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5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9篇
  20篇
综合类   71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52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世界草地畜牧业的发展特点和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论述了近几十年来世界草地畜牧业的发展特点和趋势;重视草地的现代化建设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逐渐增大,种植业为畜牧业生产服务,向发展节粮型畜牧业倾斜,发展肉用幼牛相羔羊生产,重视科技在牧业生产中的促进作用和科研、教育密切结合生产。  相似文献   
192.
黄庭坚贬谪黔州时期的诗歌虽然数量不多,但在书写方式上却表现得异乎寻常,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请黄叔达代笔。黄庭坚谪居黔州期间的部分诗歌或是请黄叔达代笔,自己再修改润色,或是自己创作而署黄叔达之名。二是摘白居易诗句组成新诗,以自剖心迹,避免情感的直接流露。三是借创作民歌《竹枝词》,甚至托名于李白,以曲折地寄托愁怀。他之所以煞费苦心地采用这些方式,既与被贬谪后忧谗畏讥的心理有关,也受到"宋调"诗歌排斥个人穷愁的书写趋向的影响,更是他诗歌创作中有意追求"以故为新""以俗为雅"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93.
水稻直播机组合型孔排种器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同时满足常规稻与杂交稻的播种要求以及实现对播量的快速调节,以型孔轮式排种器为基础,设计了一种由型孔轮壳、型孔轮和调节机构组成的组合型孔排种器。以瓢形孔为组合型孔设计的基础,型孔轮壳上有多个带引种槽的瓢形通孔,可与型孔轮上的大、小型孔对应组合成完整的型孔,调节机构起调节定位作用。以常规稻秀水134和玉香油占以及杂交稻花优14和培杂泰丰为试验材料,对型孔的形状、尺寸和形式以及调节机构进行了设计与试验。通过调节机构的可靠性试验得出,调节机构的可靠性合格,且可5 s内实现播量快速调节。根据已有的理论和模型,计算确定了型孔数量为8个,型孔大端半径为5 mm,小端半径为4.5 mm,长度为11 mm。通过理论计算和三因素两水平试验的结果表明:引种槽的长度为6.5 mm,倒角为60°,型孔轮上大型孔的形式为深度6.5 mm柱形型孔,小型孔的形式为深度4 mm的勺形型孔时试验效果最佳,在转速50 r/min时播秀水134品种,小型孔的穴粒数合格率达87%,大型孔的穴粒数合格率达87.67%,且变异系数分别为22.60%和20.46%,满足播种要求。相关性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型孔形式是影响穴粒数合格率的关键,引种槽的长度和倒角对穴粒数合格率与变异系数均有影响。播种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组合型孔排种器能同时满足常规稻(秀水134、玉香油占)与杂交稻(花优14、培杂泰丰)的播量要求,变异系数较小,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4.
<正> 在评价牧草种和栽培品种时,要考虑到家畜的生产、牧草的质量和数量。假若牧草是用作成年母牛的维持饲料,那么每一种牧草的高产就最重要,即使可消化率为50%或再高一点。但是,如果牧草是用作青年母牛或阉牛的生长饲料,或者仅在母牛产犊前后用作附加能量饲料时,那么高质量的牧草可能就要比牧草的产量更重要。北部大平原的两个研究报告,包括了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