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8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57篇
林业   104篇
农学   85篇
基础科学   73篇
  50篇
综合类   487篇
农作物   42篇
水产渔业   69篇
畜牧兽医   205篇
园艺   131篇
植物保护   13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5篇
  1964年   3篇
  1962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3年   5篇
  1952年   2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为蝗虫病原真菌,可在蝗虫种群中流行传播,实现多年持续控制。以亚洲小车蝗3龄蝗蝻为试虫,油剂处理后3天与野外网捕相同虫龄亚洲小车蝗混合饲养,试虫病、健比(单位:头)10∶50、20∶40、30∶30、40∶20,结果显示:病虫可以将绿僵菌疾病传播给健虫,疾病传播几率分别可达24.6%、31.0%、39.0%和52.0%。与健康短星翅蝗蝗蝻混合饲养,疾病传播几率分别可达15.6%、23.5%、32.7%和40.0%。野外圆心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区外疾病感染率随时间的推移逐渐上升,处理后40 d施药区外400 m疾病感染率八个方向均值可达8.95%。不同方向疾病感染水平无显著差异,绿僵菌传播主要与草原蝗虫的活动、顺风风向显著相关。野外间隔施药试验结果表明:蝗虫移动扩散的习性可以有效地将病原传播到未施药区域,距离30 m、60m、120m间隔区域,药后49d校正虫口减退率分别达到58.39%、63.41%、57.17%,因此30m、60m间隔施药方式在应用绿僵菌防治蝗虫中有一定应用价值。以2006年绿僵菌油剂处理区为基础,2007年调查411头蝗虫混合种群,39头感染绿僵菌,感染率9.49%;2008年调查532头蝗虫混合种群,8头感染绿僵菌,感染率1.5%。进一步利用绿僵菌M189菌株特异性SCAR标记技术,调查不同年份处理区绿僵菌土壤宿存能力,油剂处理区3年、4年、5年、6年后绿僵菌土壤检出率分别为6.36%、7.69%、9.15%、9.05%;饵剂处理区3年、4年、5年、6年后绿僵菌土壤检出率分别为17.78%、17.54%、16.13%、14.88%。  相似文献   
992.
枣树属多花树种,但落花落果十分严重。据在金丝小枣主产区沧州市沧县、献县一带调查,枣树自然坐果率仅为0.4%-1.6%,即使产量较高的丰产树和坐果率较高的品种,坐果率也仅为2%左右。枣树花量大,花期养分往往供应不足,花期正值高温盛夏,且花期长,灾害性天气多,这是枣花授粉、受精不良以致坐果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枣树花期管理,提高其坐果率是实现枣果优质,保证枣树丰产、稳产的关键所在。枣树花期管理主要技术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93.
枣尺蠖,又名弓腰虫、顶门吃或枣步曲。幼虫在爬行时一伸_曲,故称其为“枣步曲”,是危害枣树最为重要的虫害之。该虫属鳞翅目,尺蠖蛾科。各大枣区均有分布,以幼虫危害叶片、幼芽,后期转食花蕾,啃食幼果,严重时可将叶片、花蕾吃光,造成减产或绝产。献县林业局从2003~2009年在献县高官乡柳高官和支家务村3000亩枣园中对此虫害的为害症状、  相似文献   
994.
多孔膜袋技术是一种新提出的灌溉技术,可以减少棵间蒸发和深层渗漏,其压力分布情况是研究多孔膜袋水力问题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多孔膜袋的出流均匀度。根据水力学基本原理建立多孔膜袋压力分布的数学模型,并对其相关系数进行分析。由能量守恒定律推求出多孔膜袋任一点处压强的计算公式,通过比较计算值与实测值可以认为计算值符合试验结果;用微元法推导了多孔膜袋沿程水头损失计算公式,通过比较实测值与计算值可以看出其变化趋势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995.
从自然感染无浆体的重庆黄牛无菌采集血液,提取全血基因组,用血营养菌16S rRNA基因的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长约1500 bp的扩增片段,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后进行测序,并与5条边缘无浆体、4条中央无浆体、4条牛无浆体、4条羊无浆体和3条嗜吞噬细胞无浆体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所克隆的基因片段长度为1412 bp,GenBank登录号为FJ169957.序列比较结果显示,所获得的序列与Kawa-hara公布的牛无浆体日本株(AB211163)同源性最高,达到99.0%,系统发育分析发现,该序列被聚类到牛无浆体群,并与嗜吞噬细胞无浆体群聚类到一个大的分支.本文从分子水平证实重庆地区存在牛无浆体,牛无浆体与嗜吞噬细胞无浆体的亲缘关系比其他3种无浆体更近.  相似文献   
996.
