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1篇
综合类   8篇
水产渔业   65篇
畜牧兽医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采用Illumina MiSep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室内养殖条件下巴里坤卤虫(Artemia parthenogenetica)在无节幼虫期(S1)、后无节幼虫期(S2)、拟成虫期(S3)和成虫期(S4)的肠道菌群结构特征。结果显示:1)在门水平上,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为各发育时期优势菌群,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相对丰度随发育进行逐渐增加。2)在纲水平上,无节幼虫期优势菌群为α-变形菌纲,而后无节幼虫期、拟成虫期和成虫期为γ-变形菌纲。3)在属水平上,假单胞菌属相对丰度随发育进行呈递增趋势,而微小杆菌属相对丰度处于波动状态。结果表明,巴里坤卤虫不同发育时期的肠道菌群结构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2.
七带石斑鱼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品质评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饲养的七带石斑鱼Epinephelus septem fasciatus Thunberg的含肉率、营养成分及鱼肉品质进行了研究,采用常规肌肉营养测定方法分析了4尾成鱼的肌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七带石斑鱼的含肉率为76.73%,肌肉(鲜样)中粗蛋白含量为19.60%,粗脂肪为2.70%,氨基酸总含量为18.33%,其中7种必需氨基酸的总含量为7.59%,占氨基酸总含量的41.4%,其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的标准模式。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82.38,5种鲜味氨基酸的总含量为8.22%。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32.45%,其中EPA与DHA的平均含量分别为6.11%和12.78%。七带石斑鱼肌肉矿物元素种类丰富,矿物质中钾含量(4561.02mg/kg)最高,在微量元素中锌含量(4.20mg/kg)最高。  相似文献   
73.
本文主要研究密度对网箱养殖硬头鳟Oncorhynchus mykiss存活和生长的影响。在水温8.2~19.1℃下,将体质量1.02 kg的硬头鳟鱼种养殖在5m×10m×6m网箱中,网箱放置在松花江上游的松山水库中,密度分别为5尾/m~2(Ⅰ组)、8尾/m~2(Ⅱ组)、11尾/m~2(Ⅲ组)和14尾/m~2(Ⅳ组),投喂粗蛋白含量为42%、粗脂肪22%的颗粒饲料,常规养殖。145d的养殖表明:网箱养殖的放养密度对硬头鳟的生长有一定影响。第Ⅳ组鱼的存活率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放养密度为5~11尾/m~2时硬头鳟的生长与密度呈正相关,大于此密度范围则呈负相关。第Ⅲ组鱼的终末体质量、日增重、增重率、利润和利润率显著高于其余3组(P0.05);4个密度组硬头鳟的产量随放养密度增加而递增。本试验表明:网箱养殖硬头鳟的放养密度为11尾/m~2较适宜。  相似文献   
74.
为探讨赖氨酸对勃氏雅罗鱼生长、饲料利用、血液生化指标、赖氨酸代谢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配制6种等能(17 MJ/kg)、等氮(37%CP)且不同赖氨酸水平(1.82%、2.27%、2.72%、3.17%、3.62%和4.07%)的实验饲料,以初始体质量为(13.44±1.10) g的勃氏雅罗鱼为实验对象,分6组,每组3重复,每重复50尾,分别投喂6种实验饲料,养殖周期为8周。结果显示:饲料中赖氨酸水平达到3.17%时,该组的勃氏雅罗鱼平均增重率(WG)和特定生长率(SGR)与3.62%组无显著性差异,但显著高于其他各组。2.27%组、2.72%组、3.17%组、3.62%组和4.07%组的饲料效率(FE)和蛋白质效率(PER)均显著高于1.82%组。3.17%组的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总胆固醇(TC)、总氨基酸(TAA)、总蛋白(TP)、球蛋白(GLB)和白蛋白(ALB)含量显著高于1.82%组;血清中尿素氮(BUN)、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含量显著低于1.82%组。各实验组的肝胰脏赖氨酸酮戊二酸还原酶(LKR)活性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随赖氨酸水平的升高而显著升高;2.72%组、3.17%组、3.62%组和4.07%组的肝胰脏氨基乙二酸半醛合成酶(AASS)活性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1.82%组和2.27%组。2.72%组、3.17%组、3.62%组的血清LKR活性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1.82%组和4.07%组;2.72%组和3.17%组的血清AASS活性显著高于1.82%组和2.27%组,显著低于3.62%组和4.07%组。肝胰脏中AASS基因表达量在2.72%组、3.17%组、3.62%组和4.07%组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1.82%组;肝胰脏中阳离子氨基酸转运蛋白-1(CAT1)基因表达量在3.17%组和3.62%组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1.82%组、2.27%组、2.72%组和4.07%组。在本实验条件下,饲料中赖氨酸水平为3.17%或赖蛋比为8.5%时,能够提高勃氏雅罗鱼的生长、饲料利用率、蛋白质代谢、赖氨酸代谢和转运能力。  相似文献   
75.
为了解在水温7.4~11.3℃的流水池养殖条件下马苏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masou masou)幼鱼饲料中不同蛋白质水平对其生长指标和饲料利用效率的影响,设计了5组蛋白质水平为40.40%、44.84%、50.16%、54.82%和59.03%的养殖试验,养殖期为150d.试验过程中进行了水质化学指标的...  相似文献   
76.
采用正交设计,共用9只网箱(规格为6m×6m×3m,有效养殖体积为108m3),以不同密度,放养不同种类(品种)和不同规格的鲟鱼。结果表明,适宜养殖品种为杂交鲟,适宜放养规格为150g,适宜放养密度为50尾/m2。  相似文献   
77.
饲料的营养价值不仅取决于其化学组成,也取决于鱼类对饲料中的养分或能量的吸收和利用率。有关消化率的研究是鱼类营养生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它为生态系统的能流和物质循环过程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78.
由于感染白斑综合症(White spot syndrome,WSS)的患病对虾发病后很难治疗,应对的关键技术只能以防为主,了解养殖过程对虾携带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的变化规律对于预防WSS的暴发尤为重要。利用高灵敏度的实时定量Taqman-PCR检查技术,检测滩涂半精养池塘斑节对虾在养殖过程中体内WSSV携带量及其变化与水质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养殖的斑节对虾体内携带WSSV并以潜伏感染形式存在,其平均携带量在105copy/g范围内,对虾处于高风险的养殖状态;WSSV在养殖过程中的变动趋势没有明显规律;WSSV携带量的变化与养殖过程水体常见理化因子的变化无显著相关关系。在斑节对虾滩涂池塘半精养模式中,养殖全程应根据各个阶段的特点进行科学管理,避免和切断外来传染源、优化和稳定养殖水体、提高虾体自身抗病抗逆能力,避免WSS暴发。  相似文献   
79.
鲤鱼饲料中添加亚铁盐的增产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鲤鱼饲料中,按0.20g/kg、0.25g/kg、0.30g/kg的梯度添加FeSO4.7H2O后,试验结果表明:3个试验池的利润分别比对照池高15.5%、39.2%和20.9%。饵料系数分别降低0.3、0.34、0.26。发病率明显降低,经济效益也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80.
对凡纳滨对虾病毒病的发生特点进行了总结并分析,针对病毒爆发的机制进行探讨,提出凡纳滨对虾病毒病防控技术,通过该技术可推迟病毒病的爆发时间,减少因病毒引起的死亡,提高养殖效益,提升对虾健康养殖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