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20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11篇
  11篇
综合类   129篇
农作物   2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01.
【目的】谷子(Setaria italica L.)具有显著耐旱性。研究旨在通过反向遗传学方法分析并鉴定在干旱条件下影响植物萌发过程的重要调控因子,为研究作物干旱条件下种子萌发的调控机制创造条件。【方法】使用Clustal X 2.0和MEGA 5.05软件对谷子SiNAC18蛋白序列及其同源序列进行多序列比对,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利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SiNAC18在不同胁迫条件下的表达模式;通过瞬时转化的方法分析SiNAC18蛋白亚细胞定位;在拟南芥中过表达SiNAC18,分析SiNAC18的生物学功能;分析SiNAC18在转基因拟南芥中可能控制的下游基因。【结果】SiNAC18全长1 074 bp,编码由357个氨基酸组成的亲水性蛋白,分子量约为38.8 k D;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SiNAC18属于NAC转录因子家族第Ⅰ组的NAP亚组,与拟南芥基因At NAC29同源性最高;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SiNAC18与其他物种包括水稻、拟南芥、大豆和玉米中同源性最高的NAC类转录因子蛋白的N端都具有A、B、C、D和E这5个保守结构域,蛋白C端具有高度多态性,证明SiNAC18的N端序列与其结合下游基因启动子元件相关;real-time PCR结果显示,SiNAC18在干旱(PEG)、ABA、高盐(Na Cl)及过氧化氢(H2O2)处理条件下的表达量明显上升;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SiNAC18蛋白定位于细胞核中;基因功能分析结果显示,在ABA和PEG胁迫处理下,SiNAC18转基因拟南芥与野生型种子的萌发率存在明显差异:在正常生长条件下,野生型拟南芥WT和SiNAC18转基因拟南芥的萌发率基本一致,在PEG浓度为10%和15%的MS培养基上,SiNAC18转基因拟南芥的萌发率显著高于WT。在2和5μmol·L-1 ABA处理条件下,转基因拟南芥的萌发率显著低于WT;下游基因表达分析结果显示,ABA信号途径相关基因At RD29A,脯氨酸合成相关基因At P5CR和At PRODH以及过氧化物酶基因At PRX34在SiNAC18转基因株系中的表达量高于WT中的表达量,表明SiNAC18通过调控这些下游基因影响转基因植物在干旱条件下的萌发率。【结论】谷子NAC类转录因子基因SiNAC18可能通过ABA信号途径、氧化胁迫调控等途径正向调控植物在干旱条件下的萌发过程。  相似文献   
102.
二倍体与四倍体西瓜叶片若干生理指标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西瓜二倍体及其人工诱导的同源四倍体为材料,研究其叶片生长过程中的光合色素含量及抗性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差异。结果表明,单位叶面积的四倍体西瓜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均高于二倍体,且差异都达到显著水平,而类胡萝卜素含量则略低于二倍体,差异不显著;四倍体西瓜叶片的SOD、POD和PPO活性均显著高于二倍体,CAT活性高于二倍体,但差异不显著,而MDA含量则显著低于二倍体。说明四倍体西瓜的光合作用、抗逆性要优于二倍体。  相似文献   
103.
小麦愈伤组织诱导及原生质体的分离与纯化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摘 要:以普通小麦的幼穗和幼胚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研究了外植体及低温预处理等因素对小麦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并由小麦幼胚形成的愈伤组织进行了原生质体分离和纯化实验,研究了酶浓度及配比、酶解时间、蔗糖浓度等因素对原生质体分离和纯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幼穗离体培养时,以1.0-1.5cm长度的幼穗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小麦幼穗和幼胚外植体采后低温储藏时不易超过3d,时间太长会影响愈伤组织诱导;2.0%纤维素酶+0.5%果胶酶+0.6M甘露醇分离原生质体较好,最佳酶解时间为4-6h,原生质体产量和活力较高。  相似文献   
104.
雷公藤内酯醇对AD细胞模型炎性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会玲  张小红  周晓春  王冰  王晓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640-15641,15713
[目的]以Aβ1-42寡聚体为工具药建立AD细胞模型,观察雷公藤内酯醇(T10)对AD的防治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T10(10-11、10-10、10-9、10-8mol/L)预孵育小胶质细胞12h,然后加入10μmol/LAβ1-42共孵育12h,ELISA法检测上清TNF-α、IL-1β的含量,收获条件培养基,加入海马神经元中,作用24h,MTT法检测神经元存活率。[结果]在体外T10可减少Aβ1-42诱导的小胶质细胞TNF-α、IL-1β的释放,提高海马神经元的存活率。[结论]T10可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保护海马神经元。  相似文献   
105.
利用2004~2007年三明市环境空气质量定点监测资料及同期的气象资料,分析了三明市近4年来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特征及其与地面天气系统、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三明市近几年空气质量状况逐年好转,空气污染物浓度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并与气象因子有很大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6.
通过马铃薯对比试验,鉴定了庄浪县新育成马铃薯品种(系)的抗逆性、适应性及丰产性,筛选出适合不同生态区域内种植的优良品种(系),为新品种(系)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7.
介绍2个红花生新品系的选育进展,并总结红花生高产栽培技术,包括严格选种、适期播种、合理施肥、适时化控、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及时收获等内容,以指导红花生的生产。  相似文献   
108.
会宁县马铃薯施肥技术试验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会宁县马铃薯施肥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每公顷专用肥400.5 kg作底肥,199.5 kg作追肥,施肥比例为2:1效果最好,其产量可达20 558.25 kg.hm-2且薯块整齐,商品性好,施肥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09.
青海草地应用喷施宝增产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喷施宝肥料对天然草地、人工草地、饲料作物燕麦不同生长期进行不同浓度的叶面喷施试验.结果表明,除饲用燕麦施用每公顷112.50ml较大量的喷施宝在当年对作物具有抑制作用外,施用每公顷75.00ml~112.50ml的喷施宝对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牧草都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10.
为了对甜橄榄进行品种分类鉴定,我们对闽清的甜橄榄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从100条SRAP引物中筛选出12条具有多态性谱带的引物,对17份甜橄榄种质资源进行SRAP分析。结果显示:12条引物共扩增得153个位点,有43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百分率为28.1%,数据分析甜橄榄种质资源的相似系数在0.796~0.987之间;其中,‘羊屎’与‘小个子’相似系数最高,为0.987。相似系数在0.846处,17份种质资源可分为两大类,‘胜利1号’、‘羊屎’、‘黄田’、‘小箬’、‘自来圆’、‘山源1号’和‘小个子’为第一大类,其他为第二大类包;进一步区分,在相似系数0.870处又可分为四类,第一类包括‘胜利1号’、‘羊屎’、‘黄田’、‘小箬’、‘山源1号’和‘小个子’,第二类包括只有‘自来圆’,第三类包括‘红脸’、‘竹岐1号’、‘长营’、‘徳士’,其他为第四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