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2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红富士苹果树单轴下垂状结果枝组的配置与培养的基础,只有把此项工作做细做好,才能为连续的开花结果和高产、稳产、优质奠定良好基础,达到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栽培目的.  相似文献   
22.
银耳是我国珍贵的食用菌,具有很大的营养作用和药用功效,市场前景广阔。该研究初次系统地概述了银耳在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着重阐述了银耳的生物学分类,基因克隆、遗传转化、分子标记、基因组学等方面在银耳研究中的应用与发展,以期为进一步开展银耳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3.
为了建立转基因大豆GTS40-3-2转化体特异性定性PCR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已公布的转基因大豆GTS40-3-2的旁侧序列信息,用Primer 5.0软件在左右边界的结合位点处设计了5对引物组合,选取扩增片段为370 bp最佳引物组合后,优化了反应体系中引物浓度和退火温度.以Lectin为内标基因,验证检测引物的特异性及灵敏度,建立了转基因大豆GTS40-3-2转化体特异性定性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成本低、效率高,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的优点,已通过全国六家实验室的循环验证,能特异地检测大豆样品中GTS40-3-2转化体,最低限可达0.05%.研究表明,该方法满足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过程中对GTS40-3-2大豆的检测需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4.
为了迅速在转基因生物检测实验室推广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工作,对转基因大豆定量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初步评定。结果表明,A类不确定度(uA)为0.000 8,B类不确定度(uB)为0.002,合成不确定度(uC)为0.002;在置信水准为95%时,包含因子(k)取1.96,扩展不确定度(U)为0.02。不确定度评估结果表明,微量液体转移量的偏差是本次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在以后的转基因生物检测中,应尽量减小微量液体转移的偏差。  相似文献   
25.
'瑞阳'苹果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选育的国审新优品种,不但继承'富士'苹果的优良品质,而且延续'秦冠'苹果易管理、能丰产的特点.2017年引入我县进行规模栽培,5户果农共栽植66.7 hm2,2019 年开始陆续进入挂果期,表现性状稳定、品质优异、经济效益高,值得大力推广.2020年套袋'瑞阳'苹果痘斑病比较普遍发生,通过调查、研究、分析,我们总结出长武县'瑞阳'苹果痘斑病的防治措施.仅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6.
[目的]对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转基因玉米MON863结构特异基因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方法]使用转基因玉米MON863结构特异实时定量PCR方法测定含量为1%的转基因玉米MON863样品(CRM)中结构特异片段的含量,并从扩增反应、数据处理以及微量移液器等不确定度来源,评定测量的不确定度。[结果]研究得到uA=1.7×10-2,uB=9.0×10-4,uC=1.7×10-2,U95=0.036,测量结果为1.08%±0.036。[结论]转基因玉米MON863结构特异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结果的主要不确定度来自检验过程中的随机效应。  相似文献   
27.
虎皮病,也称"褐烫病",是一种苹果采后生理病害,发病初期果皮呈黄褐色,随着病害的加重,果皮颜色变深至褐色.贮藏后期发生较多,尤其是出库后发病严重,严重影响果实的商品率和经济价值.2020年,长武县部分苹果在贮藏后期出现了虎皮病等病害,给果农和运营商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湖南客商谈某在某冷库存贮10万kg红富士苹果,202...  相似文献   
28.
为获得进口转基因玉米筛查检测策略,并根据策略建立多重PCR方法,对15个进口转基因玉米分子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将P-Ca MV 35S、T-NOS等2个基因组合作为检测策略可全部检出15个进口转基因玉米至少1次;将P-Ca MV 35S、P-ract1、T-NOS、bar、pat、PMI等6个基因组合作为检测策略,除MON810检出1次外,其他每个转化体可检出至少2次。同时,利用获得的筛查检测策略建立多重PCR体系,对2个基因组合的策略优化,结果表明适宜退火温度为58℃,适宜引物终浓度(μmol·L-1)配比为0.2∶0.2;对6个基因组合的策略优化,结果表明适宜退火温度为60℃,引物终浓度配比为0.2∶0.1∶0.1∶0.1∶0.1∶0.05。采用已知样品对多重PCR体系进行验证,图谱显示与转化体分子特征完全一致。该研究结果将为进口转基因玉米筛查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
在我国北方果树主产区,特别是环渤海湾和西北黄土高原地区,晚霜冻害是严重威胁苹果、梨、桃、李、杏、樱桃等多种果树安全生产的自然灾害之一。春季土壤解冻后,我国北方果树产区回暖较快。但气温波动较大,常出现较强的寒流或辐射冷却,造成急剧降温。据近50年的经验、记载,从3月初(“惊蜇”)至4月中、下旬(“谷雨”前后),每隔7~10天会有1次西伯利亚和蒙古冷空气侵袭,冷空气前锋一过气温可聚降6~12℃,影响1~3天。不同地区冷空气出现的时间、次数、频率、强度有所不同,威胁该地区果树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30.
[目的]该试验旨在研究外源基因向非转基因常规栽培稻漂移频率,评估无标记基因抗虫水稻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潜在风险。[方法]该试验以抗虫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为研究对象,将几种非转基因常规栽培水稻种植在其周围,按不同距离收集F1代非转基因水稻种子。采用PCR技术对各点收集的水稻种子进行转基因杂种鉴定,统计并分析抗虫转基因水稻中外源基因向非转基因常规栽培水稻漂移的频率。[结果]外源Bt基因向P13381和春江063水稻平均漂移频率皆为0。而抗虫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与非转基因水稻合系22-2、天香、明恢63和P1157几个品种不同程度地发生了转基因漂移,平均漂移频率最高为0.875%,并且漂移频率随着距离加大而逐渐降低,而在7m以外的所有采样点平均转基因漂移频率为0。[结论]该研究表明抗虫水稻华恢1号外源基因的基因漂移频率非常低,其对生态环境的在风险很小,通过田间合理布局进行物理隔离,保持合适距离,以及科学安排农时,错开花期等方式,能有效控制转基因水稻外源基因漂移和降低因转基因逃逸带来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