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2篇
  8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39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挖掘花生茎中重要的功能基因,了解花生茎生长发育的分子机理,以闽花6号为材料,利用SMART技术成功构建了花生茎不同生育时期混合的全长cDNA文库,并对文库的部分序列进行了测序及分析。结果表明,该文库原始库容为1.25×106cfu·mL-1,重组率达100%,插入片段大小为750~2 000 bp,平均插入片段大小为1 000bp,达到文库质量要求。随机挑选50个单克隆进行5'端测序,共获得50条有效序列。通过与NCBI非冗余蛋白质数据库进行比对和注释,获得已知功能基因或具推测功能的基因29个,未知功能基因9个,新基因12个,其中47个(94%)基因为花生未报道的基因。因此,该文库的构建为克隆和研究花生茎部重要表达基因,从分子水平上揭示花生茎的生长发育规律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42.
以农杆菌为介导花生遗传转化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应用花生丛生芽再生体系,以农杆菌为介导将含有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抗病基因的植物双价表达载体pCGII转入花生品种泉花10号和金花1012,获得转基因植株,并已通过PCR和Southern blot鉴定,研究表明,侵染时间以5-15min的效果较好,侵染时间过长不利于提高转化率;0-1d预培养对基因转化有利,预培养2d可使转化率下降。  相似文献   
43.
以农杆菌为介导将外源基因转入花生是花生遗传转化的主要途径之一,本研究利用含几丁质酶和β-,3-葡聚糖酶基因的植物双价表达成体pCGⅡ进行花生的遗传转化研究。首先对质粒表达成体进行分子鉴定,对LBA4404菌株进行抗生素抗性试验,并针对原有菌株(HLBA4404)对抗生素的不敏感性将其换为另一菌株(NLBA4404),为花生的遗传转化奠定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4.
花生抗黄曲霉病分子遗传研究浅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单世华  庄伟建 《花生学报》2003,32(Z1):324-327
黄曲霉毒素污染对热带、亚热带的粮食、油料等作物的生产、食品加工和贸易有严重的影响.本文简要总结了近年来花生抗黄曲霉病的分子遗传研究进展,并就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对黄曲霉抗性研究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45.
甘蔗染色体及Giemsa—C带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甘蔗属三个种4份材料染色体的Giemsa-C带,结果表明;(1)甘蔗根尖经过预处理→固光→酶解→涂片→熟化→BSG分带处理程序,可以诱导出染色体的GiemsaC带,长时间熟化处理是取分带成功的关键;(2)蔗茎段经过变温培养,诱导幼根,可以促使根尖细胞同步分裂,提高中期分裂相的比例,(3)二个刈手密野生种和热带种异染色程度较低,是进化上较为原始的种;中国种异染色质含量高是较为进化的种,并对  相似文献   
46.
外源DNA导入花生引发变异的几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思衡  庄伟建 《花生学报》2002,31(2):27-29,40
概述了外源DNA导入花生引发变异的主要方法、性状遗传及选择效果,并对这种育种方法的改进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7.
钙对花生植株生长和叶片活性氧防御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水培条件下设置不同钙离子施用量,研究了施钙对花生泉花10号生长发育和叶片活性氧防御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钙处理的植株高大,茎枝粗壮,叶片厚且大,果量多,果大饱满,叶片叶绿素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较高,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O2-·产生速率、电导率值较低.低钙对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与植株体内活性氧防御系统受到破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8.
甘蔗不同种茎的贮藏细胞体积、维管束大小及其密度都有很大差别.原始栽培种的细胞体积大于野生种的;维管束密度以野生种和春尼为高,竹蔗、黑车里本和拔地拉较低;维管束大小顺序则为伊利安>黑车里本>拔地拉>竹蔗>春尼>割手密.从野生种、原始栽培种到这些种远缘杂交和回交培育的生产品种的系统发育中,生产品种的茎贮藏细胞体积居野生种和原始栽培种之间,而维管束则呈增粗且密度变稀的趋势.细胞体积、维管束密度与糖分的相关是有一定范围的.在生产品种和原始栽培种中,细胞体积大于2000000μm~3时,与糖分呈显著负相关;生产品种的维管束密度在小于300条/cm~2时,与糖分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9.
花生幼胚RNA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花生(ArachishypogaeaL.)幼胚体积很小,不易剥取且富含多糖、酚类等化合物,因此以花生幼胚为材料提取RNA时会遇到很大困难.采用改进的Trizol法和异硫氰酸胍一步法成功提取出了高质量的花生幼胚总RNA,后续实验证明具有良好的逆转录活性.介绍了花生幼胚快速剥取的方法.  相似文献   
50.
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测量了黄麻圆果种19个品种和长果种3个品种花粉的形态和大小。栽培种黄麻花粉粒为长球形,具3个萌发沟,长条状或狭缝状,极面不汇合,外壁具不规则5~7边形的网状纹饰,每个网眼具有大小和数目不等的许多小孔。不同种和品种花粉的大小、形状和外壁纹饰皆不同。长果种的花粉粒较大,网眼较大,为不规则长多边形;圆果种的花粉粒较小,网眼多为不规则偏方的多边形。花粉粒形状和外壁纹饰均与品种的腋芽有无关系不大,与茎色、叶柄色等特征无关,而与品种的地理来源、亲缘关系和生育期似有联系。不同地理来源的品种其花粉粒形态差异较大;亲缘关系较近的品种花粉粒形态差异较小;生育期较长的品种花粉粒似较长,而生育期短的品种花粉粒较短.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黄麻花粉的形态特征可能为黄麻育种和种、品种分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