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8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2篇
  67篇
综合类   175篇
农作物   1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湖南省8种不同类型水稻土条件下,“湘珠”牌水稻专用肥在晚稻上的施用效果.施用等养分量条件下,施“湘珠”牌水稻专用肥比施普通单质肥平均增产4.7%,比施“洋丰”牌高浓度复合肥的增产效果不显著,比不施肥的增产率达到48.9%.“湘珠”牌水稻专用肥可以增加水稻的有效穗,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结实率和千粒重,减少空秕粒.处理4的土壤养分有效性高,有利于水稻对土壤养分的吸收,收获后土壤速效氮、钾养分含量均低于其他处理.不同土壤条件下水稻对肥料氮、磷、钾的当季利用率均为处理4>处理3>处理2.处理4的肥料N、P、K利用率比处理2分别提高3.4%、8.5%、11.2%,比处理3分别提高0.4%、1.8%、2.2%.总体来说,施用“湘珠”牌水稻专用肥有利于土壤有效N和有效P的提高,但不同土壤条件下的情况不同.  相似文献   
92.
研究了湖南省东部大围山不同海拔地区由板岩风化物发育的3个土壤剖面的成土环境和发生特性,根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选定了淡薄表层、雏形层、低活性富铁层、铁质特性、盐基饱和度、腐殖质特性为土壤剖面的诊断层和主要诊断特性,确定不同土壤剖面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结果表明:大围山不同海拔地区由板岩风化物发育的3个剖面的土壤质地为壤土、黏壤土;土壤剖面的Ba值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小,说明高海拔地区的土壤淋溶作用要强于低海拔地区。根据选定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大窝系(剖面LY-25)属于粗骨壤质硅质混合型酸性热性-红色铁质湿润雏形土,白面石系(剖面LY-26)属于粗骨黏质高岭石混合型酸性热性-普通简育湿润富铁土,榴花洞系(剖面LY-27)属于粗骨壤质硅质混合型热性-铁质酸性湿润淋溶土。  相似文献   
93.
南方石灰岩土壤发生特性和系统分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中国逐渐从土壤发生分类过渡到系统分类,与同地带其他土壤相比,石灰岩土壤由于其本身发育的特异性,在系统分类中需衡量的属性更为复杂。笔者总结分析中国南方石灰岩土壤发育特性,综述其主要诊断层和诊断特性,提出未来南方石灰岩土壤分类需进一步加深了解石灰岩地区地质演变及生态环境过程,运用多技术综合分类对比检索、检验土壤分类系统。同时,由于岩溶区“人多土少”,土地利用强度较大,尤其应加强人为土诊断特性和现象的精细辨识,最终为推动石灰岩土壤的系统分类研究和岩溶生态系统土壤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4.
紫云英还田后不同施肥下的腐解及土壤供钾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尼龙网袋法研究了紫云英翻压后不同施肥处理下在稻田的腐解和养分释放规律,以及不同施肥处理土壤钾库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紫云英还田后,不同施肥处理对其腐解及养分释放无明显影响。紫云英的腐解,氮、磷、钾释放量与翻压时间的关系可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不同施肥处理下紫云英最大腐解率达到64.8%~68.3%,氮、磷、钾最大累计释放率分别为84.2%~86.7%、85.3%~89.3%、89.9%~98.0%,养分释放速度表现为钾磷氮。紫云英养分释放主要集中在翻压后15 d之内,应加强水稻生育后期的养分运筹管理。紫云英短期(1个生育期)内能够活化土壤中的钾,但晚稻收获后的土壤速效钾含量明显降低,说明紫云英还田不能完全替代化学钾肥效果。在连续3年不施化学钾肥的情况下,种植紫云英还田后,不会降低早稻土壤速效钾含量,但晚稻收获后土壤速效钾含量低于施用化学钾肥处理,说明紫云英还田不能完全替代化学钾肥效果。  相似文献   
95.
