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53篇
基础科学   8篇
  9篇
综合类   29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育肥猪体重估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快速、无应激、准确地获取育肥猪体重数据,采用深度卷积网络对育肥猪体重进行了估测。结果表明:1)在改造后的Xception、MobileNetV2、DenseNet201和ResNet152V2 4种模型中,DenseNet201模型体重估测效果最好,在验证集上估测的相关系数为0.993 9,均方根误差为1.85kg,平均绝对误差为1.10kg,平均相对误差1.57%,被选为本研究所用的育肥猪体重估测模型;2)在测试数据上考察了该模型的泛化效果,其估测的相关系数为0.976 7,均方根误差为2.75kg,平均绝对误差为2.10kg,平均相对误差3.03%,效果良好;3)该模型的平均估测时间为0.16s,其处理速度远快于传统方法,更适合用于育肥猪分群系统、母猪饲喂站等对猪只体重获取速度要求严格的场合。综上,深度卷积网络模型可用于快速估测育肥猪体重,为猪场的自动化、智能化和无人化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2.
叙述了我国30年林地林权管理在多个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指出林地林权管理工作存在的挑战和问题,明确提出了新时期林地林权管理的任务及工作重点,强调林地林权管理工作要切实抓好四项重点工作,完善制度规范,提高林地林权管理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63.
【目的】建立基于水资源系统的模拟模型,研究王圪堵水库的初始水权分配。【方法】以区域水资源条件为基础,在符合水量宏观转化关系的基础上,对流域水资源系统进行网络图概化,以系统的模拟技术和水量平衡为基础,采用计算机语言编制水资源系统模拟模型;以王圪堵水库为研究对象,利用水库坝址处的长系列来水量、可供水量以及各用户的需水量资料,利用建立的模拟模型对水库初始水权及动态调整进行分析。【结果】利用建立的水资源系统的模拟模型进行长系列的模拟计算,可知当来水量最大为39 963万m3时,王圪堵水库可调整水量为9 572.2万m3;当来水量最小为27 325万m3时,王圪堵水库可调整水量为-2 348.4万m3。在50%,75%和95%代表年,河道生态和工业的初始水权分别为11 980和8 797万m3;在50%,75%和95%代表年,农业灌溉的初始水权分别为5 195,4 919和3 111万m3。【结论】建立的水资源系统模拟模型可以按照来水量以及各用户的实际需水量对水权进行动态调整,能够快速方便地解决水权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64.
张建龙  王月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6807-6810,6827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是生态安全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前人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生态脆弱区塔里木河流域中游段为研究对象,提出构建多层次、多尺度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即基于乡镇(农场)体系的农业生态安全、基于县城(场镇)体系的绿洲城市生态安全、基于干旱区流域体系的流域生态安全的3个不同层次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克服了传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缺陷,在研究尺度、层次方面上,从乡镇到整个县域再到整个流域,从小尺度过渡到大尺度,具有生态完整性以及层次性;而从研究类型上,分别研究了农业、城市、流域不同类型的生态安全,其评价指标适宜于所对应的研究区域,从而使研究更具有针对性。基于多层次、多尺度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旨在为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绿洲生态环境建设、干旱区资源开发提供有意义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5.
为有效评价区域水资源短缺风险状况,利用改进信息扩散理论确定风险评价等级,以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为基础,选取23项评价指标,对山西省水资源短缺风险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太原、阳泉、忻州、晋中和山西全省的评价向量为0.4461、0.5189、0.4258、0.4019和0.3685,风险等级为3级,属于中风险水平;长治和晋城的评价向量为0.3896和0.3914,风险等级为2级,属于较低风险水平;大同、朔州、吕梁、临汾和运城的评价向量为0.4818、0.4865、0.4576、0.4082和0.4597,风险等级为4级,属于较高风险水平。模型评价结果与各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实际基本相符,可为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6.
推荐理由: 实践证明:林改发展了农村生产力,改善了农民生活,推动了乡风文明,改变了村容村貌,促进了民主管理,给林业、林业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中国改革道路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林改。不仅在森林中改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家园、新生活的广阔领域结出了累累硕果。在100期时进行一个回顾与展望,我们更有自信,更有激情。  相似文献   
67.
正党的十九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重要战略位置,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建设美丽中国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这些重大理论创新和战略部署将对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对林业的  相似文献   
68.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对林业建设事业高度重视,切实履行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状况、维护全球生态平衡的国际义务,带领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克服了人口急剧膨胀和经济迅速增长的双重压力,实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的双增长,在林业建设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发展中国家树  相似文献   
69.
当前林业标准化工作基本情况我国林业标准化工作始于1952年。50年来,经过广大林业标准化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林业标准化工作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取得了很大成绩。林业标准体系框架初步形成。截止目前,林业标准(不包括企业标准)总数已达1650项,其中国家标准268项,行业标准582项,地方标准800项。这些标准基本上覆盖了林木种苗、营造林、林工产品、林化产品、林业机械和人造板机械产品等林业生产和建设的各个方面。近年来,国家林业局加大了标准制定工作的力度,“九五”期间,共组织制修订标准217项,其中国家…  相似文献   
70.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状况支撑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人类对自然生态严重破坏而导致的恶果,使人类逐步认识到人类并不是自然的主宰,而仅仅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员,人与自然是平等关系,而不是主从关系,更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人类尊重自身首先要尊重自然,只有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人类文明才能持久和延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