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90篇
林业   1篇
农学   47篇
基础科学   2篇
  277篇
综合类   253篇
农作物   18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通过2011,2012连续两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小麦/玉米/大豆”套作体系在不同氮用量下(小麦,0,60,120,180,240kgN/hm,记为WN、WN、WN、WN、WN;玉米,0,97.5,195,292.5,390kgN/hm,记为MN、MN、MN、MN、MN;大豆SN、SN、SN、SN、SN)的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变化。结果表明,施氮显著提高了作物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P<0.01)。小麦各时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都随氮用量增加而呈增大趋势,收获期干物质积累量以WN处理最高,为20610kg/hm,产量以WN 处理最高,为8176kg/hm,但WN、WN、WN 间无显著差异。玉米拔节期、喇叭口期和吐丝期的干物质积累量随氮用量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在MN时达最大;玉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随氮用量增加而增大,在MN 处理最高,分别为13143kg/hm和6976kg/hm,但MN、MN 间差异不显著。大豆在盛花期、收获期的干物质积累和籽粒产量随氮用量增加而呈先减少再增大的变化趋势,收获期干物质积累和籽粒产量以SN 处理最高,分别为5457kg/hm 和1977kg/hm,但MN、MN 间差异不显著。小麦/玉米/大豆周年体系的总籽粒产量和产值随氮用量增加而增大,在N处理最高,分别为11959kg/hm 和27288 元/hm,但总产值减去氮投入的产值效益在N 时最高,为25196元/hm,N、N、N 间无显著差异。小麦、玉米、大豆的产值占体系周年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32%,55%,13%,因此,小麦/玉米/大豆周年体系中玉米为主要作物,其次是小麦,再次是大豆。适宜施氮量小麦为120kg/hm,玉米为195~292.5kg/hm,大豆可据苗情不施或适当追施氮肥,周年体系氮肥用量应为255~382.5kg/hm。  相似文献   
2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水稻不同生育时期开沟深施氮肥对水稻叶片、叶鞘和茎秆重以及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孕穗期开沟深施氮肥处理比分蘖期开沟、穗分化始期开沟和不开沟处理的水稻叶片干重保持最大值(2.9g*穴-1)时间长,叶面积指数达到最大值(LAI=8.9)后缓慢下降;叶鞘干重(2.7g*穴-1)变化小;处理以后茎秆干重(4.3g*穴-1)稳步增加.孕穗期开沟施肥处理的水稻生物产量(0.73g*d-1*穴-1)递增速度快,籽粒产量(10434kg/hm2)高.与不开沟施肥相比,孕穗期开沟施氮对产量增加作用最大,为水稻开沟深施氮肥的最佳时期;其次为穗分化始期;分蘖期开沟施氮效果较差,但仍有一定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23.
本文在冬小麦||早春玉米/夏玉米条件下,研究了麦田间作地膜覆盖早春播种玉米(简称早春玉米)根系数量与活性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规律,主要结果:(1)间作地膜覆盖早春玉米拔节期根深100cm左右,大口期140cm左右,乳熟期达到最大根深160cm左右。(2)随生育进程推进,根量与根重密度基本呈小→大→小变化;根系数量及重量密度在垂直土体中呈“T”型分布,0-20cm为高密度层,20-40,40-80cm为中密度层,80-120cm为低密度层,120-160cm为稀密度层。根系相对稳定后,约有75%的根干重分布在0-20cm土层,85%左右在40cm以上,95%左右在80cm以上。(3)根系含水率在垂直空间呈上低下高趋势,随生育期推进,含水率呈下降趋势。(4)根系活性与根量相反呈倒“T”型分布,根系活性随生育进程推进,呈减低趋势,且活力高低点又呈下移变化,拔节期20-40cm根系活性较高,大口期40cm以下较高,乳熟期和成熟期以80cm以下较高。(5)根系TTC还原总量及总量密度随生育进程推进呈低→高→低变化。以大口期为高。上下又呈“T”型分布,0-20cm为高量高密度区,20-80cm为中量中密度区,80-120cm为低量低密度区,120-160cm为稀量稀密度区。(6)成熟期20cmc以下土层根系活性具有反弹上升现象。  相似文献   
24.
应用叶绿素仪诊断冬小麦氮营养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45,自引:11,他引:45  
利用叶绿素仪SPAD-502进行田间快速测定,并对作物进行氮肥推荐。结果表明,冬小麦应用叶绿素仪监测氮营养状况的测定部位为最上部完全展开叶的中部,该部位叶绿素仪测定值与作物全氮、施氮量及作物产量之间均有较好的相关性。作物品种对叶绿素测定结果影响很大,需要通过相对叶绿素仪读数的方法对其进行校正。  相似文献   
25.
