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7篇
农学   39篇
  32篇
综合类   53篇
农作物   25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播期对优质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及旗叶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了播期对强筋小麦"临优145"和中筋小麦"临优2018"籽粒灌浆进程中粒重、蛋白质含量、籽粒产量、蛋白质产量、旗叶叶绿素相对含量及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并探明了它们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播期下优质小麦灌浆进程及蛋白质含量符合一元三次方程,分别呈"慢 -快 -慢"的"S"型和"高 -低 - 高"的"V"型变化;开花后23 d蛋白质含量最低;蛋白质产量随灌浆进程呈持续上升趋势.随播期推迟,优质小麦最大粒重、最大灌浆速率、平均灌浆速率及起始生长势提高,灌浆持续期和有效灌浆持续期延长,旗叶叶面积、叶绿素相对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提高,产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并以10月9日最高.相关性分析表明,灌浆速率与千粒重极显著正相关,"临优145"有效灌浆持续期与千粒重显著正相关,"临优2018"有效灌浆持续期与千粒重间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82.
基因型和播期对优质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全球温度升高的气候条件下,针对不同基因型小麦研究其适宜播期,对优质小麦高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试验采取田间试验,研究了基因型和播期对3种基因型优质小麦生长发育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不同基因型优质小麦各生育期持续时间有明显影响,但抽穗期最多相差2d,成熟期不超过1d,适期播种,有利于优质小麦分蘖的发生、穗分化发育、干物质积累及安全越冬;在同一产量水平,2个可控因素对优质小麦产量影响的作用力为播期>基因型,适期播种能够较好地协调不同基因型优质小麦的个体特征、群体质量,达到成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结构合理,实现高产.  相似文献   
83.
氮、磷对优质强筋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通过肥料配比试验,研究了氮、磷对优质强筋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肥配施使优质强筋小麦增产幅度为21.3%~37.9%,籽粒蛋白质及湿面筋含量分别提高0.8%~5.3%和2.8%~16.7%,对沉降值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4.
为探讨提高旱地麦田休闲期土壤蓄水保水能力、保证旱地小麦稳产高产的有效途径,本研究采用双因素裂区试验,主区为耕作方式(深松、深翻和旋耕),副区为保水剂施用量(0、45、90 kg·hm-2),研究了耕作方式和施用保水剂对土壤含水量、土壤养分、旱地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并分析了土壤含水量、生育期耗水量与旱地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水分利用率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与休闲期旋耕相比,休闲期深松提高了播前20~16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休闲期深翻提高了播前0~20 cm和60~14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加速了收获期20~200 cm土层的水分利用;并通过增加穗数和穗粒数使旱地小麦产量分别提高了12.63%和6.88%,显著提高了水分利用率和降水利用率,20~40 cm土层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含量总体提高。休闲期耕作,配施保水剂45 kg·hm-2显著提高了旱地小麦休闲期蓄水保水能力、水分利用率和产量。休闲期深松增产效果和提高水分利用率效果优于休闲期深翻。旱地小麦产量和降水利用率与播前60~120 cm土层含水量呈正相关。本研究结果为晋南旱地小麦优化耕作方式和保水剂施用量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率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旱地小麦稳产高产、减小年际间产量波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5.
沟川地玉米氮磷有机肥适宜用量及施氮时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沟川地玉米氮、磷、有机肥用量的定量研究,建立了中等以上肥力沟川地玉米产量形成的施肥数学模型及最佳施肥组合方案,并确定了沟川地玉米氮、磷、有机肥作用效应顺序:氮肥>磷肥>有机肥。氮肥使用时间上以“一底一追”,施足底肥,重施拔节肥效果最好。实施最佳施肥方案,公顷产量达104310kg,比习惯施肥增产378%。  相似文献   
86.
