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8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2篇
  67篇
综合类   175篇
农作物   1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61.
粉煤灰理化性质与硅素释放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小麦根及胚芽的质膜均存在氧化还原系统,正常供水时小麦胚芽生长最快时期活体质膜氧化NADH速率最高,PEG-6000溶液(200g/kg)渗透胁迫时小麦根和胚芽生长明显受抑,完整根、芽还原K_3Fe(CN)_6的能力增强,且小麦胚芽的还原能力增幅较大,但胁迫初期和末期NADH氧化速率高于对照,其余时期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62.
针对不同母质发育水耕人为土(水稻土)中铁的形态及其剖面分异特征开展深入研究,对于正确认识稻田关键元素的分布与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湖南省花岗岩风化物(GR)、板页岩风化物(PS)、第四纪红色黏土(QRC)、石灰岩风化物(LS)、紫色砂页岩风化物(PSS)和近代河湖(冲)沉积物(FLD)共6种母质发育的水耕人为土为研究对象,通过30个典型剖面系统分析了剖面(0~100 cm)及水耕人为土不同土类间铁的形态及其分异特征,探讨土壤剖面铁的形态转变、剖面迁移转化规律。结果表明,湖南省6种典型母质发育的水耕人为土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位置已经探明,检索出简育水耕人为土(HSA)、铁聚水耕人为土(FSA)和潜育水耕人为土(GSA)3个土类,暂未发现铁渗水耕人为土。水耕人为土剖面全铁(Fet)含量均值为44.66 g/kg,不同形态铁的构成表现为:晶质铁(Fec)>硅酸盐铁(Fesi)>活性铁(Feo)>络合铁(Fep)。铁的形态在剖面分布呈现出Fesi在剖面变化不大、Fec在剖面呈现先升后降、Feo和Fep在剖面呈现先降后升共三种趋势。PS、QRC和LS的Fec、FLD的Feo、GR的Fep含量均值分别高于其他母质;GR、PS和QRC发育的水耕人为土淀积系数高于LS、PSS和FLD。FSA的Fec含量均值和淀积系数、GSA的Fep含量均值分别显著高于其他土类。研究表明,湖南6种母质发育的典型水耕人为土中铁的不同形态发生转化并在剖面、母质、土类间体现出显著分异。铁的形态及淀积系数反映了水耕人为土的发育程度及成土环境,对于水耕人为土的发生学特性与系统分类具有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