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17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34篇
  39篇
综合类   180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33篇
园艺   29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羽衣甘蓝叶形性状遗传规律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引进的羽衣甘蓝新品种自交后代分离情况统计调查与分析,及部分代表性品种间正、反交验证,初步推断羽衣甘蓝叶形性状是由细胞核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并且羽叶对圆叶、羽叶对皱叶、皱叶对圆叶表现为不完全显性遗传。  相似文献   
42.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利用田间剖分法研究了可列非齐次马尔可夫链的极限性质,得到了关于m元序组出现频率的几个极限定理,给出了在a.e.收敛的意义下非齐次马氏链转移概率的一种频率解释。  相似文献   
43.
研究固氮菌拌种、基施控释肥对豇豆[Vigna unguiculata(Linn.)Walp.]部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施控释肥处理中,盐豇1号和盐紫豇2号施控释肥多的(B2)处理荚长最大,与施控释肥少的(B1)处理差异显著;基施控释肥中,盐紫豇2号不施控释肥的处理(B0)与B1处理的单荚重差异不显著;盐豇1号施固氮...  相似文献   
44.
2010年2月份对海浪河10个采样点的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并利用多维尺度分析(MDS)对各采样点浮游动物群落组成的相似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海浪河10个采样点共鉴定出浮游动物4门15属16种,其中原生动物种类最多,7属8种,占50%;轮虫6属6种,占37.5%;桡足类2属2种,占12.5%;没有发现枝角类;浮游...  相似文献   
45.
2010年2月份对海浪河10个采样点的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并利用多维尺度分析(MDS)对各采样点浮游动物群落组成的相似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海浪河10个采样点共鉴定出浮游动物4门15属16种,其中原生动物种类最多,7属8种,占50%;轮虫6属6种,占37.5%;桡足类2属2种,占12.5%;没有发现枝角类;浮游动物冬季平均丰度和生物量分别为4.9×104ind./L和0.1293mg/L;经MDS分析后,将10个采样点分为两组,其组内相异性较小,组外相异性较大。  相似文献   
46.
海胆属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海胆纲(Echinoidea),现已发现的海胆生种约有850种,其中经济种类不超过30种,主要产地为中国、日本、美国、加拿大、智利等。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海胆生种约有100种,其中重要经济种类不足10种[2]。海胆作为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科研价值的经济海洋生物,近年来海胆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现已成为我国沿海水产增养殖业的一个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47.
<正>"测水配方、以渔控藻"工作可以实现水生态系统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达到水域清洁、生物多样性、景观效果。作者应用测水配方和放鱼养水技术对济宁太白湖湿地进行生物调控,通过对太白湖湿地大水面放养鲤鱼、草鱼、鲢鳙鱼,得出水绵治理的最佳放养品种及数量比例,开启以渔控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48.
为筛选适宜江苏省种植的高产、优质的豇豆新品种,2022-2023年承担了江苏省豇豆区域试验。盐城点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13个参试品种中,苏豇17-35总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29.29%,其次是帮达夏龙,比对照增产27.80%,第3名是盐豇5号,比对照增产26.19%。对照苏豇3号产量最低,其他12个参试品种都比对照有不同幅度的增产,综合性状优良,建议继续进行生产试验,进一步鉴定品种的丰产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49.
耕作方式对旱地红壤物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旋耕(RT)、深松(SS)、免耕(NT)3种耕作方式对南方旱地红壤物理特性的影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每处理重复三次,旋耕深度为20cm,深松深度为40cm。结果表明:与免耕相比,旋耕和深松降低了土壤密度和硬度,增加了土壤孔隙度。旋耕主要减少了5~10mm风干土的团聚体数量,从而降低了大团聚体的稳定性,对土壤扰动较大。深松处理在0.25~5mm粒径范围内团聚体含量最大,土壤团聚性好。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含水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免耕深松旋耕。深松处理可显著改善深层土壤结构,进而提高耕层土壤贮水潜力。随着土层加深,各处理土壤密度和硬度增大,孔隙度减小。收获后各处理土壤密度较播种前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孔隙度有所减小,经过一个生育期,各处理间差异呈减小趋势。结合该地区的土壤和生产条件,建议采用深松处理。  相似文献   
50.
建立并优化七叶树花挥发油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的色谱分离鉴定方法 ,同时比较研究新鲜、干燥的七叶树花及其干燥花苞的挥发油化学成分,验证β-葡萄糖苷酶对其的增香是否有作用。运用GC-MS分别从新鲜七叶树花、干燥七叶树花和花苞的挥发油提取物中确证了44、27和34个化合物;证明β-葡萄糖苷酶可以增加七叶树花中某些香精成分的相对含量,但也使其中某些成分的相对含量减少。结果表明,七叶树花中的化学成分十分丰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可以对七叶树花挥发油进行良好的分离鉴定,同时实验首次对新鲜、干燥的七叶树花及其干燥花苞的挥发油进行了提取和分析比较,并证明β-葡萄糖苷酶对七叶树花的增香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