临草(麦)一号生物学特性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临草(麦)一号是一种强冬性牧草作物,2000~2003年在山西省隰县、安泽县、浮山等多点试验,并在临汾市乔李镇和贺家庄大面积示范种植中,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和较高的生物产量,其鲜草总量平均达60000~75000kg/hm2,全期粗蛋白平均可达19%~27%。同时,介绍了临草(麦)一号的来源、生物学特性及优点,并结合山西的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发展饲草小麦的优势、可行性措施和对山西经济特别是农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7.
为鉴定强筋小麦品种晋麦92号低分子麦谷蛋白亚基Glu-A3基因,利用一套Glu-A3位点的特异低分子麦谷蛋白亚基STS分子标记引物,对晋麦92号及其亲本品种/系(晋麦33、临优6148)进行检测,该标记包含7对特异性引物,可快速、准确检测Glu-A3位点的7种等位变异类型(Glu-A3a/b/c/d/e/f/g),结果表明:晋麦92号含有Glu-A3c基因。由于Glu-A3c可影响面筋强度,可初步判断晋麦92号的强筋品质性状由Glu-A3c基因所决定。  相似文献   
88.
为明确晋麦92号的加工品质及配粉特性,以济麦44为对照,强筋小麦晋麦92号为主粉与中筋小麦品育8012进行不同比例配粉,利用快速黏度仪(RVA)、面筋聚集仪(Gluto Peak)等对配粉的粉质特性及加工品质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晋麦92号的蛋白质含量、面筋指数、淀粉糊化特性参数均高于对照济麦44;品育8012吸水率为65.6%,接近对照济麦44(吸水率66.1%)。晋麦92号的面条加工品质最优,其面条评分为91.5分;晋麦92号与品育8012配粉比例为70∶30时,面条评分最高,为91.0分,说明对品育8012配以适量的晋麦92号可显著改善品育8012的面条加工品质。晋麦92号为面包面条兼用型品种,通过配粉可生产出高质量的面条粉。经相关性分析可知,面筋聚集参数峰值扭矩(BEM)与面条的胶黏性、咀嚼性呈极显著负相关,参数峰值时间(PMT)与面条的硬度、胶黏性、咀嚼性均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89.
国审抗旱中强筋小麦新品种品育8161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品育8161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以长4802为母本、临优9202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2017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3—2015年国家黄淮冬麦区旱薄组区试2 a共26点次平均单产5 041.5 kg/hm~2,较对照品种晋麦47号增产6.0%,增产点率为76.9%。生产试验8点汇总,8点增产,平均单产5 016.0 kg/hm~2,比对照品种晋麦47号增产4.6%。该品种的主要特点是高产优质、抗倒伏、抗寒性好,适宜在山西省晋南,陕西省宝鸡、咸阳、铜川,河南省以及河北沧州旱薄地种植。  相似文献   
90.
田间试验研究了除草剂2,4-D丁酯(A)和世玛(B)11月15日、次年3月20日和4月4日3个使用时期对小麦"临优145",产量结构、籽粒产量、品质和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影响.结果表明:2,4-D丁酯3个使用时期均使小麦叶片Pn降低,且随使用期推迟降幅越大;世玛3个使用时期在1-15 d使叶片和旗叶灌浆前中期Pn较对照降低,灌浆后期B1(11月15日)和B2(3月20日)处理旗叶Pn高于CK处理.2,4-D丁酯3个使用时期对灌浆参数影响相对较小,而世玛使籽粒灌浆持续期(S)和有效灌浆持续期(Se)延长,使平均灌浆速率(R)、有效灌浆期灌浆速率(Rs)降低.除草剂使用时期对小麦千粒重和成穗数影响较大,且随使用时期推迟影响越大,对穗粒数影响较小.随使用期推迟2,4-D丁酯使小麦产量降低越多,世玛的B1和B2处理小麦产量分别提高157.44 kg˙hm-2和222.34kg˙hm-2,B3处理(4月4日)则减产512.71 kg˙hm-2.2,4-D的A1和A2处理使小麦籽粒品质改善,A3和世玛的3个使用时期均使小麦品质指标降低.因此,2种除草剂11月15日使用对小麦各项指标影响较小,次年4月4日使用影响最大,尤其是B3处理使产量最低,品质最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