恩五叶蜜甜味绞股蓝快繁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绞股蓝新品种恩五叶蜜快繁体系的关键技术建立和优化。结果表明,以茎尖为外植体快繁,可解决品种退化问题;以幼嫩的茎段作为外植体,可大大提高快繁速度。诱导丛生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5 mg/L+NAA 0.3 mg/L,诱导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NAA 1.0 mg/L+PP333 0.2 mg/L。炼苗后的移栽成活率最高达95%。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棉花叶色和叶片氮含量在各生育时期的变化规律,研究叶色、叶片氮含量与产量的相关性,基于棉花叶色和叶片氮含量的产量估测。【方法】以新陆早45号、新陆早58号、新陆早62号、新陆早50号、鲁棉研24号为材料,设置4个施氮水平:N0(不施氮对照)、N1(120 kg/hm2)、N2(240 kg/hm2)、N3(360 kg/hm2),采用两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共20个处理,重复3次。【结果】(1)叶色值在全生育期变化趋势为吐絮期>铃期>花铃期>盛蕾期>现蕾期,叶片氮含量在全生育期变化趋势为花铃期>铃期>吐絮期>现蕾期>蕾期;(2)棉花叶色值、叶片氮含量、产量均呈线性正相关。其中棉花叶色值与叶片氮R2达0.37**,叶色值与产量的R2达0.56**,叶片氮含量与产量的R2达0.61**;(3)通过产量对叶色值和叶片氮含量的响应特征,可基于二者实现棉花测产,产量估测方程为Y=363.48-65.175*S+274.079*N,R2达0.69(S指叶色值,N指叶片氮含量,Y指产量)。【结论】各棉花品种均在N3处理下产量最高,且通过叶色值和叶片氮含量实现棉花产量估测,在棉花测产中是较其它估产更精准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998.
以低温渗透系甜椒CL122为材料,采用其子叶节为外植体材料,研究了农杆菌介导的甜椒遗传转化体系的主要影响因子,如卡那霉素选择压、农杆菌菌液浓度、乙酰丁香酮浓度、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激素浓度等,初步建立了一个高效的甜椒遗传转化体系。结果表明:最适的卡那霉素选择压为50 mg/L,乙酰丁香酮浓度在100μmol/L时可以明显提高外植体的抗性芽数,最适合的预培养时间和共培养时间为2 d,最佳侵染时间5 min,外植体在MS+0.2 mg/L IAA(吲哚乙酸)+400 mg/L特美汀培养基上生根率最高。  相似文献   
999.
利用实况资料和欧洲中心数值预报降水资料,采用中国气象局中短期天气预报质量检验办法,检验分析了发生在山东济宁地区的2016年7月19—20日暴雨到大暴雨过程。结果表明,欧洲中心数值预报对于本次过程,8:00起报,24 h TS评分最高,为63.6%;漏报率明显高于空报率。24:00起报,48 h表现最差,72 h和24 h准确率相当。综合检验,24 h预报表现最好,72 h略优于48 h,在今后预报中可以做好订正,前期72 h的预报可信度更高。该分析能够提高欧洲中心数值预报解释应用能力,进而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SPEI的贵州省分区干旱时空演变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干旱对贵州省水循环及水资源管理系统造成严重破坏,科学合理地认识干旱时空演变对抗旱减灾及社会稳定至关重要。[方法]利用贵州省18个气象站点1960 2012年逐月降水和平均气温数据计算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评估干旱,采用M-K趋势检验、B-G分割法、极点对称模态分解法ESMD和反距离权重插值法分析了贵州省分区分时段干旱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贵州省月、季和年尺度SPEI序列均呈波动下降趋势,其中夏季和冬季SPEI序列变化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且20世纪60 90年代,贵州省各分区干湿变化具有较强的一致性,21世纪各分区的干湿变化不具有明显的一致性;以黔西北年SPEI为例,基于ESMD分解法得到3个模态分量IMF和1个趋势项R,从R看出干旱指数整体上呈波动“减小-增大”趋势,分析IMF1-IMF3振荡可得黔西北地区干旱具有2.1、7.6和26.5a的周期特征,且年代际周期26.5a在干旱变化中起主导作用,ESMD法在非线性、非平稳时间序列周期及趋势分析中应用效果较好;依据B-G分割法检测结果,得到1960 1986年、1987 2003年和2004 2012年3个研究时段,2004 2012年黔西北地区的冬旱强度和黔西南地区的春旱频率达到最大,分别为1.82和77.78%,2004 2012年四季干旱强度明显增大,且1986 2012年贵州省高强度干旱呈现由北向南转移趋势,1960 2003年四季干旱高频区呈现由东南向西北转移趋势,1960 2012年各分区四季干旱频率呈现增加趋势。[结论]贵州省各分区呈干旱化趋势,且干旱频率和强度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