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5篇
林业   3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7篇
  108篇
综合类   52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基于分等因素组合的农用地整理类型分区   总被引:21,自引:14,他引:7  
为细化农用地整理分区,使分区结果在地块尺度上具有适用性,从而提高农用地整理工程效率和精度,该文选择利用农用地分等中间成果,以分等单元为基本研究单元,通过分析单元分等因素组合类型,以及不同组合类型对农用地质量的限制强度,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功能,采用综合分区思想对天津市农用地进行整理类型分区研究,并将天津市农用地划分为3个整理类型区。研究发现,天津市农用地自然质量分,即CL组合类型有730种,限制因素组合类型42种,其中灌溉、有机质和盐渍化对农用地的限制相对普遍,这三个因素是农用地整理需要重点考虑的限制因素。研究认为,天津市近期农用地整理重点应安排在限制因素少、整理难度小的类型区三,以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典型盐渍化治理为主要方向;远期整理重点可考虑改造难度较大的类型区二,以土壤综合整治为主要目标;类型区一以坡度限制为主,整理改造难度最大,但需要做好水土保持工程建设,该研究对于深化农用地分等成果应用具有重要作用,以期对农用地整理类型分区理论和方法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42.
基于生态位的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与分区调控   总被引:41,自引:16,他引:25  
在剖析农村居民点用地生态位特征的基础上,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从生态条件、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3个方面选取相关指标,利用生态位适宜度模型与GIS栅格技术进行评价指标的单因素量化分析和多因素综合评价,将北京市平谷区划分为农村居民点用地高度适宜、中度适宜、低度适宜和不适宜4个等级。在此基础上,使用聚类分析法将平谷区现状的275个行政村划分为重点发展区、适度挖潜区、限制扩建区和优先整治区,进而分析了各区域用地特征,并提出相应的用地调控模式。研究结果体现了土地利用的适宜性和现势性,符合当地实际,对农村居民点整理和乡  相似文献   
43.
近年来西平镇畜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全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富裕的重要产业。但畜牧业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突出,发展不平衡。养殖大户、养殖小区贷款难,扩大规模难,畜禽疫病防控形势严峻,重大动物疫病防制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工作难度也越来越大。为推进全镇畜牧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提升畜牧业发展水平,作者对西平镇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并结合西平镇实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4.
关于“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基层分类研究”的思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凤荣  黄勤  刘黎明 《土壤通报》2000,31(6):241-243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基层分类研究的重点是通过选择分异特性和恰当地划分分异特性区间来建立分类指标体系 .分异特性应是易于鉴别的对土壤生产力有重要影响的相对稳定的土壤性质 ;以使土壤分类便于应用于土壤调查 ,更好地服务于土地评价和规划 .研究变量和因变量的定量化关系或土壤性质与土地生产力的定量化关系是准确划分分异特性区间的有效方法 .基层分类最好采用检索方法 ,以求分类的唯一性 .连续命名法可以明确表达分类单元的属性  相似文献   
45.
河北曲周试验区土壤特性与系统分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曲周试验区28个土壤剖面的研究表明,大多数土壤冲积层理较明显,发育程度低,粉砂含量高,盐化现象普遍,人类活动迹象清晰可见,长期灌溉导致明显淋淀粘化层出现,按《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修订方案)》,该区土壤分别属于人工为土、淋溶土和雏形土3个土纲中的相应亚纲、土类及亚类;按《中国土壤分类系统(普查)》,分别属于潮土和盐土2个土类中的相应亚类,比较了6个土壤代表剖面在2种分类体系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46.
为研究土壤侵蚀对土壤类型及其分布的影响,以华北地区京、津、冀、晋四省市的418个土系的典型土壤剖面为研究对象,统计处于不同地形部位的诊断表层类型、诊断表下层类型和土纲类型的数量,并分析不同地形坡度和侵蚀程度对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诊断表层以淡薄表层为主要类型,所占比例82.06%,主要分布在海拔低的山地中、上坡,...  相似文献   
47.
济南市耕地资源数量变化及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是维护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笔者依据济南市统计数据重点分析了济南市耕地数量变化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1)1978—2004年,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持续减少,至2004年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为0.055hm2。(2)1978—1999年粮食总产量总体以增长为主,1999年粮食总产达到历史最高水平;2000年以后,粮食总产量大幅度下降。(3)耕地数量变化对粮食生产具有持久的约束作用。1979—1982年耕地面积与粮食总产量之间的相关性较强,1983年以后二者之间的相关性逐渐变小,表明耕地面积变化对粮食总产的约束作用弱化。但是,受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制约,粮食总产的增加不可能完全依靠提高粮食单产来实现,保持一定数量的耕地面积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48.
工程设计视角下山区梯田撂荒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分析山区梯田撂荒的影响因素,科学指导山区梯田的建设,该研究以位于山区的林州市、沂水县、寻甸县、华池县为研究区,在每个县选取若干采样区,以遥感解译结合实地调研的方式识别出山区撂荒梯田,并从山区梯田工程设计的角度对其撂荒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4个研究区内梯田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撂荒现象,其中华池县、寻甸县、林州市和沂水县的采样区平均撂荒率分别为4.11%、7.68%、24.03%、9.46%;2)梯田的田面宽度是影响山区梯田撂荒的主要因素;3)在以沂水县和林州市为代表的石质山区,地面坡度与土层厚度是制约梯田宽度的主要因素,梯田的宽度随着地面坡度增加而变窄,随着土层厚度的变薄而变窄;在以华池县和寻甸县为代表的土质山区,地面坡度是梯田宽度的主要限制因素。该研究可为山区梯田的优化提出科学理论指导,并为国家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9.
本文系统地对发育于北京山前地带的两种古土壤的理化性质、矿物学性质和形态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将之与现代北京褐土的发生性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发育在山前石灰岩残丘上的古土壤是上新世时期湿热气候条件下的产物,发育在山前台地老黄土上的古土壤是中更新世时期温暖湿润气候条件下的产物;自上新世以来,北京地区总的气候变化是趋向于干冷。  相似文献   
50.
黄淮海冲积平原区土壤速效磷、钾的时空变异特征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8  
通过分析1980年和2000年124个样点耕层土壤的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研究了黄淮海冲积平原区河北省曲周县土壤速效磷、钾的时空变异特征。结果表明,2000年该县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平均为8.8mg/kg和90.0mg/kg,分别比1980年增加了69.2%和降低了46.1%。由于区域间农业管理措施的差异,占全县耕地面积31%和92%的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明显降低。20年中潮土、盐土和褐土速效磷含量分别增加了3.5mg/kg、5.8mg/kg和4.5mg/kg,速效钾含量相应降低了80.1mg/kg、30.4mg/kg和39.0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