农田管理措施对红壤稻田系统杂草种群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期定位试验为依托,研究了红壤稻田系统不同轮作制度、施肥条件、地下水位状况对晚稻田间杂草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轮作制度下,稻稻冬绿肥的稻田系统中杂草密度最大,为409.8株/m2;在不同施肥处理中,以单施化肥处理的稻田系统中杂草密度最大,为513.7株/m2;在不同水分管理条件下,低水位更有利于杂草的生长,杂草密度达到376.6株/m2.不同农田管理措施下杂草种群组成存在差异,以施肥措施对杂草种群组成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96.
湖南省主要类型水稻土的基本养分状况与肥力质量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室内分析和计算机等技术,研究了湖南8种主要水稻土养分状况,采用FUZZY综合评判法,以pH、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有效硅和有效锌为评判指标,对湖南水稻土的肥力质量进行评价。得出主要结果如下:(1)8个水稻土土壤偏酸性;有机质含量中等偏上;全氮、磷不是很丰富,有效磷、速效钾、有效硅和有效锌含量较低,全钾、碱解氮含量较高。(2)应用FUZZY综合评判法对供试水稻土的肥力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祁阳灰泥田水稻土肥力质量属于二级,土壤肥力水平较高;宁乡红黄泥、宁乡河沙泥、祁东紫砂泥田、醴陵麻沙泥、南县紫潮泥和湘潭紫泥田水稻土壤肥力质量属于三级,土壤肥力水平中等;株洲黄泥田土壤肥力质量属于四级,土壤肥力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97.
重点论述了土壤退化类型的几种划分方法、土壤退化的影响因素以及土壤修复的方式和使用的主要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98.
长期定位施肥对湖南水稻土有效态微量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明合理施肥和土壤培肥的理论依据,研究了长期定位施肥(长期不施肥、单施化肥、施30%有机肥、施60%有机肥共4个处理)对湖南主要水稻土微量养分(有效硼、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定位施肥处理影响不同水稻土的微量养分含量,其含量变动趋势及机理因不同土壤而异.相对于长期不施肥处理,各施肥处理土壤有效硼、有效铜、有效锌含量的增加是因施肥增加的土壤有机物料使土壤固定态硼、铜、锌活化所致,也因为施肥将硼、铜、锌带入了土壤;有效硼、有效铜、有效锌含量的减少是因在单施化肥处理下作物生物量的增加加强了对它们的吸收.有效铁、有效锰含量的增加主要是因施用有机肥降低了土壤Eh,也因施用有机肥将铁、锰带入了土壤;有效铁、有效锰含量的减少主要是因土壤pH上升及有机质固定所致.  相似文献   
99.
选取湖南省东部地区12个由第四纪红色黏土发育的典型土壤剖面,在对其成土环境、剖面形态特征及其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方案,检索出了其诊断层和诊断特性,据此确定了其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结果表明,供试土壤剖面包含了淡薄表层、暗瘠表层、低活性富铁层、黏化层、聚铁网纹层等10个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其在中国系统分类体系中的位置分别为:淋溶土、富铁土和雏形土3个土纲;湿润淋溶土、湿润富铁土和湿润雏形土3个亚纲;简育湿润富铁土、铝质湿润淋溶土和铝质湿润雏形土3个土类;暗红简育湿润富铁土、表蚀简育湿润富铁土、网纹简育湿润富铁土等6个亚类;按照土族和土系划分标准,建立了黏质高岭石型酸性热性-普通铝质湿润淋溶土等9个土族和燕塘系(43-LY01)等12个土系。研究发现:受亚热带气候影响,许多土壤剖面发生了富铁铝化过程,且由于淋溶强烈,形成了聚铁网纹层,而现行的《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三版)》还不能给出一个合适的位置,因此建议在铝质湿润淋溶土亚类中增设一个可以反映相关特性的网纹铝质湿润淋溶土亚类。  相似文献   
100.
根际促生菌防控土传病害的机理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际促生菌作为一类活跃于植物根际的有益微生物,对抑制土传病害的发生,改善和维护土壤生态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以及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综述了根际促生菌直接或间接的土传病害防控机理,包括产抗生素、产水解酶、释放挥发性气体、诱导抗性、分泌铁载体、分泌激素和固氮解磷等;亦从信号识别与迁移、定殖规律以及定殖的微生物群落影响等方面对根际促生菌的定殖防病机理予以了总结;此外,笔者还就根际促生菌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