乌兰布和沙区紫花苜蓿种子发芽与温度的关系及环境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探讨不同播种期和播种技术对出苗和保苗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播种期为5月中、下旬。种子发芽所需热量累积为22℃以上。在沙区特殊环境条件下,初步建立紫花苜蓿种子萌发预测的动态模型,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可用以预测类似条件下紫花苜蓿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24.
不同配比沼渣基质对茄果类蔬菜育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鸡粪为主要发酵原料的沼渣为试材,通过育苗试验,探讨不同配比沼渣基质对茄果类蔬菜育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普通基质中添加15%和30%的鸡粪沼渣,番茄、黄瓜和茄子的育苗效果最佳,是该试验的最优处理。  相似文献   
25.
王甲辰  左强  谷佳林  肖强  邹国元  张琳  王美菊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379-1381,1399
[目的]研究过量浸水对基质块N、P、K流失及秧苗生长的影响。[方法]设计让基质块吸水饱和膨胀后再多加其体积1/2的过量水,并设13个时间梯度用来研究一次性过量浸水与基质块N、P、K养分浸出、损失的回归关系,并种植西红柿研究基质块泡水后对植株养分吸收及生长的影响。[结果]3种养分在浸泡水中的浓度与时间都存在回归方程分别为:N=-2E-05t2+0.016 1t+2.055 3、P=0.002 2t+2.248 5及K=0.004 7t+0.875 8。虽然3种养分都有损失,但氮损失总量与时间的回归方程方差分析差异不显著,这与其挥发性质有关,而P、K的回归方程为:P=0.125 7t-0.117、K=0.022 5t0.1514。这样造成植株地上部对N、K的吸收产生不利影响,回归方程分别为:N=20.64e-4E-04t、K=E-06t2-0.011 3t+29.055。同时,在该试验条件下,过量浸水未对壮苗指数造成显著不利影响。[结论]为指导基质块浸水方式及其栽培管理和育苗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指导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26.
朱向明  左强  石建初 《土壤学报》2010,47(5):913-922
作物根系吸磷研究对于施肥管理和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土壤剖面各深度处的根系吸磷速率尚无法直接测定,反求方法已成为估算其分布的主要手段之一。土壤剖面水溶性磷浓度实测空间步长SI、时间步长T以及水溶性磷浓度测量误差εpa是影响根系吸磷速率反求方法的几个主要因子。本文通过数值实验,首先探讨了SI、T和εpa不同取值对根系吸磷平均速率反求方法准确性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土壤0~30 cm区域内实测空间步长SI取5 cm,30 cm以下取10~20 cm;(b)测量时间步长T介于5~20 d之间;(c)水溶性磷浓度测量的相对误差控制在15%以内时,根系吸磷平均速率估算值与理论分布之间的总体相对误差均在10%以内。在此基础上,应用该反求方法对土柱实验中冬小麦(苗期)根系吸磷平均速率分布进行了模拟估算,所得冬小麦各生长阶段吸磷总量的估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两者间的相对误差均在10%以内。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基质块复合不同剂量轻稀土对青椒生长、Cd吸收阻控及Cd在器官中分配的影响,以期为受污染达到一定程度的耕地开发合格的根际调控产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青椒为供试蔬菜、以Cd为试验重金属,采用盆栽试验探索根际调控基质块复合不同剂量碳酸轻稀土对青椒生长、镉吸收阻控及镉在植株体内分配的影响。[结果]当稀土剂量为40mg/kg时,与对照相比,极大地促进了青椒苗株高和干重的增加,分别提高了21.52%和11.11%。在高污染等级(5.14mg/kg)的Cd胁迫下,保留基质块处理比冲掉的(裸栽)处理植株地上部生物量、植株生物量、果干重均显著增加,而对根系却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不管基质块中添加不添加稀土,该浓度的Cd胁迫显著抑制了植株根系生长,但适当的稀土添加能够在基质块缓解Cd对青椒毒害的基础上使青椒的生理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而对植株产果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另外,任何剂量的稀土添加对根系Cd含量没有显著抑制作用。而当稀土剂量为10mg/kg时,显著促进了茎、叶中Cd的含量,但可显著降低果实中Cd含量。叶中Cd含量与稀土添加剂量存在回归方程y=-4E-05x2+0.0096x+0.6556,R2=0.5426,而根、茎、果Cd含量的回归方程不成立。[结论]该试验为今后系统开展复合根际重金属阻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过量浸水对基质块N、P、K流失及秧苗生长的影响。[方法]设计让基质块吸水饱和膨胀后再多加其体积1/2的过量水,并设13个时间梯度用来研究一次性过量浸水与基质块N、P、K养分浸出、损失的回归关系,并种植西红柿研究基质块泡水后对植株养分吸收及生长的影响。[结果]3种养分在浸泡水中的浓度与时间都存在回归方程分别为:N=-2E-05t2+0.0161t+2.0553、P=0.0022t+2.2485及K=0.0047t+0.8758。虽然3种养分都有损失,但氮损失总量与时间的回归方程方差分析差异不显著,这与其挥发性质有关,而P、K的回归方程为:P=0.1257t-0.117、K=0.0225t0.1514。这样造成植株地上部对N、K的吸收产生不利影响,回归方程分别为:N=20.64e-4E-04t、K=E-06t2-0.0113t+29.055。同时,在该试验条件下,过量浸水未对壮苗指数造成显著不利影响。[结论]为指导基质块浸水方式及其栽培管理和育苗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指导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29.
为了探索大气CO2浓度升高对作物蒸腾耗水与根系吸水的影响,该文布置了春小麦室内水培试验,试验共设置3个CO2浓度梯度(400±50、625±50、850±50μmol/mol),期间对各处理条件下小麦生长与蒸腾耗水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行监测,包括水气交换、干物重、叶面积、根长、蒸腾速率等。试验结果表明:当CO2浓度从400μmol/mol升高至625、850μmol/mol时,短期(约3 d)内叶片气孔导度迅速降低,蒸腾耗水减弱,光合作用增强,导致水分利用效率升高;随着小麦被置于高CO2浓度条件下时间的延长,叶片气孔导度与蒸腾速率的降低幅度以及光合速率的增大幅度都逐渐缩小,即发生了CO2驯化现象。此时小麦生长仍然很旺盛,但蒸腾耗水并未发生显著变化,因此水分利用效率升高。CO2浓度升高可显著促进根系生长发育,导致单位根长潜在吸水系数显著降低(P<0.05),但其与单位根长氮含量之间仍呈线性正相关关系(R^2=0.83)。研究结果可为改进根系吸水模型与作物生长模型提供参考依据,并有助于系统理解土壤-作物-大气连续体。  相似文献   
30.
盐分胁迫条件下苜蓿根系吸水特性的模拟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罗长寿  左强  李保国  王东 《土壤通报》2001,32(Z1):81-84
体文借鉴Homaee有关盐分胁迫的部分试验研究结果及一种新的数值迭代反求方法,对无水分、养分限制条件下,Homaee苜蓿盐分胁迫试验中苜蓿根系的吸水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分析,提出了一种计算相对根长密度分布函数的简便计算方法,建立了盐分胁迫条件下苜蓿根系的吸水模型.结果表明:盐分的存在会显著降低苜蓿的根系吸水速率,当土壤溶液的电导率达到约5dS/m时,将极大地影响苜蓿的根系吸水;本文提出的计算相对根长密度分布函数的计算方法较为简便、可靠;基于相对根长密度分布函数的吸水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根系的吸水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