施硅对玉米生长及蒸腾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玉米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土培条件下施Si与水分胁迫对玉米生长、蒸腾速率、叶片ABA浓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否存在水分胁迫,施Si对玉米地上部生物量无显著影响;无论是否施Si,停止供水4d后玉米生物量明显降低;施Si显著降低了玉米植株的蒸腾速率,停止供水后其蒸腾速率明显低于正常水分供应处理,且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蒸腾速率逐渐降低;无论是否存在水分胁迫,施Si明显增加了玉米叶片的ABA浓度,同时水分胁迫增加了玉米叶片的内源ABA浓度。  相似文献   
26.
华北平原农田生态系统土壤C、N净矿化及尿素转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华北平原区4个农田生态系统[京郊蔬菜大棚(GH)和河北栾城(LF)、河北南皮(NF)、山东惠民(HF)3个粮田]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好气、恒温、避光条件下培养30.d,对比研究了不同海拔和不同农业扰动强度下的农田生态系统中耕层(020.cm)土壤的净N矿化、净硝化、净C矿化以及尿素的转化,旨在探索人类农业扰动强度和地理海拔对土壤供N潜力和尿素N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地区的土壤供N潜力分别为:14.4、13.2,17.7和16.5.mg/kg,说明高度熟化的华北区农田土壤供N潜力相对稳定。以施用有机肥为主的蔬菜大棚和以施用化肥为主的粮田对土壤供N没有显著影响。农田土壤净矿化后的供N形式主要是NO3--N。以施用有机肥为主的蔬菜大棚积累了较高的土壤有机质和全N,但是土壤净C矿化以及施用尿素后CO2的排放量均低于以施用化肥为主的粮田。尿素在各区域农田土壤中水解转化后均主要以NO3--N形式存在,NO3--N占尿素水解后无机N增量的98%9~9%;华北平原农田生态系统施入尿素态N.30d后,水解成有效态无机N的转化率为63.4%8~3.2%,即每克尿素态N在京郊蔬菜大棚(GH)、栾城高产农田(LF)、南皮农田(NF)和惠民农田(HF)土壤中转化为NO3--N的量分别为0.69、0.82、0.64和0.63.g/kg,同时可使相应区域农田的CO2排放量分别增加CO21.20、1.360、.67和1.58.g/kg。  相似文献   
27.
丛枝菌根对酸枣实生苗耐盐性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在土中加入不同量NaCl条件下 (0、1 5、3 0、4 5gkg-1干土 )接种丛枝菌根真菌 (AMF)Glomusmosseae对盆栽酸枣 (ZizyphusspinosusHu)实生苗生长及耐盐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无论接种与否 ,植株的高度、根茎叶的干鲜重均随土壤NaCl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而根、茎、叶和整株的Na浓度及Na全量均随土壤NaCl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土壤盐浓度相同的条件下 ,接种AMF植株的生长量 (株高、鲜重、干重等 )和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不接种植株。接种AMF的植株茎、叶中Na浓度低于不接种植株 ,而根中Na浓度、植株Na总量显著高于不接种植株。盐浓度最大的接种处理 ,其植株生长量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均高于不加盐不接菌处理。播种时进行盐胁迫处理和播种后 4 0d开始进行盐胁迫处理对菌根的侵染率、植株生长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上述四种盐浓度播种时进行盐处理的接种AMF植株的总干重比不接种植株分别提高 16 4 %、14 9%、4 8%、35 % ,在播种后 4 0d进行盐处理的接种AMF的植株比不接种植株分别提高 194 %、12 7%、72 %、4 6 %。结果证明 ,酸枣实生苗具有较强的耐盐性 ,其生长对菌根真菌有很强的依赖性 ,接种菌根真菌提高了其耐盐能力。  相似文献   
28.
植物质外体是由细胞壁的纤维素和微晶体空间以及充满空气的细胞间隙组成 ,约占植物体积 5 %的空间。很久以来 ,质外体被认为是无生命的 ,与有生命的原生质相比很少引起研究者的兴趣 ,直到 80年代中期 ,由于研究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1 ] ,对质外体的认识才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  相似文献   
29.
用溶液培养的方法 ,研究了光照、以及氮水平对不同氮效率玉米自交系根系形态养分吸收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提高光照水平有助于光合产物向根系分配 ,表现为总根长、根体积、根系重量等显著增加。在不同光照水平低氮胁迫时 ,氮低效品种白瓷与其它三个品种相比 ,根系的形态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在高光强 ,0 .4 mmol/ L氮水平胁迫时 ,与氮高效品种 4 78相比 ,根系体积减少 2 7.54% ,根干重减少 2 1.2 4 % ,并降低了根系的吸收效率 ,同时也表明 ,光照与氮水平对光合产物的分配具有耦合效应  相似文献   
30.
影响菜豆体内铁再利用效率的因素及其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人工气候室中,用营养液培养方法,并结合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铁的供应状况,两种形态氮素(NO^-3-N和NH^+4-N)及叶处遮光对菜豆体内铁再利用效率的影响,并对其有关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铁的缺乏有利于累积在根和初生叶中的铁身新生组织中转移,铁的再利用效率明显提高。无论有缺铁还供铁条件下,NH^+4-N的供应使得菜豆新叶中活性铁含量、新叶叶绿素含量及体内铁的再利用效率都明显高于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