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0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52篇
林业   54篇
农学   61篇
基础科学   67篇
  33篇
综合类   492篇
农作物   31篇
水产渔业   45篇
畜牧兽医   241篇
园艺   84篇
植物保护   2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本文叙述了用简易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定天然橡胶分子量分布。天然胶的校正曲线是以标准聚苯乙烯和普用校正法获得的。对加速贮存硬化试验中几个橡胶级分的分子量分布曲线比较,表明试样的分布曲线在贮存期间向高分子量区偏移,分子量分布宽度变窄和平均分子量增高。  相似文献   
103.
在一般情况下,板栗的雌花往往不足,为促进雌花数量的增加,我们于1977年开始进行摘除果前梢(又称“尾枝”)的试验,试验结果证明,对增加当年混合花序上雌花簇的数量有效。1978年在各密植丰产园重复试验,取得同样效果。现将试验结果简述如下: 一、试材和方法该试验是在日照县田家沟大队进行的。供试树株为4—5年生嫁接树,共9个品种。在同一树上选其方位、长势等条件尽量一致的一  相似文献   
104.
关于板栗雌花促成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 板栗在我国虽栽培历史悠久,但因过去为实生繁殖,大冠稀植,管理粗放,结果晚、产量低。一般七、八年才见果,十五、六年进入盛果期,亩产为几十斤,风调雨顺的年份也只有百斤左右。近年来,通过综合丰产技术措施的应用,各地涌现出不少丰产典型(见本期“山东板栗丰产实例”一文——编者注)。这些典型实例的丰产因素虽有不同,但其主要因素之一都明显地增加了雌花数量,例如:1961~1965年间曾在泰安县裴家峪进行的实生丰产试验园(亩产142斤),雌花数仅为2260个;而小柱大队的丰产园则有30,000多个;周庄大队的丰产园为39,000个;姜格庄大队的3年生栗园为6,100个,4年生的为19,846个,可见雌花之多。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认识到,只要看准时机,采用恰当的技术措施,是可以促进雌花分化、增加雌花数量的。我们主要采用了下列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105.
本文通过对福建省内6地区(市)、11个县27个种植点黑荆树树高、胸径、材积、树皮等生长特点及其产异的分析,提出选用良种.适地适树,追施肥料,幼林整枝等技术措施,以提高林分质量。  相似文献   
106.
107.
张毅  蔡艳  张世熔  杨喜珍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4):2948-2952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彭州市新黄村震后土壤碱解氮(AN)、有效磷(AP)和速效钾(AK)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区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分别为(126.19±67.89) mg/kg、(37.18±17.18)mg/kg、(165.69±79.80) mg/kg;导致碱解氮空间变异的因素以随机性因素为主,而有效磷和速效钾为随机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但影响程度有所差异.基于ArcGIS 9.2平台的克里格插值分析结果显示,该区碱解氮含量总体上呈现由北向南逐渐增加的趋势,且呈条带状分布,高值区(>165mg/kg)主要分布在该区的中部和南部,低值区(<90 mg/kg)零星分布在研究区域内;有效磷含量在总体上呈现以低值区为中心向四周环状递增趋势,且呈两端高中间低的斑块状分布,高值区(>44mg/kg)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坡林地的中部,低值区(<20 mg/kg)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与平坝的过渡地带;速效钾含量总体上呈斑块状分布,且呈现两端高中间低,西面高东面低的分布特征,以北部山坡林地和西南平坝一角的高值区(>220 mg/kg)为中心,分别向南部和东部呈带状递减,并在低山丘陵区东部的旱地以及丘陵向平坝过渡的东部边缘区出现相对低值(<110mg/kg)分布.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震后压实对土壤速效养分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且水田明显于旱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速效养分含量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8.
茶叶中氨基酸特征指纹图谱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酸水解法处理茶叶样品,以阳离子交换-茚三酮柱后衍生法分析水解液中的氨基酸含量,以归一法计算各氨基酸的峰面积比例,绘制了茶叶水解氨基酸的指纹图谱,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茶叶中水解氨基酸总含量在18.00%~30.00%之间,水解氨基酸指纹图谱能够较好区分龙井群体和龙井43,同时也可区分龙井茶与其他茶叶,与主成分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该法的建立为研究茶叶品质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也为名优茶叶的真伪鉴别和追踪溯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9.
对西安市甜菜夜蛾的发生特点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提出防控策略.甜菜夜蛾在西安市年发生5代,其中以3、4、5代为主害代,特别是8、9月份发生的第3、4代为害最重.甜菜夜蛾寄主范围广、为害严重、抗药性强,防治甜菜夜蛾应以加强预测预报为先,采取农业、物理、生物、化学防治和成虫诱杀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在发生关键时期用药防治,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0.
针对柞蚕品种882的优良性状,采用促早养殖技术,发现柞蚕品种882性状优势显著,可在磐石地区推广应用,为越区养殖柞蚕新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